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再次手术前定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玲 富丽萍 +2 位作者 赵朕龙 余其多 郑玉民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8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锝(99Tcm)甲氧异腈[technetium(99Tcm)sestamibi,99Tc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 目的探讨锝(99Tcm)甲氧异腈[technetium(99Tcm)sestamibi,99Tc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在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3月19例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再次甲状旁腺切除术前均行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并与颈部超声结果进行对比,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及超声对甲状旁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及颈部超声对所有甲状旁腺病灶和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分别为95.2%、52.3%和90.9%、18.2%,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8)。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对所有甲状旁腺病灶和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准确性分别为71.4%、83.3%,均高于及颈部超声的准确性34.3%、18.2%。结论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融合显像对再次手术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所有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超声、尤其对于异位甲状旁腺病灶检出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更高,在再次手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术前定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旁腺切除术 游离全片段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标记阿片受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剂的制备
2
作者 王荣福 何晓坤 +1 位作者 张春丽 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度大于95%,标记率为81%~90%,比活度高达83.25PBq/mol,室温下放置24h,放化纯度仍大于90%。体外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其Kd=0.23nmol/L,Bmax为38pmol/g。研究结果表明,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有望成为SPECT的阿片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标记 阿片受体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显像 制备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99m)TC 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改变
3
作者 周国良 李昭骥 +2 位作者 林伟 叶广春 魏学立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文对45例高血压患者作了运动(或潘生丁)和静息■TC-MIBI 心肌 SPECT观察.结果表明:本组患者心肌灌注稀疏缺损(MPD)发生率高达86.7%(39/45);所见 MPD 有运动(或潘生丁)诱发或使之扩大、运动(或潘生丁)显像与静息像一致,前者反而小于后... 本文对45例高血压患者作了运动(或潘生丁)和静息■TC-MIBI 心肌 SPECT观察.结果表明:本组患者心肌灌注稀疏缺损(MPD)发生率高达86.7%(39/45);所见 MPD 有运动(或潘生丁)诱发或使之扩大、运动(或潘生丁)显像与静息像一致,前者反而小于后者及二者部位完全不同等多种形式.高血压患者出现上述各种 MPD 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的护理
4
作者 张彩杰 鲍俊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190-191,共2页
目的提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对6083例行SPE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结论通过对SPECT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图像清晰,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 目的提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全身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对6083例行SPECT检查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采集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结论通过对SPECT检查患者的有效护理图像清晰,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的临床价值探讨
5
作者 王光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5年第1期75-76,共2页
本文通过病例报告阐述探讨了用单光于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对各种脏器作血流动态和静态联合成像,经计算机处理成该脏器的血流动力学、整体平面及三维立体、多轴向断层以及各种功能参数图像,直观其血流灌注动态及功能形... 本文通过病例报告阐述探讨了用单光于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SPECT),对各种脏器作血流动态和静态联合成像,经计算机处理成该脏器的血流动力学、整体平面及三维立体、多轴向断层以及各种功能参数图像,直观其血流灌注动态及功能形态学变化,进行多种定性和定量指标测定,更好地了解其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变化,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的定性诊断效果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 计算机断层 临床应用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体积积分法估测甲状腺重量 被引量:5
6
作者 桂文来 陈再君 +4 位作者 罗茂香 赵小艳 吴蔚吉 陈新力 陶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SPECT)体积积分法估测甲状腺重量 ,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患者的放射治疗提供精确的甲状腺重量。方法 对 39个甲状腺实验模型及 74例甲亢患者分别采用SPECT体积积分法及平面成像法... 目的 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SPECT)体积积分法估测甲状腺重量 ,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患者的放射治疗提供精确的甲状腺重量。方法 对 39个甲状腺实验模型及 74例甲亢患者分别采用SPECT体积积分法及平面成像法估测甲状腺重量。在甲状腺实验模型组 ,将 2种方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分别与实验模型实际重量比较 ;在甲亢患者组 ,将 2种方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进行比较。结果 在甲状腺实验模型组 ,SPECT体积积分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与实验模型实际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而平面成像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与实验模型实际重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 <0 .0 0 1)。在甲亢患者组 ,SPECT体积积分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38.78± 8.6 5 ) g小于平面成像法估测的甲状腺重量 [(4 4 .90± 10 .5 7) g ,P <0 .0 0 1]。结论 SPECT体积积分法可准确估测甲状腺重量 ,这一方法能提高甲亢治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器官重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体积积分法 平面法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_(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大鼠乳腺癌骨移植瘤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观察
7
作者 张新超 胡玉敬 +4 位作者 田丛娜 魏强 赵剑 杨双臣 边艳珠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9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99)Tc^(m)-3PRGD_(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在大鼠乳腺癌骨移植瘤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通过骨髓腔内注入含有大鼠乳腺癌细胞的腹水混悬液建立胫骨移植瘤模型,最终成瘤30只。将30只乳腺癌骨移... 目的观察^(99)Tc^(m)-3PRGD_(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在大鼠乳腺癌骨移植瘤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50只Wistar大鼠通过骨髓腔内注入含有大鼠乳腺癌细胞的腹水混悬液建立胫骨移植瘤模型,最终成瘤30只。将30只乳腺癌骨移植瘤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放疗组、高剂量放疗组各10只,分别于骨移植瘤部位行0 Gy、5 Gy、25 Gy的单次大剂量直线加速器放疗,各组分别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第10天尾静脉注射^(99)Tc^(m)-3PRGD_(2),1 h后行SPECT显像并计算骨移植瘤部位放射性计数与对侧相应部位同等大小区域的放射性计数比值(T/NT)。显像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胫骨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骨移植瘤组织整合素αⅤβ_(3)受体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NT与整合素αⅤβ_(3)受体阳性细胞表达的关系。结果各组放疗前行^(99)Tc^(m)-3PRGD_(2)SPECT显像,骨移植瘤部位均可见显像剂浓聚影,浓聚程度无明显差异;各组放疗前T/N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放疗后行^(99)Tc^(m)-3PRGD_(2)SPECT显像,显像剂浓聚程度对照组>低剂量放疗组>高剂量放疗组;各组放疗后T/NT对照组>低剂量放疗组>高剂量放疗组(P均<0.05)。HE染色可见各组胫骨组织均有骨结构破坏,对照组内肿瘤细胞密度高于高、低剂量放疗组,高、低剂量放疗组内有大量肿瘤细胞坏死,其中以高剂量放疗组肿瘤细胞坏死最多。对照组、低剂量放疗组、高剂量放疗组骨移植瘤组织整合素αⅤβ_(3)受体阳性率对照组>低剂量放疗组>高剂量放疗组(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NT与αⅤβ_(3)受体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847,P<0.01)。结论^(99)Tc^(m)-3PRGD_(2)SPECT显像指标变化与骨移植瘤病理改变一致,用于大鼠乳腺癌骨移植瘤放疗疗效评价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瘤 整合素αⅴβ3受体 99Tcm-3PRGD2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应激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666-667,671,672,共4页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胸痛12d于2015年10月22日入住本科。患者缘于12d前大怒后出现胸痛,伴后背放射痛、低血压状态、恶心、呕吐,自服“速效救心丸”5粒后症状未能缓解。
关键词 应激性心肌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冠脉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软件应用研究
9
作者 徐炽康 陆文栋 +3 位作者 吴锦昌 祝向群 何广仁 黄克华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6-71,87,共7页
首先对一种较具代表性的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的核心部分—计算机系统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 ,详细介绍了对这种大型核医学成象系统进行诊断功能扩展的原理、方法及具体步骤。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系统分析 FORTH语言 SPECT 诊断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仪的近代进展
10
作者 袁爱娜 赵惠扬 曾宪周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4-400,7,共7页
本文回顾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的近代进展,着重讨论计算机在核医学显象系统中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
关键词 单光子 计算机 断层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琳 张文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18-19,共2页
目的 :比较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医院进行心肌血运重建术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前1周内,对其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RI(... 目的 :比较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甘肃省白银市第一医院进行心肌血运重建术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手术前1周内,对其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RI(磁共振)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然后对比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结果 :用MRI检查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91.28%、86.42%、81.36%,诊断心肌坏死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68.43%、80.17%、92.56%;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93.46%、78.15%、90.25%,诊断心肌坏死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分别为60.56%、74.25%、85.21%。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敏感度、准确率和特异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MRI检查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诊断心肌缺血及坏死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 心肌缺血及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
12
作者 张垒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层图像重建,从而准确地显示靶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重建函数 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X综合征中的应用
13
作者 马玉龙 李树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8期763-764,767,768,共4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断胸闷、胸痛,伴气短1年,加重5d于2015年10月29日入住我科.患者于1年前运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气短、汗出,伴左侧肩背部酸胀感,无恶心、呕吐、发热、咳嗽等,休息3~5 min后症状好转,未予重视,此后症状间断发作.5d前患者于活动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休息约5 min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运动试验示:阳性,Ⅱ、Ⅲ、AVF、V4~V6导联ST段运动中、后动态改变(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0.20~0.25 mV,V4~V6导联ST压低0.1~0.2 mV),门诊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我科.患高血压15年,血压最高16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日口服尼群地平10 mg,2次/d,血压波动在130~140/80~90 mm Hg,否认糖尿病病史,脑梗死病史5年,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吸烟史20余年,每日30支左右,已戒烟10余年,饮酒史40余年,平均每天100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对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岩 徐予 +3 位作者 高传玉 翟亚萍 陈岩 朱中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1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定量核素心肌显像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49例)和对照组(33例)。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行性和定量核素心肌显像对其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2例,分为骨髓细胞移植组(49例)和对照组(33例)。骨髓细胞移植组除常规治疗外,将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经造影导管注入冠状动脉内。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指标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术后随访1年,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移植组术前、术后左室射血分数由(43.3±5.5)%增加到(54.1±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CT显示,移植组和对照组心肌灌注缺损面积分别由(25.3±8.3)%、(26.1±6.5)%降低至(14.7±4.6)%、(20.2±7.1)%,前者比后者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组在移植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SPECT对干细胞移植的有效率评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 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缺血性心脏病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信息处理断层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转移灶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管丽丽 敬兴果 +1 位作者 庞华 段东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PET/CT)在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yroglobulin,Tg)阳性,131I全身扫描(131I-whole body scan,131I-WBS)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核医学科已经接受甲状腺近全或全切除术并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并在随访中测定血清Tg水平增高,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患者33例,随后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利用SPSS13.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估18F-FDG PET/CT在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在33例血清Tg阳性,131I-WBS阴性患者中,21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2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的敏感度87.0%(20/23),特异性90%(9/10),准确性87.9%(29/33),阴性预测值75%(9/12),阳性预测值为95.2%(20/21)。当Tg>18ng/ml时,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18F-FDG PE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18F-FDG PET/CT对于血清Tg测定阳性,而131I-WBS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后复发转移的探测具有临床价值。随着血清Tg水平的增高,PE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检出率随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CT融合显像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雄 李湘平 +2 位作者 李晓华 王全师 吴湖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6例,肺癌治疗后3例,甲状腺癌手术后3例,下咽癌放疗后1例,不明原发灶4例,行全身或颈部PET-CT检查,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报告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28处PET-CT显像阳性20例,阴性8例;对照病理结果,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18F-FDGPET-CT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0%,87.5%,92.9%。结论18F-FDGPET-CT结合PET提供肿瘤代谢图像,CT提供解剖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监测复发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转移癌 显像诊断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临床病理报告 放射治疗后 不明原发灶 诊断价值 融合显像 颈部肿块 甲状腺癌 CT检查 病理结果 CT诊断 临床价值 FDG MRI 鼻咽癌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伟胜 楼云龙 苏中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帕金森病(PD)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5例原发性早期P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除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同期检查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PET检查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两组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11)C-CFT摄取值。结果研究组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87,P>0.05);前壳核和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07、32.99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双侧尾状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59、1.359、0,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前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25、26.226、5.528,P<0.05);研究组发病同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对侧与对照组、研究组发病同侧与研究组发病对侧后壳核^(11)C-CFT摄取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22、38.422、6.633,P<0.05)。结论 PET显像技术能够早期分辨出双侧尾状核和前后壳核中多巴胺(DA)转运体的不同分布,可帮助提高早期PD患者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肺癌脊柱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文俊 赵丹丹 高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1期5901-590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全脊柱成像技术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在肺癌脊柱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3例肺癌患者。均行MRI全脊柱成像、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和SPECT检查,以手术...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全脊柱成像技术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在肺癌脊柱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43例肺癌患者。均行MRI全脊柱成像、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和SPE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MRI全脊柱成像和SPE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43例肺癌患者共有椎体107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34例存在转移椎体病灶221个;SPECT准确诊断病灶198个,81个假阳性(35个骨质增生、5个骨岛和16个软骨终板炎、11个血管瘤、11个压缩骨折、3个PET和CT融合错误)和23个假阴性;MRI全脊柱成像准确诊断病灶210个,假阳性0个,假阴性11个。MRI全脊柱成像对肺癌脊柱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SPECT对肺癌脊柱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P<0.05)。结论相较于SPECT检查,对肺癌脊柱转移采用MRI全脊柱成像技术检查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脊柱转移 磁共振全脊柱成像技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价值
19
作者 路一川 武永红 李媛媛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接受SPECT/CT与MRI检查,以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SPECT/CT与MRI诊断原发...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原发性骨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3例原发性骨肿瘤患者接受SPECT/CT与MRI检查,以手术标本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SPECT/CT与MRI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效能。结果: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678,SPECT/CT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4;SPECT/CT检查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灵敏度为91.5%、准确度85.8%均高于MRI诊断的77.5%和74.3%(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效能高于MRI,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原发性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秦小雪 张文 +1 位作者 高红 胡宇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45-148,153,共5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在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及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10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方法(高分辨率MRI与PET/CT检查)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的价值。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09例直肠癌患者中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352个,T_(1)~T_(2)分期26例,T_(3)分期68例,T_(4)分期15例。高分辨率MRI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565、0.705、0.750,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PET/CT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分期的诊断具有一致性(Kappa=0.696、0.590、0.455,P<0.05),对术前T_(4)分期诊断无一致性(P>0.05);二者联合与金标准对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及术前T_(1)~T_(2)、T_(3)、T_(4)分期的诊断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838、0.808、0.865、0.709,P<0.05)。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在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术前T分期筛查中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90%。结论高分辨率MRI联合PET/CT对直肠癌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检出率较高,且联合检查在术前T分期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 直肠癌 周围转移性小淋巴结 T分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