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回顾性分析
1
作者 雷金美 刘林 +5 位作者 袁忠涛 李玉 罗乐 李小平 黎诗琦 王三斌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联合低剂量移植后环磷酰胺(post transplantation cyclophosphamide, 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的疗效及安全...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联合低剂量移植后环磷酰胺(post transplantation cyclophosphamide, PTCY)预防单倍型相合移植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血液科行单倍型相合移植的90例患者资料,按照研究对象接受不同的GVHD预防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组,总共47例;对照组为标准剂量PTCY组,总共43例。对两组患者的植入情况、GVHD的发生情况、生存情况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1 vs 17 d,P<0.05)、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2 vs 20 d,P<0.05)。研究组Ⅱ~Ⅳ度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vs 34.9%,P<0.05)、Ⅲ~Ⅳ度aGVH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4%vs 20.9%,P<0.05)、非复发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4%vs 20.9%,P<0.05)、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vs 34.9%,P<0.05)。(2)截至研究结束,两组轻度cGVHD的发生率、中重度cGVHD的发生率、复发率、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率、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单倍型相合移植而言,低剂量ATG联合低剂量PTCY方案具有较低的GVHD发生率、非复发死亡率、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及植入较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型相合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移植后环磷酰胺 药物联合 低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非清髓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辉 孙琪云 +8 位作者 胡锴勋 范传波 黄雅静 边莉 肖秀斌 姚波 郭梅 余长林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77-682,共6页
为了研究用非清髓预处理是否能建立猕猴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采用健康、单倍相合的亲代猕猴为供者,子代为受者。受体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作非清髓性预处理;用环胞菌素A、霉酚酸酯、鼠抗人CD25单... 为了研究用非清髓预处理是否能建立猕猴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采用健康、单倍相合的亲代猕猴为供者,子代为受者。受体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全身照射+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作非清髓性预处理;用环胞菌素A、霉酚酸酯、鼠抗人CD25单克隆抗体作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第0天输注供者动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定期监测造血恢复、造血嵌合水平和GVHD发生等情况。结果表明:4例猕猴用非清髓性预处理后,移植后8天内造血均能恢复,早期均有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例3、例4植入成功,在移植后12、14天出现Ⅱ-Ⅲ度GVHD;例1在移植后7天低比例供者植入,最后出现移植排斥;例2在移植后7天供者成分占50%,后因肾衰早期死亡。结论:用非清髓性预处理可以跨越单倍相合猕猴的MHC屏障,成功建立了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模型,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