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着陆的轨迹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严旭飞 陈仁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44,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着陆轨迹优化的操纵策略,建立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后轨迹优化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在基本纵向刚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关于操纵量的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组,形成增广飞行... 为进一步改善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着陆轨迹优化的操纵策略,建立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后轨迹优化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在基本纵向刚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关于操纵量的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组,形成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从而能反映出旋翼拉力系数、后倒角与驾驶员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在轨迹优化中考虑到操纵系统特性对操纵量变化速度的限制,避免操纵量在优化过程中跳跃不连续;然后,采用直接转换法将着陆过程中的最优操纵策略和最优轨迹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例,计算了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安全着陆的最优解,并与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飞行路径、地速、旋翼转速和俯仰角的变化趋势与文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需用功率、拉力系数与纵向周期变距杆位移等变化更加柔和,此外优化结果还包含了现有方法无法得到的操纵量和操纵速率信息.由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得到的轨迹优化结果可以为单发失效时驾驶员实施安全着陆提供更多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单发失效 轨迹优化 飞行动力学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失效情境下飞行员的注意分配行为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靳慧斌 胡占尧 于桂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8,共6页
为了探究单发失效前后飞行员在处理特情时的注意分配规律,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利用钻石42模拟机和头戴式眼动仪等搭建实验平台,选取飞行教员和学员各18名参与单发失效实验,采集被试的飞行参数和眼动数据。以被试的反应时间、故障处理时... 为了探究单发失效前后飞行员在处理特情时的注意分配规律,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利用钻石42模拟机和头戴式眼动仪等搭建实验平台,选取飞行教员和学员各18名参与单发失效实验,采集被试的飞行参数和眼动数据。以被试的反应时间、故障处理时间以及航向变化最值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将被试分为绩效优组和绩效差组,然后对两组被试在单发失效前后在主飞行显示器各兴趣区(area of interest,AOI)的注视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绩效差组在单发失效后过于关注飞机姿态和航向,对关键的发动机指示系统和操纵界面没有增加足够的关注,特情处置不熟练;而绩效优组能保持对所有仪表区域合理分配注意资源,同时增加对失效改出有关键作用的兴趣区域的注视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单发失效 注意分配 眼动 特情处置 飞行训练 注视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反应特性的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严旭飞 罗阳 +1 位作者 陈仁良 刘福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22,共8页
为了能在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的研究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建立相应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以倾转旋翼机基本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旋翼拉力系数、旋翼后倒角与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延... 为了能在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的研究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建立相应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以倾转旋翼机基本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旋翼拉力系数、旋翼后倒角与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延迟环节、惯性环节和操纵速率限制来模拟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形成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数值优化研究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直接转换法将轨迹优化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样机,计算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的最优着陆过程,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后,优化得到的状态量、需用功率、拉力系数和旋翼后倒角变化更加柔和,着陆时间和距离有所延长,操纵杆量变化更加合理。除此之外,随着驾驶员感知延迟时间增加,最优着陆过程所需时间会增加,且着陆时触地速度也会增大,但操纵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考虑驾驶员反应特性的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可以为驾驶员实施安全着陆提供更加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单发失效 驾驶员反应特性 飞行动力学模型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失效情境下飞行员的眼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斌 曹博书 于桂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2-1287,共6页
为提高飞行员单发失效的特情处置能力,研究其眼动特征变化规律。基于DA-42模拟机和眼动仪搭建试验平台,获取飞行员执行仪表进近任务中的眼动数据和飞行数据,按飞行绩效数据将参与者分为绩效较好组和绩效较差组,统计分析眼动特征变化。... 为提高飞行员单发失效的特情处置能力,研究其眼动特征变化规律。基于DA-42模拟机和眼动仪搭建试验平台,获取飞行员执行仪表进近任务中的眼动数据和飞行数据,按飞行绩效数据将参与者分为绩效较好组和绩效较差组,统计分析眼动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飞行状态相比,单发失效后绩效不同的两组飞行员的眼动特征均发生显著性变化:注视频率增加,平均注视时长减小,注视时间比例减小,平均扫视长度增加,平均扫视速度增加。其中有3项眼动特征的变化在两组参与者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发失效后,绩效较差组注视频率增加幅度更大,平均注视时长减小幅度更大,平均扫视长度增加幅度更大;而注视时间比例和平均扫视速度这两项眼动特征的变化在两组参与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飞行员在单发失效后的信息搜索策略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与飞行绩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单发失效 眼动行为 注视 扫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N-MHP模型的SPO人机功能分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汪磊 邵铿睿 +2 位作者 吴昌旭 栾昊 杨忠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189,共7页
为探究未来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下的驾驶舱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方法,选取单发失效场景,利用QN-MHP模型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建模仿真,根据结果对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进行优化并重新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任务完成时间缩短,大... 为探究未来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下的驾驶舱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方法,选取单发失效场景,利用QN-MHP模型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建模仿真,根据结果对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进行优化并重新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任务完成时间缩短,大脑复杂认知功能区、眼睛以及手臂利用率有所下降;通过对该分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发现优化后飞行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平均瞳孔直径增大,平均扫视时间以及平均眨眼持续时间降低;QN-MHP模型适用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建模;优化后的SPO人机功能分配能够提高视觉搜索效率,降低工作负荷及个体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飞行员驾驶 QN-MHP模型 单发失效 人机功能分配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