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单台定位2025年西藏定日M6.8地震早期余震
1
作者 支龙祥 赵旭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0-834,共15页
文中基于深度学习“谛听”单台法检测近震和震相拾取,采用多种算法联合求解地震震中距和后方位角,快速解析2025年西藏定日M6.8地震发生后距震中最近的2个固定宽频带台站2025年1月7—15日期间记录的连续波形资料,分别获得了2 255和1 730... 文中基于深度学习“谛听”单台法检测近震和震相拾取,采用多种算法联合求解地震震中距和后方位角,快速解析2025年西藏定日M6.8地震发生后距震中最近的2个固定宽频带台站2025年1月7—15日期间记录的连续波形资料,分别获得了2 255和1 730个余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多种算法结果交叉验证了文中单台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从余震分布来看,其大体呈现出SN向展布,与发震断层走向吻合较好。余震沿着断层走向展布,长约70km,主要分布在登么错断裂以西。余震分布与主震破裂滑动量分布联系密切,主要位于同震滑动量较小的区域。基于文中所述方法,可快速获取此次西藏定日M6.8地震破裂过程和余震分布结果,服务于探究地震致灾范围和机理,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M6.8地震 “谛听” 单台定位 余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台P波初始记录的地震震中和震级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希强 李霞 +6 位作者 蔡寅 赵瑞 李红 周彦文 王庆民 赵大鹏 徐长朋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521,597,共8页
利用山东数字化测震单台三分向记录,选择2种测定地震方位角方法和7种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测定地震方位角的技术方案和适于地震预警的测震台站。对测定震中距和震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最佳的... 利用山东数字化测震单台三分向记录,选择2种测定地震方位角方法和7种数据预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际结果的系统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测定地震方位角的技术方案和适于地震预警的测震台站。对测定震中距和震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最佳的根据直达P波前2s波形的包络特征参数求震中距、峰值速度的统计关系,以及根据包络特征参数求震级的标度关系。快速测定震中距和震级方法在实时地震预警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测震台网 单台定位 方位角测定 地震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WI方法的门源M_(S)6.9地震余震定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胜霞 尹欣欣 +6 位作者 王祖东 陈晓龙 蒲举 王树旺 鞠慧超 李阳阳 王维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8-474,共7页
门源发生M_(S)6.9地震后,余震目录中含有大量的单台事件,为了解决单台事件的定位不准确性,利用尾波干涉(CWI)的震源定位方法将门源台记录到震后8小时内的101次单台事件进行重定位,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事件对尾波部分的间距不确定性矩阵,... 门源发生M_(S)6.9地震后,余震目录中含有大量的单台事件,为了解决单台事件的定位不准确性,利用尾波干涉(CWI)的震源定位方法将门源台记录到震后8小时内的101次单台事件进行重定位,该方法主要通过计算事件对尾波部分的间距不确定性矩阵,从而估计聚类中具有相似震源机制的地震事件对之间的间距,通过优化这些事件对的间距来解决聚类中一组事件的相对位置。最后,对定位结果进行评估,得到相对可靠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定位 尾波干涉 单台定位 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南极长城站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4
作者 郭钊玥 常利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52,共17页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 基于交错网格搜索的单台定位方法对长城站地震台2015—2017年期间记录的宽频带三分量波形数据进行了单台地震定位研究,定位了112个高信噪比的近震,获得了此期间南设得兰群岛及其周边地区的地震分布图。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NE向展布于南设得兰群岛及邻区,最大震级为ML4.8,最小震级为ML1.3,震源深度范围为2—134 km。相对于稳定的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地区的地震活动性较强,在靠近南设得兰海沟的弧前区域和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弧后区域发现了可能与俯冲和岩浆活动有关的地震事件,弧前中源深度的地震事件说明该区域可能存在俯冲作用,这直接给出了菲尼克斯板块的俯冲活动仍在继续的地震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站地震台 单台地震定位 地震活动 板块俯冲 火山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朱福祥 郭迅 +2 位作者 李山有 周正华 金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3期32-36,共5页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强震仪的功能大大加强,数字强震仪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预警能够实现。本文介绍了地震预警的传统方法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震预警理论和方法。以日本的UrEDAS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P波单台定位、定震级的... 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强震仪的功能大大加强,数字强震仪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地震预警能够实现。本文介绍了地震预警的传统方法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震预警理论和方法。以日本的UrEDAS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P波单台定位、定震级的方法。对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警 数字强震仪 单台定位 电子通讯技术 震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以来新疆于田强震前震序列的时空演化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坤 王伟君 +4 位作者 冯磊 彭菲 寇华东 袁爱璟 付广裕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5-259,共15页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地震活跃,其西边界新疆于田地区在2008年发生M 7.3地震后,2012年以来又陆续发生了M 6.3、M 7.3和M 6.4三次强震.然而该地区的地震监测台网非常稀疏,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低,定位精度差.为了研究于田区域的前震活动规律,本... 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地震活跃,其西边界新疆于田地区在2008年发生M 7.3地震后,2012年以来又陆续发生了M 6.3、M 7.3和M 6.4三次强震.然而该地区的地震监测台网非常稀疏,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低,定位精度差.为了研究于田区域的前震活动规律,本文利用单台波形模板匹配方法重新检测了2011年6月以来的连续波形,改善地震目录,并用单台定位约束地震的相对位置.结果获得新的地震数量是台网目录的15倍,完备震级从原来的2.8降为1.3,更有利于前震序列时空演化特征的回溯研究.研究区地震b值在三次强震前都表现出持续降低,在临震前回弹,主震后恢复.在空间上,前震活动往往有两个阶段,早期活动先是分散在硝尔库勒盆地周缘,临震前成簇聚集到主震附近,有断层级联破裂的特征.特别是2014年M 7.3地震,大量的前震出现在主震南侧并向北迁移和停滞,它们的波形相似性很高,反映出临震前的构造应力集中和地震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西界 于田地震 波形模板匹配 单台定位 前震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波分裂揭示的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基本特征 被引量:19
7
作者 郭铁龙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5-1103,共19页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然而由于地震观测数据不足,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本研究使用西藏地区的地震台网(2009年5月—201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 青藏高原整体隆升,构造运动与介质变形强烈,然而由于地震观测数据不足,青藏高原内部上地壳各向异性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本研究使用西藏地区的地震台网(2009年5月—2017年5月)的观测资料,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青藏高原上地壳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由于青藏高原固定地震台站分布稀疏,可用于进行剪切波分裂研究的近场地震事件记录稀少,本研究采用地震事件的单台定位技术,对公开的地震目录里没有震源深度数据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约束,并引入微震模板匹配定位方法,对连续地震波形进行检索,识别出地震目录里遗漏的新的微震(小地震)事件波形.微震识别获得的新地震事件记录是地震目录里报告的地震事件记录的大约6倍,用于补充研究区的剪切波分裂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比快波偏振方向,证实微震识别获得的数据极大地增加了有效数据的数量,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班公—怒江缝合带之间的拉萨地块东部地区,台站的快剪切波(快波)偏振方向主要受区域应力场影响,快波偏振方向主要是NS或NNE方向,表明了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但个别地震台站(当雄台)快波偏振方向受原地主压应力影响,其快波偏振方向既不平行于断裂走向也不平行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揭示出地壳介质的局部变形导致的局部应力方向不同于青藏块体里的其他地区.研究区西部的改则、普兰和研究区北部的双湖,快波偏振方向显示与断裂等构造走向一致的特点.研究区东部的昌都和察隅,快波偏振方向除了与断裂走向(或构造线)一致,还与地表运动的方向相同,揭示了青藏块体东部的深部物质可能的运移方向.这个现象虽然还需更多的研究证实,但这个发现的重要启示是,地震各向异性结合地表变形可用于探讨地壳深部物质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震各向异性 上地壳 剪切波分裂 微震识别 地震单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