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erolysin单分子界面的构建及高选择性单分子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武雪原 应佚伦 龙亿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5-1831,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Aerolysin膜蛋白质分子构建单分子界面的方法,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单分子界面进行定点修饰,所建立方法灵活、可控且重复性好.采用Poly(dA)4为探针分子对修饰后的单分子界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孔口处的Arginine修饰... 提出了一种基于Aerolysin膜蛋白质分子构建单分子界面的方法,运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对单分子界面进行定点修饰,所建立方法灵活、可控且重复性好.采用Poly(dA)4为探针分子对修饰后的单分子界面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孔口处的Arginine修饰影响了寡聚核苷酸的选择性.为进一步理解Aerolysin单分子界面及合理设计功能性单分子界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菌溶素 单分子界面 纳米孔道 分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的低噪音控温系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铖宇 顾震 +2 位作者 胡正利 应佚伦 龙亿涛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低噪音控温系统用于具有皮安级电流分辨的纳米孔道单分子实验,以实现精确调控测量时的环境温度.该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效应对检测池环境加热/制冷,通过对高精度热敏电阻进行电磁屏蔽以实现在温度反馈的同时避免噪音的引入.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控制,达到高精度快速控温的要求.该系统控温精度为±1°C,无额外噪音引入至超灵敏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获得了25°C到5°C下Poly(dA)5与单个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分子界面间作用产生信号的差异,应用于研究单分子与纳米孔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电化学 分子检测 单分子界面 控温系统 低噪音电分析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孔道单分子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陈婷婷 应佚伦 +4 位作者 崔凌飞 钟诚兵 胡正利 顾震 龙亿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3-1440,共8页
纳米孔道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空间限域效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测量纳米孔道产生的单分子皮安级微弱电流信号对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电流分辨、时间分辨和抗噪音能力提出了挑战。Cube纳米孔道电化学测量仪器通过设计频率补偿电路、前置... 纳米孔道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空间限域效应的单分子检测技术。测量纳米孔道产生的单分子皮安级微弱电流信号对电化学测量仪器的电流分辨、时间分辨和抗噪音能力提出了挑战。Cube纳米孔道电化学测量仪器通过设计频率补偿电路、前置电流放大器测量系统和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高速数字处理电路,实现了便携式超灵敏电化学测量仪器对微弱电流信号的高时间分辨、高电流分辨,以及低噪音的放大、采集和快速处理。稳定性是仪器能够应用于实际单分子测量分析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该文通过高阻值电阻对该仪器进行稳定性测试,在截止滤波频率为5、10、100 kHz条件下,Cube纳米孔道仪器获取的电流基线的噪音均方根(RMS)值分别比商品化仪器减小了80.0%、87.5%、48.2%,证明Cube纳米孔道仪器抑制噪音能力更强,电流分辨能力更好,仪器测量稳定性更佳。进一步通过统计比较施加电压值的实际值和标准偏差,结果显示该仪器施加电压误差小,其仪器施加电压标准偏差仅为施加电压变化量(10 mV)的0.14%。同时,通过Aerolysin纳米孔道检测Poly(dA)4的实验,对比Cube仪器和商品化仪器在不同施加电压下获取的单分子信号残余电流程度,得到两者误差均小于0.01,结果具有可重复性。因此,Cube纳米孔道仪器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便携性强的特点,可应用于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道 纳米电化学 分子检测 单分子界面 超灵敏电化学检测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