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在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群 陈龙邦 +6 位作者 王靖华 朱虹 耿怀成 褚晓源 管晓翔 宋海珠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 目的:观察氟去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显像和传统分期检查方法对恶性淋巴瘤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视觉分析和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42例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传统分期检查和PET/CT对分期和治疗后再分期的符合率,以及对淋巴结区和结外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PET/CT检查与传统分期手段对分期判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5.2%(40/42)和78.6%(33/42)。对淋巴结内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88.2%(60/68),PET/CT为97.1%(66/6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淋巴结外病灶传统分期检查的检出率为58.3%(14/24),PET/CT为91.7%(22/24),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PET/CT检查使TNM分期改变者9例,达21.4%,其中分期升高7例,下降2例,8例(19.0%)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结论:FDG PET/CT可提高恶性淋巴瘤的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率,并可提高淋巴结内外病变的检出率,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制订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氟去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计算机体层扫描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胡裕效 张宗军 +1 位作者 朱虹 常林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9-560,共2页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对肿瘤骨转移诊断价值的探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月云 石德道 +3 位作者 朱宗平 王善容 郑飞波 刘晚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究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选取158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后对可疑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部位进行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然后对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骨断层融合... 目的探究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增益价值。方法选取158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均行全身骨平面显像后对可疑骨转移或不明原因骨痛部位进行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然后对全身骨显像与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8例恶性肿瘤患者最终确诊骨转移者67例,良性病变者91例。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度(95.5%)与全身骨显像(86.6%)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5,P=0.069),而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高于全身骨显像(χ~2=4.031,P=0.045;χ~2=7.229,P=0.007)。结论全身骨显像仍作为筛查骨转移瘤的首选检查方式,SPECT/CT骨断层融合显像能够同时提供代谢与解剖信息,大大提高骨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骨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叶酸受体的正电子分子探针研究进展
4
作者 尹吉林 王成 王欣璐 《同位素》 CAS 2016年第3期184-192,共9页
叶酸能与多种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叶酸受体(FR)特异性结合,通过FR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为放射性核素选择性载带提供良好的途径。基于受体和配体间的高度亲和性,可将多种放射性核素与叶酸分子及其衍生物偶联,制备核医学显像探针。本文主... 叶酸能与多种肿瘤细胞膜表面的叶酸受体(FR)特异性结合,通过FR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为放射性核素选择性载带提供良好的途径。基于受体和配体间的高度亲和性,可将多种放射性核素与叶酸分子及其衍生物偶联,制备核医学显像探针。本文主要对非金属正电子核素(^(18)F、^(124)I)和金属正电子核素(^(68)Ga、^(44)Sc、^(152)Tb)标记的叶酸及其衍生物PET显像探针与炎症PET显像探针进行综述,并展望其临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受体 分子探针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不同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春燕 韩起 +2 位作者 廖恺 陈瑞 程刚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75-78,共4页
目的对比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8例,分别以SUV=2.5... 目的对比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不同标准摄取值(SUV)阈值计算的代谢体积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行18F-FDG PET/CT检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78例,分别以SUV=2.5、SUV=4.0、40%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50%SUV_(max)计算代谢体积参数[代谢性肿瘤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对比不同SUV阈值自动勾画感兴趣区域(ROI)的成功率;根据疗效将患者划分为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对比两组MTV、TLG;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TV、TLG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MTV、TLG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MTV组、低MTV组,高TLG组、低TLG组,比较各组中位生存时间。结果SUV=2.5、SUV=4.0、40%SUV_(max)、50%SUV_(max)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分别为71.2%(141/178)、90.4%(161/178)、91.6%(163/178)、85.4%(152/178),四种方法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展组四种SUV阈值计算的MTV、TLG均高于非进展组(P均<0.05)。SUV=2.5计算的MTV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阈值计算的MTV,最佳截断值为10.368 cm3,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2.86%;40%SUV_(max)计算的TLG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他阈值计算的TLG,最佳截断值为40.349,灵敏度为83.92%,特异度为80%。高MTV、TLG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均短于其对应的低MTV、TLG组(P均<0.05)。结论SUV=2.5计算的MTV、40%SUV_(max)计算的TLG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代谢参数,且40%SUV_(max)自动勾画ROI的成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标准摄取值 代谢性肿瘤体积 病灶糖酵解总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TATIC呼吸门控与非门控扫描肺结节的临床价值:65例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谢万明 黄升云 +4 位作者 肖哲 陈炜 刘明 杜芬 梁颖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39-642,共4页
目的比较Q.STATIC呼吸门控(QSRG)与非门控(UG)扫描对肺结节图像质量、定量分析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疑诊肺结节且同意行QSRG采集患者65例,共295个肺结节,有4例患者因持续呼吸不规律... 目的比较Q.STATIC呼吸门控(QSRG)与非门控(UG)扫描对肺结节图像质量、定量分析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项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5月疑诊肺结节且同意行QSRG采集患者65例,共295个肺结节,有4例患者因持续呼吸不规律未能完成门控检查而排除。记录QSRG和UG下可测量肺结节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主动脉弓标准差值和临床扫描时间。比较QSRG和UG PET在肺结节检出、可测量肺结节、SUVmax、MTV、信噪比(SNR)和临床扫描时间的差异。结果QSRG PET和UG PET的PET肺结节检出肺结节数、可测量肺结节数、SUVmax、MTV、SNR和扫描时间分别为295个vs 275个、196个vs 182个、6.90±4.40 g/mL vs 6.64±4.28 g/mL(P<0.05)、3.23±8.01 cm3 vs 3.44±8.66 cm3(P<0.05)、30.30±20.91 vs 30.22±21.97(P>0.05)、16.45±3.74 min vs 13.21±3.98 min(P<0.05),单个床位QSRG增加全身扫描的时间为3 min。结论QSRG不增加放射性剂量,与UG图像相比,QSRG图像肺结节检出率和可测量能力更高,SUVmax和MTV定量分析更准确,稍有所增加总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门控 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脱氧葡萄糖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目的应用瑞加诺生负荷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评价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6月31日至2023年6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择期PCI术的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年龄(57.56±8.2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100)和QFR组(n=100),试验采用双盲法进行。常规组根据医师经验行PCI术治疗,QFR组根据QFR测定结果行PCI治疗。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PCI术后7 d,应用瑞加诺生负荷D-SPECT,分别采集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的图像,计算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结果PCI术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7.59±3.14 vs.7.48±3.36,P=0.811)、心肌灌注总积分(15.87±7.61 vs.15.63±5.97,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组PCI术后7 d的心肌缺血节段数(5.58±3.36 vs.6.51±2.14,P=0.020)和心肌灌注总积分(10.55±4.41 vs.12.96±6.50,P=0.002)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QFR指导PCI可以更好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加诺生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定量血流分数(Q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8
作者 王娟 熊颖 +2 位作者 万维佳 朱虹全 朱文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8-1062,共5页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1月—2022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经病理及分子影像证实的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10例,分析4例CT、7例MRI及10例核医学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1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疼痛8例,无力4例,伴多发骨折9例。实验室检查:10例血磷降低,6例血25-羟维生素D降低,10例血碱性磷酸酶升高。CT平扫混杂密度4例,MRI平扫混杂信号6例,钙化多见,部分伴囊变及脂肪成分;增强后7例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示多发骨及关节摄取增高,8例^(18)FFDG PET/CT示病灶代谢无增高或轻度增高,10例^(68)Ga-DOTATATE PET/CT均表现为病灶部位明显高摄取。结论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患者以疼痛、骨折及低磷血症为典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为病灶小且隐匿、成分复杂,^(68)Ga-DOTATATE PET/CT显像对检出肿瘤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化症 低磷血症 磁共振成像 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付玉娟 尚毓 +1 位作者 吴岳 宋银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24-2028,共5页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微小RNA-98-5p(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 目的 探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血清长链非编码RNA THRIL(lncRNA THRIL),微小RNA-98-5p(miR-98-5p)检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5例S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SPN患者分为良性组(75例)和恶性组(40例),比较两组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THRIL与miR-98-5p的相关性。一致性Kappa检验比较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单独及联合诊断SPN恶性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T检查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水平对恶性SPN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血清lncRNA THRIL水平比良性组高,miR-98-5p水平比良性组低(P<0.05)。Pearson分析显示,lncRNA THRIL与miR-98-5p表达呈负相关(r=-0.491,P<0.05),且lncRNA THRIL与miR-98-5p有靶向结合位点。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联合共诊断出38例恶性SPN患者,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729(P<0.05),联合诊断恶性SPN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最高,分别为90.67%、95.00%、84.44%、97.14%、92.17%。PET/CT、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联合诊断恶性SP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1(95%CI:0.874~0.968),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2.235、2.478、2.444,P<0.05)。结论 PET/CT联合血清lncRNA THRIL、miR-98-5p检测可提高对恶性SPN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性,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长链非编码RNA THRIL 微小RNA-98-5p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NaF PET/CT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焓钰 黄晓红 +1 位作者 石野宽 游金辉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76-379,共4页
^(18)F-氟化钠(^(18)F-NaF)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骨骼显像技术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骼病变等多种骨骼疾病中得到应用,与其他显像方式相... ^(18)F-氟化钠(^(18)F-NaF)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和药代动力学特点。^(18)F-NaF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骨骼显像技术已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良性骨骼病变等多种骨骼疾病中得到应用,与其他显像方式相比具有诊断效能高、检查时间短、靶/背景比(T/B)高等优点,可从代谢和解剖等方面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简要综述^(18)F-NaF PET/CT在骨骼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其在骨骼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化钠 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F-氟脱氧葡萄糖 骨骼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兴支架术对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王硕 战吟戈 +3 位作者 郑庆厚 陈勤聪 王乐 李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 目的探讨即兴支架术(provisional stenting,PS)在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观察该术式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S术式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静息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dynamic 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观察手术的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以及是否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分支受累、分支急性闭塞、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测得的冠状动脉左主干最小管腔面积(minimum lumen area,MLA),术前及术后1 d、7 d、1个月、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心肌灌注评价指标包括术前以及术后3个月应用静息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检查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结果安全性指标观察显示:支架植入即刻成功率100%、回旋支受累行球囊对吻扩张19例(23.1%),分支急性闭塞1例,后行双支架术,应用PS-T(provisional stenting-T stenting)术式;无发生急性支架内血栓、冠脉无复流、急性左心衰、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压塞、大出血、死亡病例。有效性指标观察显示:术后IVUS测得的MLA较术前明显改善;自术后7 d开始,BNP、CK-MB、cTnⅠ较术前明显改善。心肌灌注指标观察显示:术后3个月的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情况显著优于术前。结论PS可改善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的心功能、心肌损伤和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D-SPECT) 冠状动脉无保护简单左主干分叉病变 即兴支架术(PS)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孔维唯 洪智慧 +3 位作者 尤嘉熙 谢亦驰 石怡珍 刘增礼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检查对术前PHPT的诊断效能。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法对双时相平面显像功能性参数、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及PTH/切除病灶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HPT,共切除病灶58个,其中阳性病灶47个,包括PA 7个、PH 37个、异位甲状旁腺2个、异位PC 1个。^(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及CT/MRI对PHP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7%(184/188)、98.40%(185/188)、92.77%(167/180)、80%(32/40)。^(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PHP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44例PHPT患者,早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eT)/对侧正常甲状腺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NT)、晚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dT)T/NT与术前PTH、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1、0.348、0.485、0.599,P均<0.05),dT/NT值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20,P<0.05);RI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04,P<0.05);切除病灶体积与PTH、血钙及AK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8、0.331、0.497,P均<0.05);PTH/切除体积值与切除病灶体积呈负相关(r=-0.608,P<0.05)。结论^(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便于发现异位病灶及甲状腺内病灶,对PHPT术前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18)F-DPA-714 Micro PET/CT显像评价生酮饮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
13
作者 黄禹豪 曾薪宇 +3 位作者 陈飞 詹友胜 杨凡慧 李素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1-438,共8页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KD)能否通过调节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大脑代谢及神经炎症促进认知。材料与方法将20只APP/PS1雄性小鼠随机分为KD组(APP/PS1+KD)与普通饮食组(APP/PS1),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生酮饲料喂养APP/PS1+KD组,普通饲料喂养APP/PS1组和对照组,共4个月。连续喂养4周、4个月后,记录小鼠的血酮,并使用Morris水迷宫评估小鼠认知,再行^(18)F-FDG和^(18)F-DPA-714 micro PET/CT分别评估KD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各脑区葡萄糖代谢及神经炎症的影响;完成PET/CT显像后取脑组织,选择海马CA1区制成石蜡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情况。结果4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第3~4天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在纹状体、海马、背侧丘脑、中央灰质、上丘、嗅球、中脑等脑区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海马、背侧丘脑对^(18)F-FDG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APP/PS1组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脑区对^(18)F-DPA-714的标准化摄取值比值显著上升(P<0.05或P<0.001);与APP/PS1组相比,APP/PS1+KD组降低了海马区相对^(18)F-DPA-714摄取(P<0.01)。与对照组、APP/PS1+KD组相比,APP/PS1组小鼠脑(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离子化钙结合适配分子表达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KD可通过提高APP/PS1小鼠大脑代谢并抑制神经炎症,促进其认知行为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阿尔茨海默病 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大脑代谢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在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祉涵 张新 郑东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诊断AE的敏感...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诊断A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能优于头部MRI检查。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对不同类型AE的异常脑代谢模式和^(18)F-FDG PET在AE诊断中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c(RGD)_(2) SPECT/CT与^(18)F-FDG PET/CT 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
15
作者 阿米娜·依布拉音 谢彬 +2 位作者 秦永德 李肖红 李勇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 目的探讨^(99)mTc肼基烟酰胺聚乙二醇双环RGD肽[^(99)mTc-c(RGD)2]SPECT/CT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肝泡型包虫病(HAE)增殖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4例HAE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身18F-FDGPET/CT、腹部^(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及手术治疗,对34例患者的41个HAE病灶组织行常规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边缘带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分析HAE浸润带18F-FDGPET/CT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摄取比值(TBR)、^(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靶非靶比值(T/NT)分别与MVD计数的相关性;比较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T/NT>1)及阴性(T/NT<1)两组间MVD计数的差异。结果41个HAE病灶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T/NT值与MVD计数两组间呈高度正相关性(r=0.823,P<0.01);^(18)F-FDGPET/CT显像SUVmax值、TBR与MVD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HAE浸润带^(99)mTc-c(RGD)2 SPECT/CT显像阳性组17个与阴性组24个病灶MVD计数分别为89.00±9.87、43.08±18.36个/高倍视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E^(99)mTc-c(RGD)2 SPECT/CT显像RGD的摄取程度与HAE浸润带新生血管表达呈高度正相关,^(99)mTc-c(RGD)2 SPECT/CT显像可间接反应HAE的侵袭性,可作为评价病灶侵袭性经济、无创的检查手段之一,并且可与18F-FDGPET/CT联合从HAE浸润带的新生血管表达及炎性活性两方面共同评价其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整合素ΑVΒ3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氟脱氧葡萄糖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骨折相关性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韩洁 杨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6-1190,共5页
骨折相关性感染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且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专家共识中提出根据某些临床表现(瘘、窦道或伤口裂开等)即可诊断,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染表现较为复杂,仅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近年随着技术发展... 骨折相关性感染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且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专家共识中提出根据某些临床表现(瘘、窦道或伤口裂开等)即可诊断,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染表现较为复杂,仅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近年随着技术发展,核医学显像在骨折相关性感染的研究逐渐增多。除较常应用的三时相骨显像外,标记白细胞显像、^(18)F-FDG PET或PET/CT显像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出和定位感染灶、评价骨折愈合和内固定及手术计划制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核医学显像对骨折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在骨折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感染 骨折 核医学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PET/MRI研究进展
17
作者 褚婷婷 陈颖琦 +1 位作者 罗松(综述) 张龙江(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4-890,共7页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给社会带来非常重大的负担;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磁共振成像(MRI)是乳腺癌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最有利的检查方法,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全身转移及...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给社会带来非常重大的负担;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磁共振成像(MRI)是乳腺癌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转移评估最有利的检查方法,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全身转移及疗效评估的主要手段。近年来出现的一体化PET/MRI技术结合了MRI的局部解剖细节和功能与PET全身代谢两种强有力的乳腺癌评估手段,有望在乳腺癌的诊治中发挥重要的价值。文章主要就乳腺PET/MRI成像原理,扫描技术及在乳腺癌诊断准确性、肿瘤分期、疗效评估、复发监测等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显像早期诊断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贾鹏 杜明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 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核医学领域利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阳电子发射断 层摄影术(PET)有了很大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但 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核医学领域利用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阳电子发射断 层摄影术(PET)有了很大进展,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或几种临床常规诊断方法,而这应归功于性能优良的显影剂的 研制成功。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去氧葡萄糖PET/CT显像对胃癌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江 朱虹 +5 位作者 王中秋 童金龙 常林凤 胡裕效 王新刚 黄红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 目的:探讨18氟去氧葡萄糖(18FDG)PET/CT对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胃癌的32例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1~82岁)行18FDG PET/CT显像,显像前饮水600 ml扩张胃腔,PET图像对目测阳性病灶勾画感兴趣区(ROI),并测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CT图像测量胃壁增厚的最大厚度,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或胃镜取得病理结果。结果:经18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中,发现胃癌24例。18FDG PET/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2.3%、100%和93.8%。胃癌患者的SUVmax与胃壁厚度呈正相关,有无淋巴结转移与SUVmax及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根据PET/CT检查结果对24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期:Ⅰ期9例,Ⅰ~Ⅱ期1例,Ⅱ期3例,Ⅲ期1例,Ⅳ期10例。结论:18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诊断、生物学行为评价及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18氟去氧葡萄糖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蒋亚齐 陈丽 +3 位作者 汪步海 袁一枫 吴银霞 戴尔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6期83-8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PET和CT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 目的对比分析PET-CT与CT在食管癌调强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食管癌患者进行PET和CT非同机扫描,并将图像传输至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手动图像融合,由同一临床医师分别在CT、PET-CT融合图像上勾画患者靶区体积,同一物理师分别设计优化TPS计划,给予5野调强精确放疗,比较CT、PET-CT勾画靶区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全肺受量,双肺受照超过10 Gy、20 Gy、30 Gy的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肺V10、V20、V30),气管受量,心脏受量,脊髓受量。结果 PET-CT勾画靶区的GTV、CTV均小于CT勾画靶区,肺、心脏、脊髓、气管受量均较CT勾画靶区低,P均<0.05。结论 PET-CT图像融合基础上勾画靶区制定放疗计划,可更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调强精确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