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淀聚合制备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苯乙烯)单分散微球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召 顾相伶 +1 位作者 朱晓丽 孔祥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2-896,共5页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 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作交联剂,苯乙烯作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作引发剂,在乙醇或其与水的混合溶剂中沉淀聚合制备了交联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以及溶剂中水含量对聚合过程及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TA用量在单体质量的5%-35%之间且反应时间不低于6h时可制得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当PETA用量低于20%时,所得微球的粒径随PETA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此后继续提高PETA用量,微球粒径又逐渐增大,粒径分布逐渐变宽.向反应介质中加入水,可明显提高微球产率及单体转化率,但其体积分数达30%时,所得微球分散性变宽.在此基础上对微球的形成机理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微球 沉淀聚合 乙醇-水混合溶剂 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SiO_2核壳结构单分散微球的制备
2
作者 吉志强 张秋禹 +2 位作者 邢瑞英 马明亮 耿旺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聚合物/S iO2核壳结构单分散微球比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有望在较高的温度和有机溶剂中得到使用。为了制备出这种微球,作为模板的聚合物微球首先进行表面胺化处理,然后正硅酸乙酯被诱导在其表层水解缩合从而形成S iO2壳层;采用... 聚合物/S iO2核壳结构单分散微球比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有望在较高的温度和有机溶剂中得到使用。为了制备出这种微球,作为模板的聚合物微球首先进行表面胺化处理,然后正硅酸乙酯被诱导在其表层水解缩合从而形成S iO2壳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仪,烧蚀质量损失等手段分析表征了所得微球。结果表明:2μm和5μm 2种粒径的聚合物/S iO2核壳结构单分散微球被成功制备出来,壳层厚度从数纳米到数十纳米可调。复合微球的S iO2壳层厚度和采用的胺化试剂种类密切相关;胺化微球的Zata电位说明了这种核壳结构的形成是基于表面氨基催化诱导的静电自组装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SIO2 核壳结构 单分散微球 氨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3
作者 杨立成 蔡建国 李爱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0-943,共4页
综述了单分散微球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单分散微球和印迹技术相结合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单分散微球 分子印迹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阵列测量技术对微米、亚微米单分散微球粒径定值
4
作者 董鹏 陈胜利 +1 位作者 袁桂梅 周倩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分析了微球阵列测量法的特征和应用情况,并采用该法对5种微米、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度标准物质进行了测量。其平均粒径可溯源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长度。经与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标准长度的测量结果相对照,两个... 分析了微球阵列测量法的特征和应用情况,并采用该法对5种微米、亚微米单分散二氧化硅微球粒度标准物质进行了测量。其平均粒径可溯源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准长度。经与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标准长度的测量结果相对照,两个测量结果一致。证明微球阵列测量法可以应用到亚微米级单分散微球粒度标准物质的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粒度标准物质 阵列测量法 原子力显 光学显 分散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 被引量:15
5
作者 佟斌 孙洪波 +3 位作者 石建兵 曹茉莉 董宇平 支俊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甲醇中制备了含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的PMMA微球,讨论了聚合过程中的引发剂、稳定剂、溶剂体系和EGDM的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变小,多分散... 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甲醇中制备了含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的PMMA微球,讨论了聚合过程中的引发剂、稳定剂、溶剂体系和EGDM的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变小,多分散指数先变小然后增大;引发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增大,但粒径分布变宽;增加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会使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均变窄;溶剂体系对微球的影响相对复杂,并不呈现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PMMA 交联 单分散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尺寸(0.02~0.5μm)单分散聚苯乙烯乳液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群 钱瑜 +1 位作者 府寿宽 童克锦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2-20,共9页
通过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微观动力学以及聚合过程中胶粒直径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单体用量条件下,产物胶乳的粒径分布,发现乳液聚合最终产物的粒径分布与成核期长短没有... 通过对苯乙烯乳液聚合微观动力学以及聚合过程中胶粒直径及其分布随时间变化的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比较了不同乳化剂种类、不同反应温度和不同单体用量条件下,产物胶乳的粒径分布,发现乳液聚合最终产物的粒径分布与成核期长短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取决于自由基进入胶粒的速率常数、稳态增长时间、胶粒中的平均自由基数目和胶粒的体积增长速率,胶乳单分散性随这些参量的增大而提高,从而解释了采用高温、高引发剂浓度以及长时间反应的条件对最终的胶粒尺寸分布的影响。本文还通过实验,找到了在20~500nm范围内控制粒径大小及粒径分布的方法。在20~100nm的范围内,用一步法乳液聚合,通过改变单体用量和乳化剂浓度,制备了一系列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在100~500nm的范围内,运用种子乳液聚合,通过改变溶胀单体与种子胶乳的用量比,也制得了不同粒径的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微球 乳液聚合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镀镍/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球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玉安 秦安川 +5 位作者 杭祖圣 张可强 谭学峰 朱家柱 唐涛 黄润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MF)微球为母球,经敏化、活化、化学镀等过程制备了包覆金属镍和银的单分散微球.研究发现,碱性镀镍在镀层厚度及完整性、微球的球形度及单分散性方面优于酸性镀镍;FT-I...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MF)微球为母球,经敏化、活化、化学镀等过程制备了包覆金属镍和银的单分散微球.研究发现,碱性镀镍在镀层厚度及完整性、微球的球形度及单分散性方面优于酸性镀镍;FT-IR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可与MF结构中三嗪环中氮原子发生配位作用而形成化学键,这有利于提高金属镀层与MF母球的结合强度.热分析结果(DTA与TG)显示母球及镀镍/银微球的分解峰温分别为420℃、400℃和382℃,这说明微球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单分散微球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3
8
作者 孟秀红 王三 +1 位作者 李响 王海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采用加入微量乳化剂(其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无皂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乳化剂浓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PS微球粒径、单分散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用激光... 采用加入微量乳化剂(其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无皂乳液聚合法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聚合反应过程中的乳化剂浓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PS微球粒径、单分散性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球粒径、单分散性指数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进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PS微球具有粒径较小(100-350nm)、单分散性好、转化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乳化剂 单分散微球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单分散聚合物交联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邱磊 邵自强 +1 位作者 苏向东 宋光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56-760,共5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粒径8.21μm,分散系数约为0.04,交联度约为12.6%的单分散聚合微球,考察了交联剂加入方式用量,加入时间及抗坏血酸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聚合物PS微球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St质量分数为28.8%~33.5%,引...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出粒径8.21μm,分散系数约为0.04,交联度约为12.6%的单分散聚合微球,考察了交联剂加入方式用量,加入时间及抗坏血酸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聚合物PS微球粒径和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St质量分数为28.8%~33.5%,引发剂用量m(AIBN)∶m(St)=0.03~0.06,稳定剂用量m(PVP)∶m(St)=0.5~0.8,采用交联剂DVB后滴入法,交联剂用量m(DVB)∶m(St)=0.02~0.08,在反应进行到6h后开始滴加DVB,2h滴加完,可合成出单分散性好、分散系数低、大粒径高交联的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微球 大粒径 窄分布 高交联度 交联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单分散高分子微球 被引量:9
10
作者 包德才 张琼钢 +2 位作者 刘袖洞 马小军 袁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28-1330,共3页
The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prepare monodisperse polystyrene(PS) microspheres. Stable uniform-sized emulsion droplets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pressing PS solution through the Shirasu Porous... The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prepare monodisperse polystyrene(PS) microspheres. Stable uniform-sized emulsion droplets were successfully obtained by pressing PS solution through the Shirasu Porous Glass(SPG) membrane into water solution containing emulsifiers at appropriate applied pressures. Monodisperse PS microspheres with size in the range of 2-20 μm were prepared by drying in liquid. The size of PS microspheres wa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pore size of SPG membran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S solution. The size of the PS microspher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ore size of SPG membran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高分子 膜乳化 液中干燥 制备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制备单分散金属包覆聚苯乙烯导电微球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丹 周际东 +2 位作者 姜炜 张小娟 李凤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3-67,共5页
为了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基导电微球,以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为基体,通过超声波辅助的化学镀方法制备了单分散Ni/PS导电微球,接着采用置换法在导电微球表面包覆一层导电性更好的Au层。采用FI-IR,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分别对PS微球及导电... 为了制备单分散聚合物基导电微球,以交联聚苯乙烯(PS)微球为基体,通过超声波辅助的化学镀方法制备了单分散Ni/PS导电微球,接着采用置换法在导电微球表面包覆一层导电性更好的Au层。采用FI-IR,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分别对PS微球及导电微球的官能团变化、形貌、元素组成及晶型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声的引入可以改善导电微球的分散性;导电微球形貌规则,镀层连续均一且有纳米级"丘状"突起。经过金层包覆后导电微球的体电阻率可达到6.9×10-3Ω.cm,可以满足ACF中导电微球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金属包覆 分散导电 化学镀镍 镀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共聚合制备PSt-AA-EGDMA功能性单分散微米级交联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洪涛 吕睿 陈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6-371,共6页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 以苯乙烯 ( St)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 EGDMA)为交联单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为稳定剂 ,偶氮二异丁腈 ( AIBN)为引发剂 ,乙醇 /水混合溶剂为分散介质 ,用分散聚合法一步合成了功能性单分散大粒径 ( 1 0~ 2 0 μm)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研究了 PSt-AA-EGDMA三元分散共聚合体系的动力学 ,由转化率 -时间关联得到动力学方程 :Rp=k[I]0 .1 3( [St]1 .87+[AA]0 .1 3+[EGDMA]0 .2 )·( 1 +[PVP]0 .0 2 ) exp( -E/ RT) .详细讨论了 AA,EGDMA,PVP的浓度和溶剂极性对羧基分布的影响 ,阐述了 AA和 EGDMA对粒子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丙烯酸 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 PSt-AA-EGDMA 功能性分散米级交联 分散共聚合 制备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光华 周晓英 刘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1-404,416,共5页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8~9.0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和平均粒径为6.60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热...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8~9.04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和平均粒径为6.60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含量、分散稳定剂用量对微球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热稳定性分析表明: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耐热性明显优于线性聚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衬垫 分散聚苯乙烯 交联 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亚军 朱以华 +1 位作者 张素秋 杨晓玲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pH值、分散剂、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成MF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对MF微球在盐酸中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MF交联度较低时,可以溶解于pH<...  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微球,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pH值、分散剂、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生成MF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并对MF微球在盐酸中的溶解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MF交联度较低时,可以溶解于pH<1.7的盐酸,因此可用作逐层自组装制备空腔微球的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三聚氰胺甲醛 分散聚合法 反应条件 盐酸 溶解性 逐层自组装 胶体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方向导电膜用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凯 曾慧 +3 位作者 王宇光 孙云 傅强 江璐霞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29,33,共5页
论文研究了异方向导电膜用粒径为 5 .0μm的单分散 (分散系数ε≤ 0 .0 5 )镀金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通过对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及分散聚合三种工艺的比较 ,确定了优化的分散聚合反应条件 ,成功制备出了粒径为 5 .0 μm的单分散(分散系数 ... 论文研究了异方向导电膜用粒径为 5 .0μm的单分散 (分散系数ε≤ 0 .0 5 )镀金聚合物微球的制备。通过对乳液聚合、悬浮聚合及分散聚合三种工艺的比较 ,确定了优化的分散聚合反应条件 ,成功制备出了粒径为 5 .0 μm的单分散(分散系数 ε=0 .0 2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具有良好的球形度 ,且表面光滑 ,无破损、无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方向导电膜 分散聚苯乙烯 环氧树脂 绝缘材料 电子线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溶胀聚合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磁性微球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昕 徐林 +3 位作者 解希铭 段海东 张宇婷 常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粒径约为500 nm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种子,在苯乙烯分散的Fe_3O_4磁性溶胶存在下,通过种子溶胀法制备了单分散PS磁性微球。通过SEM,TEM,XR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S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组成及其热稳定性,并采用... 以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的粒径约为500 nm的聚苯乙烯(PS)微球为种子,在苯乙烯分散的Fe_3O_4磁性溶胶存在下,通过种子溶胀法制备了单分散PS磁性微球。通过SEM,TEM,XRD,TG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S磁性微球的形貌、粒径、组成及其热稳定性,并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定了PS磁性微球的磁响应性。研究结果表明,PS磁性微球的平均粒径约为900 nm,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单分散性、热稳定性和超顺磁性,室温下没有发现剩磁和磁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约为12 emu/g,可通过外加磁场有效分离,具有优异的磁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溶胀聚合 分散磁性聚苯乙烯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共聚法合成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1
17
作者 熊颖辉 李红 +3 位作者 李慧芝 申剑仁 钟至荣 何杰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 以葡萄糖水溶液为分散介质、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加入稳定剂聚乙烯醇(PVA),用悬浮共聚法合成了含羧基的功能性微米级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简称聚苯乙烯微球)。考察了葡萄糖、主单体苯乙烯(St)、功能单体AA、稳定剂PVA、交联剂二乙烯苯(DVB)、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含量对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葡萄糖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5%~7.0%;St,AA,DVB,AIBN,PVA分别占总物料质量的20%~25%,100%,0.10%,0.25%,1.00%;温度79℃;反应时间10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平均直径为50~70μm,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共聚 葡萄糖水溶液 功能 丙烯酸 苯乙烯 功能性米级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和影响微球粒径及其分布的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荣荣 徐自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2-328,共7页
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 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PS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PS固含量和St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t加入量为15~25mL、AIBN和PVP用量分别为St质量的1.00%~2.00%和10.00%~15.00%、H,O加入量为0~10mL(固定介质的总体积为10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h、搅拌转速130r/min的较佳聚合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5~3.0μm、分散系数为0.020~0.100、St转化率最高达99.53%的球形、均匀且表面光滑的单分散性PS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聚苯乙烯 苯乙烯 分散聚合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单分散性微球
19
作者 张学骜 龙永福 +3 位作者 陈一民 许静 谢凯 安立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8-589,592,共3页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 b 聚苯乙烯(PPQ b PS)在选择性溶剂中具有自组装行为。该共聚物在1mg·mL-1的V(三氟乙酸)∶V(二氯甲烷)=1∶1的溶液中形成胶束,室温下易自组装成平均粒径为2μm的微球,微球粒径随着PPQ聚合度的增大而增...  刚柔嵌段共聚物聚苯基喹啉 b 聚苯乙烯(PPQ b PS)在选择性溶剂中具有自组装行为。该共聚物在1mg·mL-1的V(三氟乙酸)∶V(二氯甲烷)=1∶1的溶液中形成胶束,室温下易自组装成平均粒径为2μm的微球,微球粒径随着PPQ聚合度的增大而增大,具有单分散性,同时所形成稀溶液的最强吸收波长为376nm。文中对刚柔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单分散性微球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基喹林 聚苯乙烯 刚柔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间苯二酚-甲醛气凝胶微球的制备工艺
20
作者 侯海乾 王朝阳 +2 位作者 唐永建 付志兵 周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85-87,共3页
采用T型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液体石蜡和司班80为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了单分散RF气凝胶微球,并就制备过程中RF溶液与分散剂油相的选择、预聚时间、流... 采用T型微流体注射成型技术,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液体石蜡和司班80为油相,间苯二酚/甲醛(RF)溶液为水相,经过溶胶-凝胶、溶剂交换、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了单分散RF气凝胶微球,并就制备过程中RF溶液与分散剂油相的选择、预聚时间、流速比、搅拌速率、固化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讨论。当RF溶液质量分数为10%,60℃预聚1.5h,间苯二酚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液体石蜡的质量比为8∶1,流速比控制在8~16,搅拌速率为65~90r/min,固化温度为35℃时,制备得到了RF乳液,其粒径分布系数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流体注射成型 分散RF 分布系数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