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米级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和影响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荣荣 徐自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 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PS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PS固含量和St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t加入量为15~25mL、AIBN和PVP用量分别为St质量的1.00%~2.00%和10.00%~15.00%、H,O加入量为0~10mL(固定介质的总体积为10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h、搅拌转速130r/min的较佳聚合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5~3.0μm、分散系数为0.020~0.100、St转化率最高达99.53%的球形、均匀且表面光滑的单分散性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 苯乙烯 分散聚合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稳定剂、反应温度和单体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为 郭鹤桐 +1 位作者 高建平 项民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5-148,共4页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以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不适合作苯乙烯分散聚合的稳定剂...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为分散剂,以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为反应介质,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反应温度、稳定剂浓度和单体浓度对微球平均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不适合作苯乙烯分散聚合的稳定剂.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浓度变大,微球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单体浓度的增大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及粒径分布的加宽.随聚合温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反应温度 聚苯乙烯 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反应介质和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建平 于九皋 +2 位作者 王为 林通 郭鹤桐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粒径大小和粒径分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实验结果说明反应介质的极性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具有很大的影响,随混合介质极性增大,微球的粒径先增大而后变小,粒径分散系... 用分散聚合方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用扫描电镜对微球粒径大小和粒径分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和计算.实验结果说明反应介质的极性对微球粒径和粒径分散系数具有很大的影响,随混合介质极性增大,微球的粒径先增大而后变小,粒径分散系数变大,表明粒径分布加宽.增大引发剂浓度会导致微球粒径的增大和粒径分布的加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分散聚合 分散 反应介质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构建液相芯片的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秦学 周雷激 陈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4-857,共4页
报道了一种液相芯片的微球敏感元件载体的制备方法.利用分散聚合法,以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乙醇和水作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详细探讨了单体浓度、引... 报道了一种液相芯片的微球敏感元件载体的制备方法.利用分散聚合法,以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乙醇和水作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详细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稳定剂的用量对微球的粒径及单分散性的影响,并对微球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液相芯片的敏感元件载体,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粒径约2.2μm,并且表面光滑致密,适合下一步在其表面引入羧基、氨基等功能基团以进行表面化学与生物活化,从而制成液相芯片的敏感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分散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5
作者 邵芹 陈延明 +1 位作者 王昕瑜 杨雪姣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6,41,共6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溶液组成等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影响;以PVP为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硝酸银为银源...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研究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及溶液组成等对聚苯乙烯微球粒径的影响;以PVP为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硝酸银为银源,乙醇与水为溶剂,制备了纳米银粒子。在此基础上,制备了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并对聚苯乙烯微球及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9∶1、单体St体积分数为13.00%、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2.20%、稳定剂PVP质量分数为11.00%时,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及聚苯乙烯/纳米银杂化微球分散性均较好,平均粒径为1.72μm,且纳米银粒子被包覆在聚苯乙烯微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银 分散聚合 分散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大粒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功能化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为强 张秋禹 +1 位作者 刘燕燕 马明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8,125,共7页
单分散的聚合物功能微球具有许多突出优点,如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能力强等。系统地分析和综述了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功能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功能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分散 交联聚苯乙烯 分散聚合 玻璃膜乳化法 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用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合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丰顺 何敬强 +3 位作者 吴懿平 安兵 王佳 张金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48-1850,1858,共4页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用于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导电粒子核心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加料方式、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以及反应介质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随着PVP用量的增加、醇/水比的降低,微球牲径减小、分布变窄,且一次性加料法所... 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用于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导电粒子核心的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加料方式、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以及反应介质对微球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随着PVP用量的增加、醇/水比的降低,微球牲径减小、分布变窄,且一次性加料法所得微球拉径均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为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 分散聚合 分散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共聚法合成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1
8
作者 熊颖辉 李红 +3 位作者 李慧芝 申剑仁 钟至荣 何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交联剂二乙烯苯(DVB)、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7.0%;St,AA,DVB,AIBN,PVA分别占总物料质量的20%~25%,100%,0.10%,0.25%,1.00%;温度79℃;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直径为50~70μm,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 葡萄糖水溶液 功能 丙烯酸 苯乙烯 功能米级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溶胀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被引量:4
9
作者 杜昕 徐林 +3 位作者 解希铭 段海东 张宇婷 常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粒径约为500 nm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种子,在苯乙烯分散的Fe_3O_4磁性溶胶存在下,通过种子溶胀法制备了单分散PS磁性微球。通过SEM,TEM,XR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S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组成及其热稳定性,并采用...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粒径约为500 nm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种子,在苯乙烯分散的Fe_3O_4磁性溶胶存在下,通过种子溶胀法制备了单分散PS磁性微球。通过SEM,TEM,XR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S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组成及其热稳定性,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了PS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PS磁性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900 nm,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单分散性、热稳定性和超顺磁性,室温下没有发现剩磁和磁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2 emu/g,可通过外加磁场有效分离,具有优异的磁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溶胀聚合 分散聚苯乙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器衬垫用大粒径单分散性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晓英 张光华 +1 位作者 朱军峰 王培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2-437,共6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考察了它们的含量和分散介质的极性对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MDPS)微球和单分散性DVB交联聚苯乙烯(MDDVBCPS)微球的影响。实验...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考察了它们的含量和分散介质的极性对制备单分散性聚苯乙烯(MDPS)微球和单分散性DVB交联聚苯乙烯(MDDVBCPS)微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w(St)=15%~25%(基于聚合物系质量)、w(AIBN)=1.0%~3.0%(基于苯乙烯质量)、w(PVP)=4.0%~5.0%(基于苯乙烯质量)、m(乙醇)∶m(水)=95∶5~80∶20、75℃、24h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58~8.03μm的MDPS微球;在w(St)=15%、w(DVB)=1.0%(基于苯乙烯质量)、w(AIBN)=5.0%、w(PVP)=15%、m(乙醇)∶m(水)=95∶5、75℃、24h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6.60μm、分散系数为0.05的MDDVBCPS微球;St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分散聚合时伴有溶液聚合现象,当w(St)≥30%、w(AIBN)>4.0%时,均可明显降低聚苯乙烯微球的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苯乙烯 分散 液晶显示器衬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色谱性能
11
作者 马言顺 王子 +2 位作者 吴珊 杨慧婷 石文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9-1382,共4页
以二乙烯基苯(DVB—55)为聚合单体,在乙腈溶剂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交联高分子微球[P(DVB)]。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粒径单分散微球表面无孔,数均粒径为4.24μm。以两组常见芳香烃为探针,采用反... 以二乙烯基苯(DVB—55)为聚合单体,在乙腈溶剂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交联高分子微球[P(DVB)]。以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粒径单分散微球表面无孔,数均粒径为4.24μm。以两组常见芳香烃为探针,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模式考察了微球的色谱性能。色谱结果表明沉淀聚合法制备的交联高分子微球用作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柱效和较好的峰形,展示了沉淀聚合法制备的高分子微球在HPLC固定相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分散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凯 雷毅 +1 位作者 王宇光 江璐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工艺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制备出了粒径为 5 μm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 =0 .16 μm ,分散系数 ε ...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工艺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制备出了粒径为 5 μm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 =0 .16 μm ,分散系数 ε =0 .0 2 ,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 ,表面非常光滑 ,无破损 ,无缺陷。对影响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 ,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 ;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 ,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分散 聚苯乙烯 稳定剂 乙烯吡咯烷酮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共聚合动力学和粒径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洪涛 黄锦霞 +1 位作者 江兵兵 李小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26-730,共5页
以醇水为介质 ,由分散聚合制得粒径 4μm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CPS)微球 .研究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稳定剂、引发剂的浓度对粒子粒径及分布、聚合动力学与体系中粒子数目变化情况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 ,单体或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 以醇水为介质 ,由分散聚合制得粒径 4μm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CPS)微球 .研究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稳定剂、引发剂的浓度对粒子粒径及分布、聚合动力学与体系中粒子数目变化情况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 ,单体或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使聚合速率增大 ,粒径增大 ,粒径分布变宽 ,粒子数目急剧减少 ;稳定剂浓度的增大 ,使粒径减小 ,粒子数目增加 ,而对粒径分布和聚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交联 聚苯乙烯 粒径分布 聚合动力学 分散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雯 黄芳婷 +1 位作者 董观秀 张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5-778,共4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势与纳米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表面电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均匀,在100~200nm范围内,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分散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5
15
作者 范婷 陈建定 黄广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 以苯乙烯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稳定剂,在乙醇/水的极性反应体系中,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球分子量等远程结构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合微球形成的单体用量、引发剂和分散稳定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时间和乙醇/水的比例等参数下,克服了以往存在的粒径不均匀、分子量较低、微球表面圆整光洁度较低和产率偏低等主要问题,制备了粒径在1.5~3μm之间、粒径分布1.05~1.08、分子量80×10^4左右、最高得率达97%、球体表面光洁、球形对称均匀且相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分散 粒径分布 分散聚合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水溶液分散物系悬浮聚合法制备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红 张礼林 +1 位作者 关燕霞 黄承亚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 采用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经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含量、苯乙烯用量、引发剂用量、稳定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微米级甲分散变联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悬浮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7%~8%、苯乙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25%~28%、交联剂二乙烯苯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4%、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1.0%、稳定剂聚乙烯醇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4%、温度为79℃、时间为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平均直径为10-20μm,分散系数为0.020~0.046。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合成的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形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葡萄糖水溶液 分散介质 聚苯乙烯 分散 交联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0.02~0.5μm)单分散聚苯乙烯乳液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群 钱瑜 +1 位作者 府寿宽 童克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2-20,共9页
通过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微观动力学以及聚合过程中胶粒直径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单体用量条件下,产物胶乳的粒径分布,发现乳液聚合最终产物的粒径分布与成核期长短没有... 通过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微观动力学以及聚合过程中胶粒直径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单体用量条件下,产物胶乳的粒径分布,发现乳液聚合最终产物的粒径分布与成核期长短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取决于自由基进入胶粒的速率常数、稳态增长时间、胶粒中的平均自由基数目和胶粒的体积增长速率,胶乳单分散性随这些参量的增大而提高,从而解释了采用高温、高引发剂浓度以及长时间反应的条件对最终的胶粒尺寸分布的影响。本文还通过实验,找到了在20~500nm范围内控制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方法。在20~100nm的范围内,用一步法乳液聚合,通过改变单体用量和乳化剂浓度,制备了一系列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在100~500nm的范围内,运用种子乳液聚合,通过改变溶胀单体与种子胶乳的用量比,也制得了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中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 被引量:6
18
作者 包德才 郑建华 +2 位作者 赵燕军 马小军 袁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89-1291,共3页
采用搅拌乳化方法制备水包油(W1/O)型乳状液,经膜乳化法制得单分散的复乳(W1/O/W2)型乳状液,再通过液中干燥法制得单分散中空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shirasu porous glass(SPG)膜孔径对乳状液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表面... 采用搅拌乳化方法制备水包油(W1/O)型乳状液,经膜乳化法制得单分散的复乳(W1/O/W2)型乳状液,再通过液中干燥法制得单分散中空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shirasu porous glass(SPG)膜孔径对乳状液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表面活性剂浓度对PS微球中空率和单分散性的影响。由激光粒度分析仪结果及PS微球的SEM照片证实,制得的PS微球,粒径呈单分散,是SPG膜孔径的2.0~2.4倍且具有中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乳化 聚苯乙烯 分散 中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粒径可控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雯 黄芳婷 +1 位作者 杨润苗 张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5-599,共5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的浓度,分散介质中乙醇与水的比例对制备PS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乙醇/水为分散介质,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PS)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分散剂的浓度,分散介质中乙醇与水的比例对制备PS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动态光散射(DLS)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合适条件下,分散聚合法可以制备粒径200~1000nm范围内可控、球形度良好、表面光滑、互不粘连的单分散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分散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由英才 祁东风 +3 位作者 张保龙 丁培元 杜宗杰 黄吉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7,共5页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于2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合成的种子先用小分子化合物溶胀,再用单体溶胀后聚合,得到了直径为4~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研究了甲醇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种子直径的影响以及小分子化... 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直径大于2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合成的种子先用小分子化合物溶胀,再用单体溶胀后聚合,得到了直径为4~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研究了甲醇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种子直径的影响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和用量、溶胀温度和时间、溶胀剂用量等对生成的微球的直径和分散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种子聚合 分散 聚苯乙烯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