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许辉 刘俊彬 +2 位作者 汪美先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6-36,共1页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首先,采取病人外周肝素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按常规方法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用RPMI 1640不完全培养液离心洗一次后弃上清,将沉降细胞重新悬浮后调至0.1ml并加入5%小牛血清.混匀,取约10—30μl加在预置于离心细胞沉淀器的玻片上,800rpm离心5分钟,取下玻片待干燥后加丙酮-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30秒,水洗,吹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 细胞表面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意义 病人 抗体检测 特异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淋巴细胞分离液 表面原受体 HFRS病毒 免疫学检测 细胞沉淀器 常规方法 小牛血清 福尔马林 凝血 离心 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初步建立
2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40-40,共1页
本文在己制备了HFRSV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又制备了HFRSV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为HFR马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杂交瘤细胞系 HFRSV 初步 分泌 克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病热毒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
3
作者 许辉 汪美先 +1 位作者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3期7-11,共5页
将HFRS病人Ab_1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了HFRSV的McAb_2。初期融合试验中用ELISA间接法检测阳性克隆,阳性率为3.2~7.4%。其中5株杂交瘤经克隆化后阳性率达到100%。特异性鉴定表明,5种McAb_2只与... 将HFRS病人Ab_1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Ag14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了HFRSV的McAb_2。初期融合试验中用ELISA间接法检测阳性克隆,阳性率为3.2~7.4%。其中5株杂交瘤经克隆化后阳性率达到100%。特异性鉴定表明,5种McAb_2只与HFRS病人Ab_1结合,不与正常人Ig结合。McAb_2所识别的独特型是人Ab_1与部分小鼠抗HFRSV的McAb上的交叉反应独特型。本文还应用McAb_2作为探针,对抗HFRSV的单克隆抗体的独特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杂交瘤细胞系 肾综合征 出血病 BALB/c小鼠 ELISA间接法 HFRSV 热毒 分泌 特异性鉴定 单克隆抗体 细胞融合 阳性克隆 交叉反应 McAb 阳性率 骨髓瘤 脾细胞 克隆 正常人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引起小鼠足垫反应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宋建华 傅海京 +7 位作者 阿依肯 邵渊 龚辉 薛磊 金玉 钟石根 冯振卿 管晓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引起小鼠足垫反应的实验条件。方法 对 3个因素 2个水平 (尾蚴感染数 10条 /鼠和 5 0条 /鼠 ,NP30注射剂量 1μg/鼠和 10 μg/鼠 ,感染后 4周和 7周 )应用正交设计进行小鼠足垫试验 ,于NP3... 目的 探讨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引起小鼠足垫反应的实验条件。方法 对 3个因素 2个水平 (尾蚴感染数 10条 /鼠和 5 0条 /鼠 ,NP30注射剂量 1μg/鼠和 10 μg/鼠 ,感染后 4周和 7周 )应用正交设计进行小鼠足垫试验 ,于NP30注射后不同时间观察足垫肿胀情况。结果 正交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表明 ,NP30在注射后 12h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NP30引起的足垫肿胀为迟发型变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足垫反应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缓爱德华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金晓航 黄威权 +2 位作者 夏永娟 李元 李别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关键词 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疫苗 迟缓爱德华菌 牙鲆 制备 鉴定 败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气单胞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旭 陈瑞 +3 位作者 于辉 金晓航 师建国 黄威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4-645,共2页
目的:制备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AId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具有中和作用的抗豚鼠气单胞菌mAb1F1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豚鼠气单胞菌AIdmAb。用ELISA法对mAb的效价及其模拟豚鼠气单胞菌的... 目的:制备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AId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具有中和作用的抗豚鼠气单胞菌mAb1F1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豚鼠气单胞菌AIdmAb。用ELISA法对mAb的效价及其模拟豚鼠气单胞菌的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豚鼠气单胞菌AId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E12、4F6、6G6、7C1。经测定杂交瘤细胞腹水mAb效价为10-3~10-4。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4株AIdmAb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气单胞菌与兔抗豚鼠气单胞菌多克隆抗体的结合。制备杂交瘤细胞腹水的BALB/c小鼠血清均能与豚鼠气单胞菌反应,其效价为1∶50~1∶800。结论:成功地制备了豚鼠气单胞菌抗独特型mAb的杂交瘤细胞株,为该菌的抗独特型疫苗制备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疫苗 豚鼠气单胞菌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星 胡静 +2 位作者 赵锋 屈景辉 刘玉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制备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ophila)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AId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具有中和作用的抗嗜水气单胞菌mAb1G10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嗜水气单胞菌AIdmAb。用ELISA法对mAb的效价及其模拟嗜水气单... 目的:制备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ophila)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AIdmAb)并进行鉴定。方法:以具有中和作用的抗嗜水气单胞菌mAb1G10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制备嗜水气单胞菌AIdmAb。用ELISA法对mAb的效价及其模拟嗜水气单胞菌的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嗜水气单胞菌AId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F9、1H10、3F5、4G3。经测定杂交瘤细胞腹水mAb效价为10-4~10-5。竞争抑制实验结果表明4株AIdmAb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嗜水气单胞菌与兔抗嗜水气单胞菌多克隆抗体结合,其中两株1F9、1H10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作制备抗独特性抗体腹水的小鼠,其血清均能检测与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免疫结合的抗体,经ELISA检测,其效价为1:100~1:1000。结论:成功地制备了产生嗜水气单胞菌抗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为制备该菌的抗独特性抗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疫苗 嗜水气单胞菌 杂交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