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töber法合成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及其应用评述
1
作者 修石健 暴也儒 权波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9-547,共9页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无毒、物理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吸附、陶瓷、催化、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töber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溶胶-凝...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无毒、物理化学稳定性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吸附、陶瓷、催化、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töber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溶胶-凝胶策略,常被用作生产具有高度可定制尺寸和表面性能的均匀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不同尺寸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理化性质有所变化,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粒径有着不同要求,因此,为满足这些需求,逐渐在Stöber法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许多改进方案,以获得尺寸范围更大、粒径更加均一、形态更多样化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本文在简要介绍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Stöber法和其改进方案,以及基于改进Stöber法合成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日用化学工业和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二氧化硅 小粒径 改进Stöber法 日用化学产品 生物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Al-4.5wt%Cu合金粒子的制备与凝固过程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董伟 慈恒坚 +3 位作者 王旭东 许富民 王晓明 赵阳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使用脉冲微孔喷射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Al-4.5wt%Cu液滴,对液滴凝固成的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粒子具有粒径均一、高球形度、热履历一致的优点。随着粒径的增长,粒子的内部微观结构由胞状晶变为树枝晶。建立了粒子凝固过程... 使用脉冲微孔喷射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单分散Al-4.5wt%Cu液滴,对液滴凝固成的粒子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该粒子具有粒径均一、高球形度、热履历一致的优点。随着粒径的增长,粒子的内部微观结构由胞状晶变为树枝晶。建立了粒子凝固过程的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粒子下落中温度、温度梯度变化及冷却速率与粒子微观组织形貌的关系。在本实验条件下,310.0μm粒子内部凝固组织为胞状晶,冷却速率为771.71 K/s;485.1μm粒子内部凝固组织为树枝晶,冷却速率为382.40 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粒子 快速凝固 冷却速率 脉冲微孔喷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贾慧灵 郭峰 +2 位作者 吴锦绣 谭心 李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8,共6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氯化钾为电解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过硫酸钾和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对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功率、搅...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氯化钾为电解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过硫酸钾和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对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功率、搅拌速度与PMMA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关系。检测了不同pH值时PMMA乳液的电动(Zeta)电位,表明PMMA表面产生负电荷,使PMMA微球呈现稳定的分散状态。制备的PMMA呈现类球形,粒径为100~400 nm,在过硫酸钾物质的量浓度为5.69×10^(-3)mol/L及氯化钾物质的量浓度为1.03×10^(-2)mol/L时,微球的多分散性指数<0.1。原子力显微镜检测了最优工艺条件下,PMMA微球的力—位移曲线并分析了其弹性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波辐射 无皂乳液聚合 单分散 粒径 分散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式单分散二氧化硅磁性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12
4
作者 答鸿 朱以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67-871,共5页
利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粒径和组成可裁剪、具有核-壳式结构的单分散二氧化硅(SiO2)磁球.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能谱(EDS)对样品的形貌、组成进行了分析;用电位的变化考察了磁性多层膜在胶体表面的逐步生长.
关键词 核-壳式单分散二氧化硅 磁性微球 制备 自组装 单分散 磁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合成单分散陶瓷超微粉体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继光 孙旭东 +1 位作者 茹红强 郝士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3-336,共4页
通过综述分析超微粒子的形核与长大过程及团聚的成因,介绍了湿化学法合成单分散陶瓷超微粉体的基本原理;给出了粒径分布、颗粒形状和团聚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湿化学法 单分散状态 形核 团聚 陶瓷 超微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 被引量:15
6
作者 佟斌 孙洪波 +3 位作者 石建兵 曹茉莉 董宇平 支俊格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甲醇中制备了含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的PMMA微球,讨论了聚合过程中的引发剂、稳定剂、溶剂体系和EGDM的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变小,多分散... 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在甲醇中制备了含交联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的PMMA微球,讨论了聚合过程中的引发剂、稳定剂、溶剂体系和EGDM的浓度等因素对微球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变小,多分散指数先变小然后增大;引发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加会使微球的粒径增大,但粒径分布变宽;增加稳定剂的质量分数会使微球粒径和粒径分布均变窄;溶剂体系对微球的影响相对复杂,并不呈现一定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PMMA 交联 单分散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中单分散粒子的形成过程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茂根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518-1521,共4页
在少量双官能团水溶性共单体(磺化丁二酸-聚乙二醇-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酯)存在下进行MMA/BA无皂乳液聚合,用CoulterLS230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了乳胶粒子的成核机理和单分散粒子的形成过程.乳胶粒子的成粒过程属多... 在少量双官能团水溶性共单体(磺化丁二酸-聚乙二醇-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酯)存在下进行MMA/BA无皂乳液聚合,用CoulterLS230激光粒径分析仪研究了乳胶粒子的成核机理和单分散粒子的形成过程.乳胶粒子的成粒过程属多步成粒机理:先均相成核,形成不稳定的初始粒子,然后凝聚成稳定乳胶粒,其粒径分布经历了先变宽后变窄的过程,这是聚合过程中成核-凝聚-增长共同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它还导致聚合初期出现周期成核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粒子 成核机理 无皂乳液聚合 成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中单分散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抗磨性能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文静 孙磊 +2 位作者 张平余 吴志申 张治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2,共6页
采用水/液体石蜡/Span 80-Tween 80/正丁醇微乳液体系,制备了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Ag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键合性质和热性... 采用水/液体石蜡/Span 80-Tween 80/正丁醇微乳液体系,制备了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Ag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表征了Ag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粒径大小及分布、表面键合性质和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g纳米颗粒具有立方晶型结构,m(Span 80)∶m(Tween 80)=7∶3时,粒径分布呈单分散性,平均粒径约为6nm.在四球长时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分散于液体石蜡中Ag纳米颗粒的抗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磨性,且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AG 纳米颗粒 单分散 抗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球形硫化镉粒子的制备及其形貌控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言波 邵华峰 +1 位作者 钱雪峰 朱子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5-579,共5页
水溶液中,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由沉淀法制备出硫化镉的单分散的微球颗粒材料.应用TEM和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随高聚物浓度的变化对硫化镉颗粒形貌的控制.结果表明,控制高聚物的浓度可以制备得到直径在500nm的单分散硫化镉微... 水溶液中,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由沉淀法制备出硫化镉的单分散的微球颗粒材料.应用TEM和XRD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随高聚物浓度的变化对硫化镉颗粒形貌的控制.结果表明,控制高聚物的浓度可以制备得到直径在500nm的单分散硫化镉微球;高聚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微球的直径随浓度增大而增大,且分散性越好;微球是由硫化镉的微小单晶沉积而成的,随着高聚物的浓度增大,单晶的尺寸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镉 单分散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张凯 雷毅 +1 位作者 王宇光 江璐霞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9-193,共5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工艺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制备出了粒径为 5 μm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 =0 .16 μm ,分散系数 ε ...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 ,无水乙醇为反应介质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采用分散聚合工艺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 ,制备出了粒径为 5 μm单分散 (分散系数≤ 5 % )聚苯乙烯微球。所制备的聚苯乙烯微球标准偏差δ =0 .16 μm ,分散系数 ε =0 .0 2 ,且具有良好的球形度 ,表面非常光滑 ,无破损 ,无缺陷。对影响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分散稳定剂用量的增加 ,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减小 ;随着单体和引发剂用量的增加 ,聚苯乙烯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稳定剂和单体用量是影响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分布的两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单分散 聚苯乙烯 微球 稳定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磁性亚微米粒子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的双酚A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吴新华 丁利 +4 位作者 肖家勇 龙妍娇 许宙 李忠海 王利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9-403,共5页
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的单分散性Fe3O4磁性亚微米粒子(Fe3O4-magnetic submicron particles)进行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了牛奶中的双酚A(BPA)。对溶液的pH、磁性粒子用量、洗脱溶剂和体积等影响因素... 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的单分散性Fe3O4磁性亚微米粒子(Fe3O4-magnetic submicron particles)进行固相萃取(SP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了牛奶中的双酚A(BPA)。对溶液的pH、磁性粒子用量、洗脱溶剂和体积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优萃取条件为:溶液的pH 6,磁性粒子用量3.5 mg,用0.4 mL甲醇洗脱。以Agilent XDB C18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0.25 mmol/L氨水(80∶20,v/v)溶液,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MS/MS测定。双酚A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5.3%~96.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通过不断稀释加标浓度确定方法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1.0μg/L。该方法简单、准确,能用于牛奶中双酚A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性磁性亚微米粒子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酚A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G膜乳化与界面聚合法制备单分散多孔微囊膜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锐 褚良银 +3 位作者 陈文梅 赵扬 肖新才 王枢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00-405,共6页
小粒径单分散中空储库结构微囊膜的制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采用了SPG(Shirasu-Porous- Glass)膜乳化法和界面聚合法,对小粒径单分散多孔微囊膜的制备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多孔内接枝环境感应型功能凝... 小粒径单分散中空储库结构微囊膜的制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为此采用了SPG(Shirasu-Porous- Glass)膜乳化法和界面聚合法,对小粒径单分散多孔微囊膜的制备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多孔内接枝环境感应型功能凝胶开关的小粒径单分散微囊型靶向式药物载体提供基体。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PG膜乳化法可制得单分散性良好的乳液液滴,进而采用界面聚合法可得到单分散微囊。用膜乳化方法易于控制乳液液滴及微囊的大小,在研究中SPG膜乳化法制备的乳液液滴及微囊的平均粒径大约是所用膜孔径的3.6倍。微囊膜的多孔性可以靠改变溶剂和单体的成分来进行控制,扫描电镜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出的不同粒径级别的单分散微囊膜均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G膜乳化 界面聚合 单分散 微囊膜 药物载体 多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单分散金纳米粒子的水相合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朱梓华 朱涛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66-970,共5页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尺度的金颗粒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1-3]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7].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见诸报导.制备简便、单分散性好、粒...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纳米尺度的金颗粒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性质[1-3]在许多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4-7].迄今为止,已有多种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见诸报导.制备简便、单分散性好、粒径可控,一直是各种方法追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金溶胶 单分散 水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二氧化钛的研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唐芳琼 侯莉萍 郭广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5-619,共5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控制金属醇盐水解和表面修饰保护方法研制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粒子.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反应时间、溶剂等反应条件对粒子粒径及分布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对粒...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控制金属醇盐水解和表面修饰保护方法研制单分散、粒径可控的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粒子.研究了反应物浓度、pH、反应时间、溶剂等反应条件对粒子粒径及分布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等技术对粒子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O2水合粒子呈非晶态,分散性好,粒径在50~300nm之间随反应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经700℃热处理后主要为金红石型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纳米粒子 二氧化钛 水解 钛酸四丁酯 钛白粉 颜料 颗粒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18
15
作者 朱雯 黄芳婷 +1 位作者 董观秀 张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5-778,共4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 以苯乙烯(St)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球。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的浓度,引发剂加入方式,聚合温度对制备PS微球粒径的影响。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势与纳米粒径分析仪等手段,对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态、粒径及其分布、表面电势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粒径均匀,在100~200nm范围内,球形度良好且呈单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单分散 微球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_3先驱沉淀物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英宏 李继光 +3 位作者 赵志江 李晓东 修稚萌 孙旭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 研究了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通常的物料等速滴加方法得到的Al(OH)3 沉淀物或颗粒粗大、或尺寸分布范围宽·发明了变速滴加制备单分散纳米Al(OH)3 先驱沉淀物的工艺,即首先通过缓慢滴加将0-2 mol·L-1Al(NO3)3 溶液的pH 值调整到5-5 ,然后以25 ml·min -1 的速度向Al(NO3)3 溶液中快速滴加浓度为4-5 mol·L- 1 的NH4OH 溶液,获得了颗粒尺寸小于5 nm ,尺寸均匀的Al(OH)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粉 单分散 先驱沉淀物 沉淀法 氢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氧化铟锡粉末的水热合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朱归胜 徐华蕊 廖春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9-483,共5页
以金属铟和锡为原料,于碱性环境240℃水热合成12h并经500℃煅烧2h得到了 粒径为70±10nm,比表面积为11 m2/g的高纯氧化铟锡(ITO)粉末.由SEM、激光粒度测试 仪和BET三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粉末平均粒径相吻合,证明制备的粉末是单分散状... 以金属铟和锡为原料,于碱性环境240℃水热合成12h并经500℃煅烧2h得到了 粒径为70±10nm,比表面积为11 m2/g的高纯氧化铟锡(ITO)粉末.由SEM、激光粒度测试 仪和BET三种方法分析得到的粉末平均粒径相吻合,证明制备的粉末是单分散状态的.研究 还发现,提高铟锡初始浓度和氢氧化钠过量浓度均有利于小粒径单分散ITO粉末的制备,但 过高的氢氧化钠过量浓度会使粉末出现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铟锡(ITO) 纳米粉末 水热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共聚合动力学和粒径的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洪涛 黄锦霞 +1 位作者 江兵兵 李小琴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26-730,共5页
以醇水为介质 ,由分散聚合制得粒径 4μm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CPS)微球 .研究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稳定剂、引发剂的浓度对粒子粒径及分布、聚合动力学与体系中粒子数目变化情况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 ,单体或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 以醇水为介质 ,由分散聚合制得粒径 4μm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CPS)微球 .研究了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稳定剂、引发剂的浓度对粒子粒径及分布、聚合动力学与体系中粒子数目变化情况的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 ,单体或交联剂质量分数的增大 ,使聚合速率增大 ,粒径增大 ,粒径分布变宽 ,粒子数目急剧减少 ;稳定剂浓度的增大 ,使粒径减小 ,粒子数目增加 ,而对粒径分布和聚合速率的影响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交联 聚苯乙烯 微球 粒径分布 聚合动力学 分散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水解-溶胶制备法 被引量:21
19
作者 阎建辉 黄可龙 +1 位作者 司士辉 刘素琴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88-792,共5页
以Ti(SO4 ) 2 为原料 ,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水解、胶溶、加入晶种、熟化 ,制备出单分散性、热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在 2 2nm左右、比表面积在 80m2 /g以上的TiO2 纳米微粒。研究了Ti(SO4 ) 2 浓度、水解时间及晶种对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 以Ti(SO4 ) 2 为原料 ,在一定温度下直接水解、胶溶、加入晶种、熟化 ,制备出单分散性、热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在 2 2nm左右、比表面积在 80m2 /g以上的TiO2 纳米微粒。研究了Ti(SO4 ) 2 浓度、水解时间及晶种对纳米微粒粒径的影响。对样品进行了TG DTA ,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 :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后 ,TiO2 粉体主要为锐钛矿型 ,且随焙烧时间增加和温度升高 ,其金红石型含量显著增多 ,粉体粒径也有一定增大 ,但在不同的温度区间粒径增长速率有较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溶胶法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制备 单分散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级单分散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制备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素芬 刘一杨 +5 位作者 魏胜 苏琳 李波 漆小波 张占文 黄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47-2650,共4页
采用汇聚式双重乳液发生器通过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得到了毫米级单分散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初步研究了各相流速对乳液形成过程、乳液直径及其分散度的影响。基于获得的单分散双重乳液,采用旋转蒸发方式固化得到了分散度小于3%... 采用汇聚式双重乳液发生器通过乳液微封装技术制备得到了毫米级单分散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初步研究了各相流速对乳液形成过程、乳液直径及其分散度的影响。基于获得的单分散双重乳液,采用旋转蒸发方式固化得到了分散度小于3%、直径800~1200μm的聚-α-甲基苯乙烯空心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甲基苯乙烯 空心微球 乳粒发生器 单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