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病毒BA.5高免疫原性RBD抗原制备及抗体开发
1
作者 吴凡 覃鸿妮 +2 位作者 谢钰珍 任保永 戴东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653-2660,共8页
目的 开发针对新冠病毒BA.5变异株的高免疫原性抗原,并筛选出具有高效中和阻断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新策略。方法 将斑马鱼卵黄蛋白中的ZP蛋白基因片段和HIS蛋白标签插入p CDNA3.4质粒,构建pCDNA3.4-RBD(BA.5)-Z... 目的 开发针对新冠病毒BA.5变异株的高免疫原性抗原,并筛选出具有高效中和阻断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新策略。方法 将斑马鱼卵黄蛋白中的ZP蛋白基因片段和HIS蛋白标签插入p CDNA3.4质粒,构建pCDNA3.4-RBD(BA.5)-ZP-HIS重组载体,并转入293F细胞表达RBD-ZP蛋白。通过SDS-PAGE等方法验证蛋白表达,并检测其与ACE2受体分子和铝佐剂的结合能力。利用BALB/c小鼠模型评估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并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筛选出具有强中和阻断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并通过阻断ELISA方法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结果 ZP基因和HIS蛋白标签序列插入到pCDNA3.4载体中,并成功表达出50 kDa的RBD-ZP蛋白。免疫原性检测结果表明,ZP蛋白有效增强了RBD蛋白的免疫原性,并提高了其与ACE2受体的结合能力。进一步用RBD-ZP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通过杂交瘤技术克隆、筛选得到了8种能够与突变株和野生株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其中3种能够有效阻断新冠病毒RBD蛋白与人体ACE2受体的结合。结论 本研究成功表达了RBD-ZP融合蛋白,显著增强了RBD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受体结合能力,并筛选出3种具有高效中和阻断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为新冠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RBD-ZP蛋白 抗原制备 单克隆抗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