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离心喷嘴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点火与贫熄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泽俊 何小民 +2 位作者 洪亮 薛冲 金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1-607,共7页
为了研究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和贫油熄火特性,设计了一个带扩压器和内外机匣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矩形试验件,采用试验研究和半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点火和贫油熄火进行了研究。试验在常压状态下进行,采用RP3航空煤油作为燃料... 为了研究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和贫油熄火特性,设计了一个带扩压器和内外机匣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矩形试验件,采用试验研究和半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点火和贫油熄火进行了研究。试验在常压状态下进行,采用RP3航空煤油作为燃料,所用供油喷嘴为空心锥离心喷嘴,试验中的进口空气温度在287-487K变化,进口空气流量在0.2109-0.4219kg/s变化,对应进口马赫数从0.15变化到0.31。结果表明: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和贫油熄火油气比均随着燃烧室进口温度和进口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点火油气比比贫油熄火油气比约大50%。经过半经验分析,得到了影响单凹腔点火和熄火的综合参数A,该参数能够较好地解释和评价各种因素对贫油熄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 点火 贫油熄火 油气比 有效蒸发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性能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一骁 何小民 +1 位作者 叶正源 江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7-1353,共7页
为了研究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性能,设计了一个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通过改变凹腔前进气槽的开度,实现对凹腔当量比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贫油熄火性能试验。试验在常压状态下进行,采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试验... 为了研究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性能,设计了一个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通过改变凹腔前进气槽的开度,实现对凹腔当量比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贫油熄火性能试验。试验在常压状态下进行,采用航空煤油作为燃料。试验中的主要研究参数如下:进口温度在287~487K变化;进口马赫数在0.2~0.3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几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油气比随着进口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进口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加;保持进口马赫数为0.25不变,当进口温度为287K时,贫油熄火油气比随着凹腔前进气开度的减小先增加后减小,而当进口温度逐渐升高到487K时,这一趋势逐渐转变为单调减小;保持进口温度为487K不变,贫油熄火油气比随着凹腔前进气开度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几何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 贫油熄火性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值班油气匹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煜玺 何小民 +1 位作者 朱一骁 张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8-586,共9页
为开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值班油气匹配思路研究,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在燃烧室进口压力、温度以及马赫数分别为0.101MPa,487K,0.25,燃料为航空煤油的条件下开展试验。试验中主要研究了4种不同总油气比0.0093,0.0124,0.0155,0.0186,以及对应... 为开展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值班油气匹配思路研究,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在燃烧室进口压力、温度以及马赫数分别为0.101MPa,487K,0.25,燃料为航空煤油的条件下开展试验。试验中主要研究了4种不同总油气比0.0093,0.0124,0.0155,0.0186,以及对应相同总油气比下不同凹腔油气匹配思路,即通过更改凹腔进气结构,在总油气比一定的情况下,调节凹腔当量比Φca。研究结果表明:凹腔内的油气匹配对燃烧效率影响显著。当总油气比<0.0155时,不同凹腔当量比的燃烧效率均随总油气比增大而提高;总油气比>0.0155后,不同凹腔当量比的燃烧效率随油气比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当凹腔富油时,燃烧效率降低;当凹腔由贫转富时,燃烧效率缓慢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凹腔当量比<1.4时,不同当量比的燃烧效率随总油气比增大均有所增长,在凹腔当量比>1.4后,效率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总油气比相同,仅凹腔供油的工作状态,凹腔局部富油时的燃烧效率高于当量比为1时的燃烧效率。凹腔当量比1.4为仅凹腔供油燃烧的最佳当量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 油气关系 当量比 油气比 燃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焰板宽度对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一骁 何小民 金义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96-2312,共17页
为了研究联焰板宽度对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带扩压器和机匣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联焰板宽度进行了冷态流场试验。试验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进行,试验中的主要研究参数如下:在保持联焰板数目不... 为了研究联焰板宽度对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场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带扩压器和机匣的单凹腔驻涡燃烧室,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联焰板宽度进行了冷态流场试验。试验在常温常压状态下进行,试验中的主要研究参数如下:在保持联焰板数目不变时,联焰板宽度分别为40mm,30mm,20mm;在改变联焰板数目时,联焰板数目分别为1,3。研究结果表明:在主流中心(PM)截面上,凹腔内存在双涡流动结构,主涡位于凹腔的中间位置,约占凹腔区域面积的80%;副涡位于主涡与主流之间,约占凹腔区域面积的20%。在联焰板中心(PA)截面上,不同的联焰板宽度会形成两种不同的流线形态,当联焰板宽度较宽时,凹腔内为单涡流动结构,仅存在主涡结构,主涡回流气流沿联焰板向火焰筒下壁面流动;当联焰板宽度较窄时,凹腔内为双涡流动结构,主流气流卷入联焰板后。联焰板宽度对流场特性的影响可以总结为:当联焰板宽度减小时,在PM截面上,凹腔副涡涡心位置在轴向上向上游移动,在径向上向主流移动,主流气流向凹腔扩张程度变小;在PA截面上,联焰板后出现主流和旋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凹腔驻涡燃烧室 冷态流场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