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T、SPECT-CT与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8
1
作者 江晓兵 莫凌 +7 位作者 姚珍松 罗耀武 梁德 陆卫钦 张顺聪 丁金勇 杨志东 晋大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1-897,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4月因OVCF... 目的:比较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2012年4月因OVCF就诊而又同时接受了胸腰椎MRI、SPECT及SPECT-CT检查的20例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女12例,男8例,年龄60~80岁,平均73.5岁,平均病程21d。根据MRI表现确定最终诊断,MRI上出现骨髓水肿像的椎体定义为新鲜骨折椎体,椎体形态有压缩改变但MRI信号无异常者定义为陈旧骨折。由2位核医学医师分别评估SPECT及SPECT-CT检查,记录出现核素浓集的椎体,并给出疾病诊断意见。采用Kappa检验对比MRI与SPECT-CT判断新鲜骨折及陈旧骨折的一致性以及定性诊断能力。参考MRI发现,采用卡方检验分析SPECT与SPECT-CT定位病椎能力的异同。结果:根据MRI或SPECT-CT,20例患者均确诊为新鲜OVCF,其中MRI发现32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SPECT-CT发现34个椎体存在新鲜OVCF;根据SPECT诊断新鲜OVCF 12例,疑似新鲜OVCF但难以与肿瘤、感染相鉴别8例,共发现34个椎体存在核素浓集。MRI发现新鲜OVCF 32个椎体、陈旧OVCF 10个椎体,SPECT-CT发现新鲜OVCF 34个椎体、陈旧OVCF 8个椎体,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0577,P〈0.05)。在对病椎定位的准确性上,以MRI定位的病椎节段为参考,SPECT与MRI定位相同24个椎体,SPECT-CT与MRI定位相同30个椎体,SPECT-CT定位准确性优于SPECT(P〈0.05)。SPECT-CT检查还发现了MRI未能显示的骨骼病损,其中骶尾椎骨折1例,肋骨骨折2例,骶髂关节炎1例,胸锁关节良性病变1例。结论:SPECT-CT在OVCF的定位、定性诊断上与MRI的价值相似,其准确定位病椎的性能优于传统SPECT检查;SPECT-CT还可以发现一些MRI未能显示的合并骨骼病损。SPECT-CT是患者不能接受MRI时的可靠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与MRI对确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责任椎体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永博 武汉 +3 位作者 韩硕 邓志洋 崔明超 赵明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97-1003,共7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确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确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疼痛责任椎体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46例OVCFs患者,其中28例患者病程在3周之内,属于急性期骨折;18例病程在3周以上,属于非急性骨折。患者均行SPECT-CT和MRI检查,根据MRI及SPECT-CT共同确定疼痛责任椎体,行PKP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手术治疗效果,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从而判定责任椎体的准确性,应用Kappa检验和Mc Nemar检验分析两种检查法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计算SPECT-CT诊断的准确性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MRI检查出OVCFs的责任节段79个,SPECT-CT检查出责任节段83个,最终77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术前VAS评分8.33±2.12分,术后3天评分0.89±1.86分,术后1个月评分0.30±0.94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急性期28例患者共36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MRI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37个节段,SPECT-CT检查36个节段。非急性期18例患者共41个椎体行PKP手术治疗,MRI检查出42个节段,SPECT-CT检查出47个节段。分别将骨折不同时期的MRI和SPECT-CT的诊断结果进行Kappa检验,结果提示结果提示急性期两种检查方法高度一致(Kappa=0.943,P<0.05),非急性期一致性一般(Kappa=0.734,P<0.05)。对比不同时期骨折的SPECT-CT与MRI检查结果的符合性采用Mc Nemar检验,结果提示两种检验方法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骨折的不同时期尤其是急性期,SPECT-CT与MRI的诊断性试验指标一致性较高。结论:SPECT-CT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定位、定性上与MRI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尤其对于急性期骨折的患者,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磁共振成像 椎体后凸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