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及其配体相合或错配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段连宁 韩红星 +7 位作者 刘静 阎洪敏 朱玲 薛梅 丁丽 朱培瑜 王恒湘 纪树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09-815,共7页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 本研究分析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g-like receptor,KIR)及其配体分子相合与否对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74例KIR基因及其配体分子HLA-Cw的分布频率和特点,同时比较KIR分子配体缺失与否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患者总体生存、无病生存、GVHD发生以及复发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9个KIR基因表型中2DL1、2DL4和3DL2-3在所有个体100%分布,其他高频率分布的还有3DP1(98.6%)、2DP1(98.6%)、3DL1(97.3%)、2DL3(97.3%);抑制型基因分布频次是活化型的1.37倍;所有单倍体都含有2DL1、KIR3DL2、3DL3和2DL4,其中每个单倍体中均含有2DL2和/或2DL3。HLA-C14个等位基因中Cw7分布频率最高为37.8%;KIR2DL2/2DL3识别配体Group2(HLA-Cw1,3,7,8,13,14)组占43.2%。32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KIR基因错配发生比例为43.8%,其中9/14例为2DL不相合、5/14为2DL2或3DL1不相合;46对单倍相合骨髓移植中HLA-Cw全相合者29例,不相合者14例,HLA-Cw发生完全错配比例为30.4%,全相合比例为63.4%。14例KIR基因不相合和13例KIR基因相合移植病例中,KIR基因相合组生存率高于KIR基因不相合者(p=0.032);17例KIR分子配体HLA-Cw不相合移植患者的DFS明显高于24例相合者(p=0.024)。按供受者KIR配体是缺失的GVHD矢量组生存率高于非GVHD矢量组(p=0.015)。急性重症GVHD发生与活化型KIR2DS1/2DS2有关,2DS1/2DS2不相合组高发急性重症GVHD同时复发减低,而2DS1/2DS2相合组低GVHD但是复发增多。14例KIR配体不相合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后1例复发死亡,而12例KIR配体相合组患者有4例复发死亡。结论: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的主要特点就是HLA不全相合,KIR基因表型不一致性及其配体缺失也是其主要免疫学特征,供者型KIR配体的缺失与移植效果有密切关系,在单倍相合移植中分析KIR基因及其配体对于供者选择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一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梅 王恒湘 +5 位作者 段连宁 刘静 阎洪敏 朱玲 丁丽 朱培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19-822,共4页
本研究探讨同一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DMNCI)治疗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3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患者接受G-CSF动员的DMNCI治疗,其中例1和例2骨髓移植前分别为p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中枢神经系... 本研究探讨同一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DMNCI)治疗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3例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患者接受G-CSF动员的DMNCI治疗,其中例1和例2骨髓移植前分别为p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伴中枢神经系统侵犯部分缓解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部分缓解,在骨髓移植后这两例均血液学复发,各接受单次DMNCI,单个核细胞剂量分别为8.25×108/kg和5.24×108/kg;CD3+细胞剂量分别为1.87×108/kg和1.14×108/kg。第3例骨髓移植前为CML急性变,治疗后并达缓解。移植后分子水平复发,接受逐渐提高单次细胞数量的分次输注,首次DMNCI剂量为2.0×107/kg,CD3+细胞剂量为1.1×107/kg。同时观察3例患者输注后白血病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疗效,2例血液学复发患者骨髓均暂时缓解,但分别于DMNCI后41、48天死于严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复发及衰竭。分子水平复发患者分次接受DMNCI,输注2次后达分子水平缓解,STR-PCR测定证实为供者基因型。3例均发生急性GVHD,2例接受单次剂量输注者发生Ⅳ度以上GVHD,1例接受分次输注患者发生Ⅰ度GVHD。3例均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分子水平缓解者随访半年无病生存。结论:DMNCI可能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可用于单倍相合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治疗,对分子水平复发者的疗效较对血液学复发者好;输注MNC为×108/kg后GVHD严重。DMNCI起始剂量×107/kg并逐渐提高单次剂量的分次输注方法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供者外周血个核细胞输注 白血病 骨髓移植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儿接受父/母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洪敏 纪树荃 +6 位作者 陈惠仁 段连宁 朱玲 刘静 薛梅 丁丽 王恒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为探讨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的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对8例白血病儿童(1.9岁-9岁)接受父/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疗效进行了评价。对5例患儿采用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它包括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Ara-C/... 为探讨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的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对8例白血病儿童(1.9岁-9岁)接受父/母单倍体相合骨髓移植疗效进行了评价。对5例患儿采用了含全身照射(TBI)的预处理方案,它包括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全身照射(Ara-C/CTX/TBI);对另外3例不加TBI,单用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Bu/Ara-C/CY)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措施包括供者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及受者接受环孢菌素A(CsA)、氨甲蝶呤(MTX)、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CD25单克隆抗体和霉酚酸酯(MMF)联合治疗。结果显示:8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的平均天数是16天,血小板数大于20×109/L的平均天数是17天,骨髓植活的直接证据检测证实为完全供者造血。移植后急性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仅1例发生急性肠道Ⅱ-Ⅲ度GVHD(1/8);5例出现慢性GVHD,其中4例为局限性慢性GVHD,1例为泛发性(合并有肺部GVHD)。在180天内无移植相关死亡,期间无致死性严重感染发生,髓系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较快。中位随访33个月(范围7-56月),2例死亡,均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中1例移植后22月死于供者源复发。结论:对儿童白血病进行单倍相合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时采用上述预处理方案和GVHD预防措施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相合骨髓移植 未去T细胞骨髓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儿童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