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梯度冲击载荷下自移式单元支架动态响应特征研究
1
作者 陈勇 武振 +1 位作者 王恒志 商和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3,共8页
液压支架是工作面和超前巷道常用的支护手段,在工作时其顶梁常承受来自顶板的冲击载荷,自身稳定性面临威胁。为确保自移式单元支架在多次动载冲击下的工作安全,以赵楼煤矿5304工作面超前巷道自移式单元支架ZQ2000/22/48A为研究对象展开... 液压支架是工作面和超前巷道常用的支护手段,在工作时其顶梁常承受来自顶板的冲击载荷,自身稳定性面临威胁。为确保自移式单元支架在多次动载冲击下的工作安全,以赵楼煤矿5304工作面超前巷道自移式单元支架ZQ2000/22/48A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首先运用SOLID WORKS建立模型,然后借助动力学软件ADAMS模拟在梯度冲击载荷条件下单元支架的动态响应特征,进而研究顶梁和立柱的位移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梯度冲击载荷1000 kN作用下,单立柱最大应力为1850 kN,最大下沉量为100 mm,此时顶梁相对偏移量最大,数值为5.84 mm;随着冲击荷载按200、600和1000 kN梯度依次增大,立柱和顶梁的下沉量、应力和偏移量等参数呈非线性变化,其增量和变化率逐渐增大。该研究成果为液压支架的强度选择和冲击试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支架 超前巷道 冲击载荷 ADAMS模拟 液压支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架控制单元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星 张旭 +1 位作者 杜春玲 孟国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0,57,共3页
薄煤层环境条件复杂,采用先进的检测监控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隐患。然而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引进技术,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不配套问题。本文阐述了有关建立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到地面的检测监控系统的构成、支架控制单元的设计及开... 薄煤层环境条件复杂,采用先进的检测监控技术有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隐患。然而目前国内大多采用引进技术,从而造成严重的系统不配套问题。本文阐述了有关建立从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到地面的检测监控系统的构成、支架控制单元的设计及开发,为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支架控制单元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支架”实验验证支架力学行为公式
3
作者 杨杰 杨基 +2 位作者 徐江 刘宇杰 黄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9-524,共6页
为了验证支架弹性径向刚度公式和塑性极限压力公式的准确性,提出了"平面支架单元"的概念,并根据血管支架真实弯曲单元的结构,制作了相同结构的平面形式支架单元试件.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对平面支架单元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将试件... 为了验证支架弹性径向刚度公式和塑性极限压力公式的准确性,提出了"平面支架单元"的概念,并根据血管支架真实弯曲单元的结构,制作了相同结构的平面形式支架单元试件.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对平面支架单元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将试件实验测量的压力-半径曲线与弹性径向刚度和塑性极限压力公式预测的压力曲线对比.结果显示,支架撑开的弹性阶段,实验测量的弹性径向刚度和公式计算的弹性径向刚度差值在3%以内,进入塑性阶段,实验得到的曲线与公式接近.实验验证了这两个公式准确且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支架单元 力学公式 弹性径向刚度 塑性极限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东矿区新型沿空留巷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俊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13-120,共8页
神东矿区近年来推广应用了以柔模混凝土墙沿空留巷为代表的无煤柱开采技术,虽然技术适用性较好,但仍存在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辅助运输压力大、作业环境差、工作面接续不连续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神东公司优化巷道设计和设... 神东矿区近年来推广应用了以柔模混凝土墙沿空留巷为代表的无煤柱开采技术,虽然技术适用性较好,但仍存在作业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辅助运输压力大、作业环境差、工作面接续不连续等问题。针对这些难题,神东公司优化巷道设计和设备布置,应用远程供电供液技术,将乳化液泵站、移动变电站及配套供电设备集中布置在运输平巷外,实现设备多面共用,减少设备搬迁,缩短材料运输距离,增大运输、行人安全空间,减少留巷与采煤作业的时空干扰。应用水力压裂或爆破卸压的方法降低留巷区域巷道矿压显现,减少支护投入,扩大留巷范围。研制内嵌式、抗剪切式锚索等专用支护材料,挡矸支架、单元(门式)支架等专用支护装备,全面替代传统的“一梁四柱”架棚支护形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支护效果。将井下拌合混凝土改为地面制备商砼,提高砼料质量和生产效率,研制砼运输专用车辆,减少砼料运输过程中离析与抛洒,提高运输效率。优化模袋设计工艺,引进新型薄喷材料,减少了漏风通道,改进工作面通风方式,提高了灾害防治和安全保障能力。新工艺变革了传统低效、高风险、劳动密集型留巷工艺,取得了日留巷18 m、月留巷418 m的纪录。同时留巷用工由26人减少到17人,用工数较传统工艺下降了35%,效率提升了50%,实现了减人增效,为矿区无煤柱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高效安全装备 混凝土泵送车 单元支架 门式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r aided modeling and pore distribution of bionic porous bone structure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虎 杨建宇 +1 位作者 苏鹏程 王宛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2期3492-3499,共8页
Artificial bone with porous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tissue scaffold and clinic implants.Scaffold provides structure support for cells and guides tissues regeneration for final tissue structure.A computational aided p... Artificial bone with porous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tissue scaffold and clinic implants.Scaffold provides structure support for cells and guides tissues regeneration for final tissue structure.A computational aided process of porous bone modeling was developed which described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tissue scaffolds by considering intricate architecture,porosity and pore size.To simulate intricate bone structure,different constructive units were presented.In modeling process,bone contour was gotten from computed tomography(CT)images and wa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Each level was represented by relatively reconstructive process.Pore size distribution was controlled by using mesh generation.The whole hexahedral mesh was reduced by unit structure,when a 3D mesh with various hexahedral elements was provid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nstructive structure of porous scaffold can meet the needs of clinic implants in accurate and controlled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sue scaffold geometry modeling porous structure compute aided design optimal design clinic impl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