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破口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刘润泉 白雪飞 朱锡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1-46,共6页
以 3种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试验为基础 ,对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查找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板架结构加强筋相对刚度概念 ,确定了破口长度的估算系数 ,同时为舰船结构在水下爆... 以 3种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试验为基础 ,对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 ,查找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板架结构加强筋相对刚度概念 ,确定了破口长度的估算系数 ,同时为舰船结构在水下爆炸作用下的破口数值计算提供了试验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单元结构模型 水下接触爆炸 破口 极限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外加剂的新分类系统和单元结构模型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希高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9期3-7,共5页
作者根据主导、非主导官能团存在与否 ,以及非主导官能团以什么键型存在 ,提出一个能反映名称 组成 结构 功能相统一的外加剂新分类系统和高性能外加剂单元结构模型 ,两者结合使用 。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 外加剂 新分类系统 单元结构模型 主导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硫化三铁-石墨烯复合催化剂降解木素结构单元模型物丁香酸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晨阳 张健 +5 位作者 程璇 李丹 黄梦璇 安俊健 王磊 王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以具有类Fenton催化活性的Fe3S4为主催化剂,采用原位生长的方式将其负载在较高比表面积的石墨烯载体上,制备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Fe3S4-石墨烯(Fe3S4-G)复合催化剂。将该复合催化剂和H2O2构成多相类Fenton反应(Fe3S4-G-H2O2)体系,利用... 以具有类Fenton催化活性的Fe3S4为主催化剂,采用原位生长的方式将其负载在较高比表面积的石墨烯载体上,制备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Fe3S4-石墨烯(Fe3S4-G)复合催化剂。将该复合催化剂和H2O2构成多相类Fenton反应(Fe3S4-G-H2O2)体系,利用其催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降解木素结构单元模型物丁香酸。研究了多相类Fenton反应过程中催化剂中铁元素与石墨烯质量比、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pH值以及时间、温度等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中铁元素与石墨烯质量比为28∶1、pH值为3.02、催化剂用量为0.03 g、H2O2浓度为10 mmol/L时,丁香酸(32 mg/L)的降解率达到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类Fenton技术 Fe3S4 石墨烯 木素结构单元模型 丁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洲平原高弯曲分流河道内部结构单元三维建模 被引量:4
4
作者 尹艳树 张昌民 +1 位作者 尹太举 俞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4-550,共7页
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三区西部西块SⅡ12小层典型三角洲平原高弯曲分流河道为例,进行了三角洲平原高弯曲分流河道内部结构单元建模。首先根据高弯曲分流河道沉积层次性,以及河流弯曲机理,解剖了分流河道内部结构,识别出点坝以及侧积层单元... 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北三区西部西块SⅡ12小层典型三角洲平原高弯曲分流河道为例,进行了三角洲平原高弯曲分流河道内部结构单元建模。首先根据高弯曲分流河道沉积层次性,以及河流弯曲机理,解剖了分流河道内部结构,识别出点坝以及侧积层单元,提取了侧积层形态参数和统计参数。其次采用椭球形方程建立了侧积层平面数学函数表达式,采用直线方程描述侧积层剖面形态,从而建立侧积层空间三维几何形态。最后,分两步建立了高弯度分流河道内部结构单元三维地质模型。首先采用序贯指示建模建立分流河道微相模型;随后根据侧积层数学模型描述侧积层空间分布。并在分流河道微相内部将侧积层模型嵌入,形成精细的高弯曲分流河道内部结构模型。以此思路为指导建立了SⅡ12小层结构模型,以此结构模型为基础的储层参数模型很好地再现了点坝内部侧积层对流体渗流的遮挡,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单元 侧积层数学函数 序贯指示建模 结构单元模型 高弯曲分流河道 大庆萨尔图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磷化学镀层的耐蚀性及其与磷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胡光辉 吴辉煌 杨防祖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9-1302,共4页
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磷含量为16.2%至23.4%(x)的不同镍磷(Ni-P)化学镀层在5%(w)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发现磷含量为21%~22%(x)时镀层的极化阻抗(Rp)出现极大值.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也发现Ni-P合金的峰值晶化温度(Tp)在此P含量范... 用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磷含量为16.2%至23.4%(x)的不同镍磷(Ni-P)化学镀层在5%(w)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发现磷含量为21%~22%(x)时镀层的极化阻抗(Rp)出现极大值.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也发现Ni-P合金的峰值晶化温度(Tp)在此P含量范围内存在极大值.XRD实验表明镀层呈非晶态结构.利用描述非晶态的菱面体单元结构模型(RUSM)解释耐蚀性能和峰值晶化温度的极大值现象,耐蚀性随P含量的变化与镀层中金属元素(Ni)和类金属元素(P)之间形成的键数有关.通过比较镀层密度的测量值和基于RUSM的计算值,证明了采用RUSM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P化学镀层 耐蚀性 非晶态结构 沉积层组成 菱面体单元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型平板载荷试验的粉质黏土变形演化状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熊勇 罗强 +2 位作者 张良 蒋良潍 朱江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560-2568,共9页
为掌握中低压缩性粉质黏土长期变形特征,开展了单元结构填土模型的小型平板载荷蠕变试验,测试了在最佳含水率下压实系数分别为0.90、0.95和1.00的3种填土模型在不同荷载水平作用时的竖向沉降时程曲线和回弹变形量;根据土力学流变原理中... 为掌握中低压缩性粉质黏土长期变形特征,开展了单元结构填土模型的小型平板载荷蠕变试验,测试了在最佳含水率下压实系数分别为0.90、0.95和1.00的3种填土模型在不同荷载水平作用时的竖向沉降时程曲线和回弹变形量;根据土力学流变原理中蠕变界限、长期强度和相对瞬时强度的基本概念,将土体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演化状态划为快速稳定、缓慢稳定、缓慢破坏和快速破坏共4种类别;基于土体蠕变速率随时间呈现负幂函数形式的衰减规律,论证了收敛型衰减蠕变过程中塑性变形具有分形特性,建立了定量区分土体变形演化状态的"幂次判别准则",据此通过小型平板载荷蠕变试验确定了相应的3个荷载阈值;结合模型填土回弹变形量随荷载水平呈近似线性增长的特征,推求了粉质黏土4类变形演化状态对应的3个回弹应变阈值,所得成果为控制和评价地基变形演化状态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结构填土模型 小型平板载荷蠕变试验 变形状态类别 幂次判别准则 荷载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LQR control algorithm using superelement model 被引量:3
7
作者 XU Qiang CHEN Jian-yun +2 位作者 LI Jing YUAN Chen-yang ZHAO Chun-f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29-2442,共14页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e control algorithms.One important issue f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e's degrees of free... The conventiona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ctive control algorithms.One important issue f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is the reduction of structure's degrees of freedom(DOF). In this work, an LQR control algorithm with superelement model is intended to solve this issue leading to the fact that LQR control algorithm can be used in large finite element(FE) model for structure. In proposed model, the Craig-Bampton(C-B) method, which is one of the component mode syntheses(CMS), is used to establish superelement modeling to reduce structure's DOF and applied to LQR control algorithm to calculate Kalman gain matrix and obtain control forces. And then, the control forces are applied to original structure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s of structure by vibration control. And some examples a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proposed model using synthesized mode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lassical method of LQR control when the DOF of structure is large. And the accuracy of proposed model is well. Meanwhi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ontrol has more effects of vibration absorption on the ground structures than undergroun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control algorithm component mode synthesis (CMS) Craig-Bampton (C-B) method superelement vibration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