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荣福 张建华 +10 位作者 张春丽 范岩 付占立 张旭初 胡怀湘 何晓坤 林景辉 郭凤琴 赵光宇 王彦福 田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 目的:探讨氟[18F]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双探头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双时相显像鉴别病变性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病变性质不明的患者进行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早期显像在注射18FDG后1h进行,延迟显像分为2组,一组时间间隔为3. 5h,另一组时间间隔为4. 5h。结果:30例患者(1例患者行2次双时相显像)共检出48个病灶,其中恶性病变30个,良性病变18个,均经病理活检证实或临床随访确诊。用定性法分析,双时相显像的灵敏度96. 7%,特异性83. 3%,准确率91. 7%,阳性预测值90. 6%,阴性预测值93. 8%。符合线路SPECT早期显像和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 3%, 72. 2%, 85. 4%, 84. 8%, 86. 7%与76. 9%, 57. 1%, 70. 0%, 76. 9%, 57. 1%。所有恶性病变(除1例假阴性病变外)延迟显像T/NT均明显升高(t=-3. 071,P<0. 01),而良性病变延迟显像与早期显像T/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 398,P=0. 695)。结论: 18F FDG符合线路SPECT双时相显像有利于良、恶性病变鉴别,并有助于提高病变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双时相显像 临床应用价值 病变性质 符合线路SPECT 鉴别 -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DG 双探头符合线路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18FDG 延迟显像 恶性病变 时间间隔 良性病变 T/NT 特异性 准确率 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对淋巴瘤分期及监测残留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兰 张燕燕 +5 位作者 王晶 赵伟 景红梅 王继军 李欣欣 克晓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3006-3008,共3页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 目的:了解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对淋巴瘤患者协助分期、指导治疗、治疗结束时检测残留病变及监测复发的作用。方法:利用F-FDG为显像剂的带CT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进行显像,回顾性分析18了我科2002-2006年54例患者72例次ECT检查的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治疗前查ECT34例,阳性23例,剔除阴性病例中4例结外单器官病变、手术切除病灶的患者,ECT检查总阳性率达76.7%。阳性病例中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惰性NHL的ECT阳性率未见显著不同,而临床分期显著影响ECT结果,Ⅰ、Ⅱ期10例,阳性率55.6%,Ⅲ、Ⅳ期13例,阳性率81.3%。22例患者于化疗中、16例患者于化疗结束前行ECT检查,阴性患者多数可获得长期完全缓解,阳性病例或需延长治疗周期,或出现复发。结论:ECT检查对初治NHL患者的临床分期、决定治疗方案有较强的参考价值,特别对手术已切除原发病灶的患者,ECT检查可以帮助决定化疗周期。初治前ECT检查的阳性率与分期密切相关;化疗中及化疗结束前ECT检查可协助评价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性,检测微小残存病变,并对复发有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肿瘤分期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图像重建方法的应用
3
作者 张垒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是核医学检查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文中介绍常用的SPECT断层重建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分析重建函数的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评价其优缺点。利用SPECT指导断层图像重建,从而准确地显示靶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病变,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重建函数 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 滤波反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大勇 张文艳 +2 位作者 陈江红 边艳珠 胡玉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52-3654,共3页
目的探讨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DVT患者63例,在彩色超声检查后1 d内所有患者进行肺灌注SPECT/CT显... 目的探讨肺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DVT患者63例,在彩色超声检查后1 d内所有患者进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综合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CT肺动脉造影(CTPA)、治疗效果及随访做出有无PE的最终诊断。计算经肺灌注SPECT/CT诊断下肢DVT患者P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经肺灌注SPECT/CT诊断下肢DVT患者PE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5.2%,阳性预测值为89.5%,阴性预测值为92.0%,准确度为90.5%。结论肺灌注SPECT/CT能够较准确地诊断下肢DVT患者的PE,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PE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肺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校正和散射校正对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6 位作者 梁伟棠 刘德军 杨明 冼伟均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 目的探讨CT衰减校正(CTAC)和双能窗散射校正(SC)对SPE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Jaszczak模型、IEC体模及16例患者进行SPECT断层显像,并分别进行以下4种校正状态下的图像重建:无衰减校正(NO-AC)无散射校正(NOSC)、SC NOAC、CTAC SC、CTAC NOSC。比较不同校正状态下Jaszczak模型冷区和本底区放射性计数、冷区对比度及均匀区积分均匀性百分比、IEC体模各热区及患者病灶靶/本底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Jaszczak模型的NOAC NOSC图像比较:1CTAC NOSC图像可显著提高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0.05);降低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冷区对比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C NOAC显著降低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P均<0.05);提高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了冷区对比度(P均<0.05)。3CTAC SC提高了冷区和本底区的放射性计数及冷区对比度(P均<0.05);降低了均匀区的积分均匀性百分比(P<0.05)。与IEC体模及患者的NOAC NOSC图像比较,CTAC NO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 NOAC图像各热区(除直径10mm)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CTAC SC图像各热区及病灶的靶/本底比值均较大(P均<0.05)。结论 CTAC可提高图像放射性计数及均匀性,SC可提高图像对比度,将两者结合可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衰减校正 散射校正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评价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洁 吉训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变化,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在肢体缺血后适应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卒中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6...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及葡萄糖代谢变化,了解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在肢体缺血后适应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9~2011年在北京宣武医院脑卒中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67例脑卒中患者。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后适应组4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行SPECT检查。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脑血流灌注及脑葡萄糖代谢显像,患侧额、颞、顶、枕叶、基底节和丘脑病灶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后适应组患者基底节(0.97±0.10 vs 0.93±0.09,P=0.000)和丘脑(0.99±0.09 vs 0.95±0.09,P=0.003)治疗后放射性计数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能改善缺血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通过SPECT检查发现经肢体缺血后适应治疗的患者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葡萄糖代谢障碍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候亚琴 张海琴 +4 位作者 卢洁 关乐 苏赫男 张人玲 梁志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及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18 F-脱氧葡萄糖(18F-deoxyglucose,18F-FD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核医学科就诊并诊断为AD和FTD的患者29例,按诊断分为AD组1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57±7.46)岁;FTD组10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80±7.53)岁。同期选健康老年人9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0.11±10.79)岁。所有研究对象行18F-FDG的SPECT检查。结果对照组双侧大脑皮质、丘脑和基底节区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稀疏或缺损。AD组和FTD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18F-FDG的SPECT检查均表现为皮质代谢减低。AD组15例双侧大脑皮质对称性减低,其中40.00%顶、颞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33.3%双侧顶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13.33%伴有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减低。FTD组8例对称性减低,其中50%双侧额叶皮质代谢对称性明显减低。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显示,AD组和FTD组患者的SPECT脑代谢表现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F-FDG的SPECT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AD和FTD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氟脱氧葡萄糖F18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肌缺血、坏死程度的磁共振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对照研究
8
作者 何东 王莉 +3 位作者 朱海云 林琳 田建明 孔令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评估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拟行血运重建术患者28例,于术前1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RI和SPECT的对照检查,以CAG结果狭窄程度≥70%为标准,判断MRI和SPECT检出... 目的:评估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检测心肌缺血、坏死的价值。方法:冠心病拟行血运重建术患者28例,于术前1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MRI和SPECT的对照检查,以CAG结果狭窄程度≥70%为标准,判断MRI和SPECT检出心肌缺血、坏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CAG发现阳性血管共39支,阴性血管共45支。以CAG结果为标准,MRI检出心肌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31%、80.00%、85.71%,检出心肌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6.67%、91.11%、79.76%;SPECT检出心肌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87%、82.22%、88.10%,检出心肌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1.54%、86.67%、75.00%。统计学分析表明,MRI和SPECT显示缺血和坏死与CAG对照无明显差别,并且MRI和SPECT两种方法判断心肌缺血和坏死的准确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以CAG管腔狭窄程度≥70%为临界值,MRI与SPECT检出相应供血区心肌缺血、坏死的准确度较高,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对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锴鹰 李双江 +1 位作者 顾格瑜 梁凯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1-594,603,共5页
背景近年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逐步应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但文献报道的灵敏度、特异度各不相同。目的评价SPECT/CT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AL)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 背景近年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逐步应用于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但文献报道的灵敏度、特异度各不相同。目的评价SPECT/CT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性假体松动(AL)的临床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lsevier、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日期截至2016年12月。并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和部分相关英文杂志。评价SPECT/CT对关节置换术后AL的诊断价值。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并描绘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合并灵敏度为0.94[95%CI(0.87,0.98)]、合并特异度为0.92[95%CI(0.86,0.96)]、合并阳性似然比为9.80[95%CI(2.02,47.61)]、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9[95%CI(0.04,0.20)]。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Q=0.925。结论 SPECT/CT对于诊断关节置换术后AL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关节置换术后AL诊断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手术后并发症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在动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建军 郑普德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得以支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SPECT)在动物实验方面能提供定量精确的显像技术。本文目的在于对医学领域中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和神经功能、急性肾衰竭...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得以支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 (SPECT)在动物实验方面能提供定量精确的显像技术。本文目的在于对医学领域中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和神经功能、急性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及肝和脾功能等的SPECT显像效果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研究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肿瘤 SPECT显像 脾功能 心血管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发展 支持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成像的计算机辅助智能诊断系统
11
作者 何元烈 陈萍 +4 位作者 田联房 叶广春 李彬 玉瑞 毛宗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96-1099,共4页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 本文采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实现了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阅片和自动分类病例的功能。该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析正常与病变全身骨SPECT图像,同时还可以推导出判断正常骨与病变骨的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对病例进行分类。该系统成功地消除了SPECT全身骨显像中膀胱区域计数量过高对其他部分的影响,提高了SPECT全身骨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可读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智能阅片、自动分类病例。本文所用方法独立于SPECT设备以及放射性标记药剂,所有算法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并同时给出诊断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全身平面显像与^(131)I-SPECT/CT评估术后首次放射性碘治疗后分化型甲状腺癌
12
作者 席欢 林琳 +5 位作者 樊蓉 杨珂 魏正茂 郑怿青 王雪鹃 郑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对比^(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与^(131)I-SPECT/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经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复发危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7例于术后接受首次RAI治疗及其后^(131)I... 目的对比^(131)I-全身平面显像(^(131)I-WBS)与^(131)I-SPECT/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经首次放射性碘(RAI)治疗后残余甲状腺组织、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以及复发危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67例于术后接受首次RAI治疗及其后^(131)I-WBS与^(131)I-SPECT/CT显像的DTC患者,对比2种检查识别残留甲状腺、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以及评估DTC复发危险的差异。结果367例中,^(131)I-WBS检出353例存在甲状腺残留、3例可疑甲状腺残留,^(31)I-SPECT/CT诊断349例甲状腺残留,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131)I-WBS判断36例存在、67例可疑淋巴结转移,^(131)I-SPECT/CT检出52例淋巴结转移;^(131)I-WBS判断20例存在、35例可疑、312例无远处转移,^(131)I-SPECT/CT判断60例存在、3例无法诊断、304例无远处转移;^(31)I-SPECT/CT对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检出率均高于^(131)I-WBS(P=0.018、<0.001)。随访期间^(131)I-WBS评估DTC复发低危94例、中危155例、高危118例,^(131)I-SPECT/CT评估低危116例、中危137例、高危114例,对其中40例(40/367,10.90%)存在差异。结论相比^(131)I-WBS,^(131)I-SPECT/CT对于评估DTC术后经首次RAI治疗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复发危险具有更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细胞分化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单光子显像报告书写规范
13
作者 李囡 王茜 +7 位作者 付占立 景红丽 郑容 于江媛 杨芳 李艳 童冠圣 杨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99,共3页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是目前核医学装机最多、应用最广的设备。单光子显像已成为广受临床认可的常规检查项目,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信息。单光子显像报告是核医学医师与临床医师沟通的重要文书。报告的内容既是制订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证明医疗必要性的法律文书。报告的质量代表着报告医生和科室的诊断水平,反映了报告医生归纳总结、诊断思维、文字修养和责任心。因此,重视报告的过程和质量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操作规范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Parkin基因突变早发型帕金森病^(123)I-MIBG SPECT/CT表现
14
作者 薛腾 王超然 +1 位作者 脱厚珍 杨吉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2-462,共1页
患者女,39岁,右下肢运动障碍10年,手抖3年、逐渐加重伴日常活动部分受限1年,外院疑诊“帕金森综合征”;既往健康,否认家族病史。查体:双上肢及右下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力5级,无明显运动迟缓、小碎步及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姿态异常。... 患者女,39岁,右下肢运动障碍10年,手抖3年、逐渐加重伴日常活动部分受限1年,外院疑诊“帕金森综合征”;既往健康,否认家族病史。查体:双上肢及右下肢静止性震颤,四肢肌力5级,无明显运动迟缓、小碎步及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姿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颈及胸部^(123)I-间碘苄胍(3-iodobenzylguanidine,MIBG)SPECT/CT显像:嘱患者服用复方碘溶液1 h后经静脉注射^(123)I-MIBG,注射后15 min(图1A)及4 h(图1B)见心脏显影清晰,心脏/纵隔计数分别为1.8和2.1;断层显像中,左心室各壁均见显像剂摄取(图1C)。影像学诊断:心脏交感神经功能未见减低。全外显子组测序:于PRKN(Parkin)基因中检出与本例表型相关的2个致病变异(chr6:162683558-162683797缺失及chr6:162206825突变)。临床诊断:Parkin基因突变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 disease,EOPD)。本例报道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P2-164-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突变 间碘苄胍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WBS与^(131)I-SPECT/C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价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军 徐兆强 +2 位作者 柳卫 程旭 包丽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与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DTC 48例,3~5 d后同期...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131I-WBS)与131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131I-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的诊治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DTC 48例,3~5 d后同期行131I-WBS和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131I-SPECT/CT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各自显像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48例DTC患者共行131I-WBS 48次,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60次。在131I-WBS发现的总计145处摄碘灶中,甲状腺床占34.3%,恶性病灶占60.5%,非甲状腺生理性和良性病变摄取以及污染占5.2%。131I-SPECT/CT融合显像比131I-WBS多发现23处转移灶。在131I-WBS无法确诊的20例65处摄碘灶中,通过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获得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的分别占100%和94%。共使18例(37.5%,18/48)患者获得了更多的增益价值,且其中8例(44.4%,8/18)患者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结论:131I-WBS应常规应用于DTC术后131I治疗患者。当131I-WBS诊断不明确或者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加做131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提高DTC诊断正确率、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甲状腺癌 131I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PECT测算自制心脏模型中“心肌梗塞”的大小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斌 潘中允 +1 位作者 汪丽蕙 袁家讷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50-52,共3页
我们用SPECT在自制的心脏模型上进行了“心肌梗塞”大小的定量研究。在心肌的SPECT短轴断面图上,分别用面积相对定量法和角度相对定量法测定的“心肌梗塞”大小与实际大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γ值分别为0.978和0.987(皆<0.01真)。用面... 我们用SPECT在自制的心脏模型上进行了“心肌梗塞”大小的定量研究。在心肌的SPECT短轴断面图上,分别用面积相对定量法和角度相对定量法测定的“心肌梗塞”大小与实际大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γ值分别为0.978和0.987(皆<0.01真)。用面积法测定的结果与实际大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角度法测定的结果与实际大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度法还具有测定方法简单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它可能是计算心梗大小的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面积法 角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rhTSH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和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亚岚 袁耿彪 +1 位作者 黄美盈 何雨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54-958,共5页
目的:以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rhTSH)为靶向探针,测定131I标记rhTSH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和比活度,并探讨其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裸鼠模型中的体内分布情况和放射免疫显... 目的:以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rhTSH)为靶向探针,测定131I标记rhTSH的标记率、放化纯度和比活度,并探讨其在荷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裸鼠模型中的体内分布情况和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ing,RII)。方法:采用氯胺T法,利用131I标记rhTSH,Sephadex G25M柱纯化放射性标记物,纸层析法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度、室温稳定性及血清稳定性,并计算其放射性比活度,进而研究该放射性标记药物在荷K1裸鼠模型中的生物分布及RII情况。结果:131I-rhTSH标记率为(93.04±1.13)%,放化纯度为(97.71±1.14)%,比活度为(4.92±0.06)MBq/μg;131IrhTSH放于室温1、6、12、24 h后所测得的放射性化学纯度分别为(92.94±0.34)%、(91.81±0.64)%、(91.38±1.20)%、(90.43±0.74)%;而与血清孵育1、6、12、24 h后所测得的放射性化学纯度分别为(92.59±0.73)%、(91.33±0.98)%、(91.01±0.73)%、(89.58±1.33)%。荷K1裸鼠模型的体内分布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示分子探针131I-rhTSH可以在肿瘤组织中靶向聚集,在24 h时肿瘤/肌肉(T/NT)比达最高,且肿瘤显影最清晰。结论:成功制备了分子探针131I-rhTSH,在荷人DTC裸鼠模型中有较好的靶向作用,为DTC的进一步诊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甲状腺素 分化甲状腺癌 放射免疫显像 核素分子探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SEPCT/CT所获最大标准摄取值用于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活动度及预测疗效
18
作者 周奕含 罗莎 +5 位作者 王爽 张娟 罗诗雨 李萌 鲜军舫 李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眼眶SEPCT/CT所获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用于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度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6例临床首诊TAO患者,其中71例临床活动度评分(CAS)≥3分(活动期组)、25例CAS=2分(非活动期组)。行眼眶SEPCT/C... 目的观察眼眶SEPCT/CT所获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用于评估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活动度及预测疗效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6例临床首诊TAO患者,其中71例临床活动度评分(CAS)≥3分(活动期组)、25例CAS=2分(非活动期组)。行眼眶SEPCT/CT检查及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个月,于治疗结束后1周内再行CAS并复查眼眶显像,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眼外肌治疗前(pre)SUV_(max)(pre-SUV_(max))及显像剂摄取率(UR)(pre-UR),有效组与无效组间pre-CAS、治疗后(post)CAS(post-CAS)及眼外肌pre-SUV_(max)、post-SUV_(max)、pre-UR、post-UR,以及治疗前后CAS、SUV_(max)及UR差值(△CAS、△UR、△SUV_(max));分析SUV_(max)、UR与CAS的相关性。将pre-CAS、pre-SUV_(max)及pre-UR纳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AO治疗有效的预测因素。结果活动组眼外肌pre-SUV_(max)、pre-UR均高于非活动组(P均<0.05)。治疗后有效组70例、无效组26例;有效组pre-CAS、pre-CAS≥3分者占比、pre-SUV_(max)、pre-UR、△CAS、△SUV_(max)及△UR均高于无效组(P均<0.05)。TAO患者眼外肌pre-SUV_(max)及pre-UR均与pre-CAS呈正相关(r_(s)=0.419、0.395,P均<0.001),post-SUV_(max)、post-UR均与post-CAS呈正相关(r_(s)=0.322、0.221,P=0.001、0.030),△SUV_(max)、△UR均与△CAS呈正相关(r_(s)=0.368、0.206,P<0.001、P=0.044)。pre-CAS≥3分(OR=2.95)和pre-SUV_(max)(OR=4.22)均为TAO治疗有效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以眼眶SEPCT/CT所获SUV_(max)能定量评估TAO活动度及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眼病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治疗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检测^(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阴性而甲状腺球蛋白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 被引量:12
19
作者 程旭 李永军 +3 位作者 许昕丹 徐兆强 袁孝军 包丽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5-859,共5页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显像对^(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131)I-RxWBS)阴性且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对72例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并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后...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显像对^(131)I-治疗剂量全身显像(^(131)I-RxWBS)阴性且甲状腺球蛋白(Tg)阳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对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对72例接受^(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并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后随访中发现Tg阳性而^(131)I-RxWBS阴性DTC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手术病理或6~3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对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DTC复发或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18)F-FDG PET/CT诊断Tg升高而^(131)I-RxWBS阴性的DTC复发或转移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3%(60/72)、89.47%(34/38)、76.47%(26/34)、80.95%(34/42)和86.67%(26/30)。^(18)F-FDG PET/CT显像改变了35例(35/72,48.61%)患者的治疗方案,其中23例(23/35,65.71%)接受手术者在临床随访中均未见甲状腺癌复发及转移,其余12例(12/35,34.29%)随访期内均显示病情进展。结论对于^(131)I-RxWBS阴性而Tg阳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有助于诊断和定位复发及转移病灶,指导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18F氟脱氧葡萄糖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SPECT和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比较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晓棠 李思进 +3 位作者 彭琨 刘起旺 冯艳林 李剑英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应用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99Tcm-MIBISPECT对原发扩张型心肌病(IDCM)定量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比较三种影像学方法评价心功能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MRI与2DE、SPECT对42例IDCM患者分别进行左室容积和功能测量。NYHAⅠ... 目的应用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99Tcm-MIBISPECT对原发扩张型心肌病(IDCM)定量评价左室功能和容积;比较三种影像学方法评价心功能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方法使用MRI与2DE、SPECT对42例IDCM患者分别进行左室容积和功能测量。NYHAⅠ~Ⅱ级11例,Ⅲ级16例,Ⅳ级15例。MRI采用Argus软件MassAnalysis功能进行测量和计算,2DE采用Simspon法测算,SPECT采用QGS软件处理。结果三种检查方法对EDV、ESV、EF的测值相关性好,MRI与SPECT所测指标的r值大于0.9;MRI与2DE所测指标r值为0.699~0.878。MRI与2DE、SPECT比较左室容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然而2DE和SPECT均低估左室容积;与MRI比较,2DE低估EF值,而SPECT没有低估。MRI与NYHA心功分级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ESV、SV、EF、PER、PFR、EDD、E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DE与NYHA心功分级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ESV和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EDD、ES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ECT与NYHA心功分级比较:心功能Ⅲ、Ⅳ级与心功能Ⅰ~Ⅱ级比较,ESV和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与SPECT比较心功能指标之间相关性良好,MRI较2DE提供更多的左室功能和容积参数,而2DE低估左室容积;三种方法与NYHA心功能分级均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 体层摄影术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