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诊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1
作者 钱晗 伍月霞 +4 位作者 杨敏 虎玉婷 孔玉洁 刘倩 许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592,共6页
目的:研究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G)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探究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免疫固定电泳的5539例患者,最终筛选出初诊M蛋白阳... 目的:研究单克隆丙种球蛋白(MG)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探究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合并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4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进行免疫固定电泳的5539例患者,最终筛选出初诊M蛋白阳性患者35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贫血组270例、非贫血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贫血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危险因素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合并贫血中的预测价值。结果:非贫血患者占比23.1%(81/351),中位年龄67(60-75)岁;贫血患者占比76.9%(270/351),中位年龄70(63-75)岁。贫血组的TP、GLB、UREA、CREA、UA、β_(2)-MG、CE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而ALB、ANC、ALC、AMC、补体C3、补体C4、HP、TRF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5)。校正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B升高、β_(2)-MG升高、ANC降低、补体C3水平降低是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LB、β_(2)-MG、ANC、补体C3水平对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发生贫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GLB升高、β_(2)-MG升高、ANC降低、补体C3降低是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患者发生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四者联合评价对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发生贫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贫血 特征性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苏静 李志辉 卢春燕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内分泌常见疾病,但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一例55岁女性,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腰背部疼痛。辅助检查提示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升高、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颈部超声造影和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显像均提示甲状腺右侧叶下极下方实性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M蛋白增高,结合骨髓涂片等诊断为MG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甲状旁腺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14例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炜 刘沁华 +4 位作者 徐兴欣 江肖 黄建尧 何涛 尹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2-707,共6页
目的探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的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管型肾病(light chain cast nephropathy,LC... 目的探讨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患者的骨髓和肾脏活检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4例患者中,2例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轻链管型肾病(light chain cast nephropathy,LCCN):黏稠伴裂纹管型沉积于肾小管伴单核细胞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肾小管基底膜破裂;1例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known significance,MGUS)合并膜性肾病: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上皮下和基底膜内;11例为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renal significance,MGRS):包括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沉积(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with MIg deposits,PGNMID)2例:肾小球表现为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免疫荧光及电镜显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沉积于系膜区、内皮下,淀粉样变性肾病9例:肾小球系膜区、血管壁呈现均质无定形物质沉积,电镜下可见紊乱、僵硬、8~10 nm淀粉丝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下、系膜区。3例MGRS患者血清和尿液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MIg)及骨髓穿刺阴性,10例患者肾组织中MIg与血清及尿液检查一致,1例膜性肾病血清及尿液为MIg,而肾内为多克隆免疫球蛋白。结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异质性高,肾脏病理结合骨髓病理检查可提高诊断率,有利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肾脏意义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肾脏病理 骨髓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MRI诊断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多发性骨髓瘤分级和制定治疗计划
4
作者 李锋(译) 王仁法(校)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多发性骨髓瘤 MRI诊断 治疗计划 全身 传统X线摄影 骨髓浸润 MRI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葛叶波 郭谊 +1 位作者 章殷希 丁美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05-360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经骨髓穿刺及实验室... 目的探讨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经骨髓穿刺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MGUS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亚急性及慢性起病,1例以双下肢麻木起病,1例以双下肢麻木伴乏力起病,1例以四肢乏力起病,1例以四肢麻木伴乏力起病;病程为3个月~10年。4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钾、血钙均在参考范围内;均有免疫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脑脊液蛋白升高;尿本周蛋白阴性;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2例,IgGλ型和IgMλ型各1例;1例患者血λ轻链增高;3例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增高;骨髓穿刺结果显示浆细胞增多,部分伴有异型及幼稚形态;肌电图检查以轴索损害为主2例,以脱髓鞘及轴索损害并存2例。4例患者中1例应用中药治疗,最终病情恶化死亡;2例采用沙利度胺及泼尼松治疗,其中1例症状无加重,1例病情仍进展;1例单用泼尼松治疗,症状无加重。结论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MGUS常呈亚急性及慢性起病,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肌电图提示存在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免疫固定电泳提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增高,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良性 多发性神经根性神经病 慢性感染性脱髓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微RNA-221和微RNA-222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杨肃文 王伟 +2 位作者 金红 钟玉虹 谢鑫友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目的:探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MGUS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和浆细胞中微RNA-221(miR-221)和微RNA-222(miR-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MGUS、MM诊断和预测预后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 目的:探讨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 MGUS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和浆细胞中微RNA-221(miR-221)和微RNA-222(miR-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作为MGUS、MM诊断和预测预后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14例初诊MGUS患者、81例初诊及复发MM患者和1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及骨髓标本,其中骨髓标本用CD138磁珠分选浆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和浆细胞中miR-221/222的表达量。采用Δct表示miR-221/222的相对表达量并比较组间差异。比较缓解组和难治组M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221表达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血清β2微球蛋白的相关性。结果:MGUS 患者和 MM 患者血清miR-221/222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高(均P<0.01),而浆细胞miR-221/222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低( P<0.05或<0.01);MGUS与MM患者miR-221和miR-222表达量的差异在血清中或在浆细胞中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miR-221和miR-222表达量在血清与浆细胞之间无相关性(r=0.024和-0.127,均P>0.05);而血清和浆细胞 miR-221与 miR-222表达量之间均具有相关性( r =0.534和0.552,均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显示血清miR-221/222和浆细胞miR-221/222诊断MGUS、MM 的曲线下面积( AUC )分别为0.968和0.976、0.801和0.727。 MM患者不同M-蛋白类型之间血清miR-221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血清miR-221的表达量高于初诊患者(P<0.01)。DS分期为Ⅲ期MM患者血清miR-221表达量高于MGUS及DS分期Ⅰ期和Ⅱ期MM患者(P<0.01)。缓解组治疗后血清miR-221表达量低于治疗前(U=51.5, P<0.01),而难治组治疗前后血清miR-221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67.5, P>0.05)。 MM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血清miR-22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524,P<0.01)。结论:检测患者血清、浆细胞miR-221/222表达量有助于MGUS的早期诊断,也有助于MM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学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 良性/诊断 微RNAs/血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前体疾病的危险因素
7
作者 马婉云 赵俩 周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72,共13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起源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MGUS)和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smoldering multiple myeloma,SMM)等前体疾病的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明确其危险因素对早期干预至关重要。MM的病因复杂,涉及种族、家族聚集性、性别、年龄、肥胖、细胞遗传学异常及环境因素等。细胞遗传学异常和可改变因素在MM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1)细胞遗传学异常方面,原发性异常[如超二倍体、t(11;14)、t(14;16)]始于MGUS前期,而继发性异常{如1q增益(1q+)、17p缺失[del(17p)]}驱动疾病进展,其中1q+积累促进克隆演化,del(17p)显著缩短生存期;2)可控性因素方面,肥胖通过乙酰辅酶A合成酶2-干扰素调节因子4通路促进MM发生,维生素D缺乏削弱免疫监视功能,杀虫剂橙剂及草甘膦暴露增加MGUS发病率,紫外线不足通过降低维生素D合成增加MM的发生风险,肠道菌群失调(如氮循环菌富集、产短链脂肪酸菌减少)通过铵离子-溶质载体家族12成员-NEK2轴诱导染色体不稳定性。因此,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高危人群(如肥胖、高龄、化学暴露者)筛查,以及针对细胞遗传学靶点[如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Bcl-2)抑制剂干预t(11;14)、铁死亡诱导剂靶向t(4;14)]和可改变因素(如补充维生素D、调节菌群)的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冒烟型多发性骨髓瘤 危险因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浆细胞病分型患者骨髓浆细胞的流式特征分析
8
作者 江志红 江雅婷 +3 位作者 王晓娜 张钰鑫 王扬扬 魏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07,619,共7页
目的探讨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标准不同浆细胞病分型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免疫表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23年9月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诊治的浆细胞病患者... 目的探讨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标准不同浆细胞病分型患者骨髓浆细胞数量及免疫表型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2日至2023年9月5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诊治的浆细胞病患者血清学及骨髓流式结果。结果纳入102例浆细胞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39例,发病年龄22~85岁,其中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46例,冒烟型骨髓瘤5例,多发性骨髓瘤39例,轻链淀粉样变性12例。所有患者均伴有M蛋白,包含IgG型58例、非IgG型44例。所有患者骨髓均可检测到浆细胞,其中79例患者骨髓检测到异常浆细胞,63例患者骨髓检测到正常浆细胞,40例患者骨髓同时检测到正常及异常浆细胞。52例患者骨髓的异常浆细胞表达CD56,12例患者骨髓异常浆细胞表达CD117。不同疾病组间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疾病组间的M蛋白类型及浓度、血清受累/非受累游离轻链、骨髓总浆细胞(包括正常及异常浆细胞)/有核细胞、骨髓异常浆细胞/有核细胞、骨髓异常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骨髓正常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疾病组中异常浆细胞CD56的表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9),而CD11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轻链淀粉样变性患者骨髓克隆性浆细胞的比例、克隆性浆细胞/骨髓总浆细胞、异常浆细胞CD56表达比例与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相仿,而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骨髓浆细胞(BMPC) 多发性骨髓瘤(MM) 轻链淀粉样变性(AL) 意义未明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US、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MM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毛雪涵 邓书会 +7 位作者 隋伟薇 傅明伟 刘佳慧 樊慧守 邹德慧 赵耀中 邱录贵 安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2-818,共7页
目的:总结并比较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原发性轻链(pAL)型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尤其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006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 目的:总结并比较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原发性轻链(pAL)型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MM)以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基线特点,尤其是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2006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就诊,并完善了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的15例MGUS、34例pAL、842例MM和23例MM继发淀粉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细胞遗传学统计显示,4组(MGUS vs pAL vs MM vs MM继发淀粉样变性)中t(11;14)易位发生率分别为0%、33.3%、16.4%和15.8%(P=0.037);13q缺失发生率分别为20.0%、14.7%、45.8%和56.5%(P<0.001);1q21扩增发生率分别为50.0%、12.5%、47.4%和40.9%(P=0.001)。31例pAL患者累积发生0个、1个和≥2个细胞遗传学异常(包括13q缺失、17p缺失、1q21扩增和IgH易位)的比例分别为41.9%、41.9%和16.1%;MM患者对应的该比例分别为17.6%、27.3%和55.2%;MM继发淀粉样变性的这一比例与MM相似。亚组分析显示,pAL患者中t(11;14)阴性与阳性两亚组合并其他遗传学异常比例相当(包括13q缺失、17p缺失和1q21扩增);而MM+MGUS患者中t(11;14)阴性病例更易合并13q缺失,且更常同时发生多个遗传学异常。结论:pAL的临床特点,尤其细胞遗传学异常特征与MM及MM继发淀粉样变性具有明显差异。这提示,虽然pAL与MM继发淀粉样变性的起病特征相似,但是二者分属于不同疾病亚型,应仔细加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淀粉样变性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遗传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