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玲 董雯 +2 位作者 李凌雯 黄红丽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55-1055,1056,共2页
关键词 氟去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D_2受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显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苏敬敬 谢惠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7-289,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受体 多巴胺D2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与抑郁症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对照研究
3
作者 李峥 李幼辉 +2 位作者 刘保平 郭慧荣 陆刚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22例OCD患者、20例抑郁症患者和19... 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抑郁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特点。方法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技术,对首发且未经治疗的22例OCD患者、20例抑郁症患者和19例正常人于静息状态下行脑血流显像。以小脑皮质的放射性计数值为参考,对局部脑血流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OCD组脑灌注值(radioactivity rate,RAR)在双侧前额叶、前颞叶均高于正常组,分别为:强迫症组94.4±6.4,99.8±6.6,91.6±6.1,92.6±6.6;正常组88.1±7.3,86.9±8.9,84.0±7.2,83.4±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抑郁症组灌注值在两侧前额叶、枕叶、扣带回及右侧前颞叶、顶叶分别为79.4±7.1,77.9±6.3,89.5±9.7,89.2±10.2;85.1±6.4,84.3±6.3;75.4±7.5;84.1±7.5;低于正常组的灌注值:88.1±7.3,86.9±8.9;97.7±11.2;96.2±8.4,95.4±8.7;83.4±7.2;92.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OCD组的前额叶及前颞叶呈高灌注改变;抑郁症组脑血流普遍低灌注;SPECT技术可望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性障碍 抑郁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局部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关节置换感染翻修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鸿尧 赵建宁 包倪荣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 :评价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全身骨扫描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次关节翻修术前感染控制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初次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 目的 :评价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全身骨扫描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次关节翻修术前感染控制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初次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患者,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65~74岁,平均68.8岁。手术前行ECT骨扫描、血沉、C-反应蛋白检查,根据结果做出判断,ECT与C-反应蛋白、血沉两者之一阳性,可判定为感染,任意两项阴性即认为感染已排除。同时将结果与"金标准"术中行组织冰冻切片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ECT骨扫描灵敏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5.0%,88.9%及87.1%;ESR分别为50.0%,72.2%及69.4%;CRP分别为62.5%,81.5%及79.0%;3种方法联合检测分别为87.5%,96.3%及95.2%。结论:ECT骨扫描在排除感染方面较血沉、C-反应蛋白更准确、灵敏,三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关节翻修术前感染的排除诊断,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感染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常林凤 卢光明 +5 位作者 朱虹 王中秋 吴江 胡裕效 秦利萍 王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均行PET/CT早期及延迟显像,观察瘤体PET图像上标准摄取值以及延迟显像后标准摄取值变化,分析肺部病变CT形态、密度、边界、毛刺等征象,分别统计PET、CT和PET/CT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结果:40例患者PET图像表现为标准摄取值(SUV)>2.5,3例SUV<2.5,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93.0%和7.0%;24例延迟显像上升>10%,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68.5%和31.5%;36例CT图像表现为边缘不规则,分叶、毛刺,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3.7%和16.3%;PET/CT显示37例为肺癌,6例可疑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86.0%和0。结论:行PET/CT早期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存在假阴性,而延迟显像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评价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变化,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在肢体缺血后适应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卒中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6...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变化,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在肢体缺血后适应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卒中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67例脑卒中患者。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后适应组4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SPECT检查。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脑血流灌注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患侧额、颞、顶、枕叶、基底节和丘脑病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适应组患者基底节(0.97±0.10 vs 0.93±0.09,P=0.000)和丘脑(0.99±0.09 vs 0.95±0.09,P=0.003)治疗后放射性计数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能改善缺血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通过SPECT检查发现经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的患者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葡萄糖代谢障碍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低氧预适应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6期789-792,共4页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低氧预适应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低氧预适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案... 目的: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低氧预适应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变化,了解SPECT在低氧预适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低氧预适应组17例,对照组9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查证实患单侧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除外脑占位病变及脑出血性病变。分别对两组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17例预适应组患者额、颞、顶、枕叶皮层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基底节及丘脑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9例对照组患者额、颞、顶、枕叶皮层及基底节和丘脑病变侧与对侧相应区域放射性计数比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可提高缺血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通过SPECT检查发现经低氧预适应治疗的患者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借助SPECT可为临床判断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低氧预适应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候亚琴 张海琴 +4 位作者 卢洁 关乐 苏赫男 张人玲 梁志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诊断为AD和FTD的患者29例,按诊断分为AD组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57±7.46)岁;FTD组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80±7.53)岁。同期选健康老年人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11±10.79)岁。所有研究对象行18F-FDG的SPECT检查。结果对照组双侧大脑皮质、丘脑和基底节区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稀疏或缺损。AD组和FT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8F-FDG的SPECT检查均表现为皮质代谢减低。AD组15例双侧大脑皮质对称性减低,其中40.00%顶、颞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33.3%双侧顶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13.33%伴有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减低。FTD组8例对称性减低,其中50%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AD组和FTD组患者的SPECT脑代谢表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的SPECT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AD和FTD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氟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诊断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静 杨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99Tcm-TRODAT-1在基底神经节的分布特点,以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将35例PD患者(PD组)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检查。以半定... 目的探讨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99Tcm-TRODAT-1在基底神经节的分布特点,以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诊断帕金森病(PD)的价值。方法将35例PD患者(PD组)和1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99Tcm-TRODAT-1 SPECT脑显像检查。以半定量方法分析,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双侧横断位、矢状位纹状体(ST)/小脑(CB)放射性摄取率之比。结果对照组横断位左右侧和矢状位左、右侧ST/CB分别为(1.55±0.15)、(1.58±0.14)和(1.62±0.17)、(1.69±0.16)。PD组ST/CB比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99Tcm-TRODAT-1在SPECT中显像是诊断P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平面和断层骨显像在青少年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吉刚 庄红明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0期855-857,共3页
目的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平面和断层骨显像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腰痛青少年患者行骨扫描,男66例,女49例,年龄11~22岁,平均(15.9±4.2)岁。最终47例诊断为腰椎峡部裂,68例排除... 目的研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平面和断层骨显像对青少年腰椎峡部裂(spondylolysis)的诊断价值。方法 115腰痛青少年患者行骨扫描,男66例,女49例,年龄11~22岁,平均(15.9±4.2)岁。最终47例诊断为腰椎峡部裂,68例排除了腰椎峡部裂。回顾性分析SPECT平面骨显像和断层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显像特点和价值。结果 SPECT平面骨显像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53.3%、98.5%、96.9%、80.7%;SPECT断层显像诊断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0%、87.2%、97.1%、95.3%、91.7%。结论 SPECT平面骨显像可发现大多数腰椎峡部裂患者,而SPECT断层骨显像在不增加射线剂量的前提下可灵敏的诊断腰椎峡部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脊椎滑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脑显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敏 王丽娟 +2 位作者 乔穗宪 张玉虎 赵洁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82-784,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DA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脑显像,研究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 e,PD)纹状体生化改变。方法选择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患者68例,其中震颤为主型PD患者36例(震颤PD... 目的应用^(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DAT)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脑显像,研究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 e,PD)纹状体生化改变。方法选择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患者68例,其中震颤为主型PD患者36例(震颤PD组),姿势异常步态障碍(PIGD)为主型PD患者32例(PIGD PD组),分别行^(99m)Tc-TRODAT-1 DAT SPECT脑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计算首发症状对侧纹状体与小脑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结果 PIGD PD组患者首发症状对侧纹状体、小脑较震颤PD组患者明显降低(1.43±0.92) vs (1.49±0.10),P<0.05]。纹状体、小脑下降与PIGD评分呈负相关(r=-0.73,P<0.05),而与震颤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21,P>0.05)。结论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患者^(99m)Tc-TRODAT-1 DAT SPECT脑显像存在明显的异质性,PIGD为主型PD患者纹状体DAT的功能降低更明显,提示不同运动障碍亚型PD有不同的生化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多巴胺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静 裘丽红 +1 位作者 蒋薇 苏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6-948,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PD与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的PD患者97例,将PD患者分为美多巴组(51例)和非美多巴组(46例),另选择正常对照者65例(正常组),均...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PD与脑血流灌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经头颅CT或MRI检查无异常的PD患者97例,将PD患者分为美多巴组(51例)和非美多巴组(46例),另选择正常对照者65例(正常组),均为我院同期体检者;根据改良Webster评分≤10分为轻症组(56例),>10分为重症组(41例);PD患者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观察脑血流灌注和Hcy水平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非美多巴组和美多巴组Hcy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非美多巴组比较,美多巴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症组较轻症组Hcy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脑血流灌注下降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9例脑血流灌注下降患者中,位于顶枕区24例(34.8%)、枕区22例(31.9%)、项区13例(18.8%)、颞顶区10例(14.5%)。结论 PD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增高,且病情越重Hcy水平越高,重症组较轻症组脑血流灌注下降比率明显升高,脑血流灌注下降部位多位于顶枕叶,服用美多巴可明显增高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断层扫描、脑电图、核磁共振对致痫灶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秀枝 耿晓仲 徐建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4-266,共3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断层扫描 (SPECT)、脑电图 (EEG)、核磁共振 (MRI)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对4 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进行SPECT、MRI、EEG等检查 ,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EEG(包括长程监测 )特异性异常 34... 目的 探讨单光子断层扫描 (SPECT)、脑电图 (EEG)、核磁共振 (MRI)对致痫灶定位的价值。方法 对4 0例临床确诊的癫痫患者进行SPECT、MRI、EEG等检查 ,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致痫灶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EEG(包括长程监测 )特异性异常 34例 ,具有定侧定位意义的 30例 ,定位率 75 % (30 / 4 0 ) ;SPECT在发作间歇期定位率为4 7% (19/ 4 0 ) ;MRI定位率为 2 5 % (10 / 4 0 )。EEG对致痫灶的定侧定位率明显高于SEPCT及MR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Q =30 .1,P <0 .0 1)。结论 EEG在致痫灶定位方面是一种敏感、经济、便捷又安全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脑电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4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SPECT/CT骨断层扫描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渊恺 朱汇庆 +2 位作者 刘淼 刘从进 刘兴党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研究SPECT/CT骨断层扫描中,探寻采集速度与图像质量间的平衡点。方法自2014年4月以来,每2个月为1周期,逐步调节采集条件。有三位医生诊断融合后SPECT/CT图像质量为基础,结合图像分辨率综合评价采集条件调整后的图像。结果 7种采集... 目的研究SPECT/CT骨断层扫描中,探寻采集速度与图像质量间的平衡点。方法自2014年4月以来,每2个月为1周期,逐步调节采集条件。有三位医生诊断融合后SPECT/CT图像质量为基础,结合图像分辨率综合评价采集条件调整后的图像。结果 7种采集条件所拍摄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方案3"方法推广于临床工作最佳。结论骨断层扫描中采集参数可以设置5 s/帧,合计64帧(5.625o),探头自动贴近,扫描方法为连续,所获得的SPECT图像的采集效率高。同时推荐使用"连续"代替"步进"方法采集骨断层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扫描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4 位作者 梁伟棠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贺伟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67-871,共5页
目的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核医学显像图像质量和定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对Jaszczak圆筒模型以及IEC体模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进行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以及三维有序... 目的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核医学显像图像质量和定量精确性的主要因素。本文探讨部分容积效应对SPECT/CT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对Jaszczak圆筒模型以及IEC体模进行SPECT/CT断层显像,并进行CT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以及三维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3D-OSEM)图像重建。根据Jaszczak圆筒模型重建图像获得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的系统容积灵敏度(cpm/k Bq),计算IEC体模内不同大小热区的绝对放射性活度(k Bq/ml),并与真实活度值进行比较,验算其定量精确性。比较特定采集及重建条件下不同大小热区定量精确性的差异,以及不同大小容积感兴趣区(VOI)、热区/本底比值(TBR)以及采集时间显像对定量精确性的影响。结果使用3D-OSEM重建算法、CT衰减校正、散射校正时,各球体的绝对放射性活度与真实活度值的差异与球体大小显著相关(r=-0.844,P<0.05),各球体平均定量误差随球体容积的增加而明显减小。不同VOI范围显著影响球体定量精确性。对于1.15~11.49 ml球体,其边缘的定量精确性明显低于中心,且各球体定量误差随VOI的减小而减小(r=0.999、0.992、0.994、0.767,P<0.05)。对于26.52 ml和0.52 ml球体,其定量误差与VOI大小无明显相关性(r=0.348、0.478,P>0.05)。不同TBR及采集时间显像中,高TBR显像各球体的平均定量误差(-44.19%)小于低TBR显像(-46.18%),20 s/帧采集显像(-44.33%)小于10 s/帧采集显像(-46.04%)。结论部分容积效应可显著影响SPECT/CT定量精确性,尤其对小病灶以及病灶的边缘部分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部分容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窦鑫 周科峰 +5 位作者 李丹燕 胡安宁 杨尚文 郭宏骞 刘铁石 朱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2期1867-1870,共4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肾移植供体肾功能的方法及应用。方法:58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行腹部多层螺旋CT多期(动脉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在动脉期与实质期之间插入5个低剂量全肾扫描序列,数据传入AW4.2工作站进行测量,根据全肾Patlak方程,计算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同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所测定的单侧GFR相对照,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GFR相关性良好,总肾的GFR相关系数r=0.904,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20.841+0.753×GFR(ECT),n=58,单侧GFR相关系数r=0.946,直线回归方程为GFR(CT)=7.086+0.864×GFR(ECT),n=116,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测定的单侧及双侧GFR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多期扫描测定的移植肾供体的GFR结果准确,可以和同位素测定结果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移植 肾小球滤过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oolbox软件四种公式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伟 倪晶 +1 位作者 庄菊花 胡翠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29-833,共5页
目的 比较ECToolbox软件四种公式(R0、R1、R2、R3)计算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所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判断四种公式所得结果的诊断阈值。资料与方法选择38例心肌梗死... 目的 比较ECToolbox软件四种公式(R0、R1、R2、R3)计算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平衡法心血池显像(ERNA)所得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判断四种公式所得结果的诊断阈值。资料与方法选择38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同一患者1周内完成99Tcm-甲氧异腈(MIBI)静息态GMPS和99Tcm-红细胞(RBC)ERNA,用ECToolbox软件中的R0、R1、R2、R3公式分别计算LVEF,并与ERNA结果进行对比,通过ROC曲线判断R0~R3公式的最佳诊断阈值。结果 ERNA计算的平均LVEF为(54.6±17.5)%,R0~R3公式计算的平均LVEF分别为(64.1±15.7)%、(56.3±15.1)%、(69.9±17.9)%、(56.7±13.6)%。四种公式所得LVEF与ERNA所得LVEF呈显著正相关(r=0.899、0.898、0.890、0.895,P〈0.01);四种公式计算的平均LVEF均高于ERNA计算的平均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RNA计算的LVEF≥50%为正常诊断值,R0~R3公式的LVEF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56.5%、51.5%、64.5%、52.5%。结论 用于GMPS的ECToolbox四种公式与ERNA计算的LVEF具有显著相关性,但LVEF有显著差异,同一患者随诊过程中应采用同一种公式进行计算,用于诊断心功能时,每种公式应选用不同的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控血池显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每搏输出量 心排血量 心室功能 ECToolbox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肾功能显像与CT扫描对单侧肾积水术前肾功能的评估 被引量:13
19
作者 庞小溪 钟浩 +3 位作者 陈雪红 王正江 柳江燕 周俊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分析SPECT肾小球滤过率(GFR)与CT测得肾实质厚度及增强CT值之间的关系,探讨CT对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经超声确诊为单侧肾积水的患者,经SPECT测得患肾的GFR占总肾GFR百分比(GFR%)与CT平扫... 目的分析SPECT肾小球滤过率(GFR)与CT测得肾实质厚度及增强CT值之间的关系,探讨CT对不同程度肾积水患者肾功能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15例经超声确诊为单侧肾积水的患者,经SPECT测得患肾的GFR占总肾GFR百分比(GFR%)与CT平扫测得患肾占双肾实质厚度百分比(CT%)、患肾增强CT值占双肾增强CT值百分比(增强CT%)。按患肾GFR分为轻中度受损、重度受损、无功能,以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CT%、增强CT%及GFR%,并分析其相关性,评价CT预测肾功能的价值。结果轻中度受损组CT%、增强CT%及GFR%均显著大于重度受损组及无功能组(F=20.24、7.78、329.21,P<0.05)。CT%、增强CT%与GFR%呈正相关(r=0.58、0.61,P<0.05)。轻中度受损组、重度受损组、无功能组ROC评价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4、0.79、0.83,敏感度分别为92.91%、93.47%、65.72%,特异度分别为35.33%、59.47%、88.62%;3组ROC评价增强C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9、0.96,敏感度分别为97.51%、80.02%、97.66%,特异度分别为58.14%、89.82%、94.27%。结论SPECT肾功能显像与CT扫描对肾积水功能评价有良好的相关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以作为预测肾积水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的补充指标。增强CT%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积水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胸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累及肺门及纵隔1例
20
作者 黄文鹏 高歌 +3 位作者 杨琦 邱永康 李莉明 康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9-580,共2页
1病例简介女,2岁,主诉:夜间哭闹15 d,伴呼吸急促2 d,偶伴呼吸困难。既往史、出生史无异常,无家族性遗传疾病史。体格检查:右侧胸廓饱满,肋间隙稍增宽,呼吸急促,48次/min,右侧语音共振、呼吸音较左侧明显减弱,叩诊浊音。
关键词 胸膜 腺泡状横纹肌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