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草酚对DOCA/Salt高血压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王敏 邓琪琪 +3 位作者 甘雨涵 刘璇 王雪松 朱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探讨圣草酚(eriodictyol,ERD)对高血压小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trl)、高血压模型组(DOCA/Salt)、圣草酚低剂量(DOCA/Salt+ERD-L)、高剂量(DOCA/Salt+ERD-H)... 目的探讨圣草酚(eriodictyol,ERD)对高血压小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trl)、高血压模型组(DOCA/Salt)、圣草酚低剂量(DOCA/Salt+ERD-L)、高剂量(DOCA/Salt+ERD-H)及阳性药培哚普利组(DOCA/Salt+Perindopril)。通过DOCA/Salt诱导经典的高血压模型,ERD持续给药4周,检测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α-SMA、Vimentin、E-cadherin和FN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炎症因子Nlrp3、TNF-α、IL-1β、IL-18、MCP-1和NADPH氧化酶(NOXs)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TGF-β1、磷酸化(p)-Smad2、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RD干预能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改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脏胶原沉积,降低肾脏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EM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TGF-β1、p-Smad2、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ERD对DOCA/Salt高血压肾脏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2、TLR4/NF-κB p65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肾脏纤维化 单侧肾脏切除 炎症 氧化应激 内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构建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世芬 王心如 +2 位作者 王玉翠 胡奇 赵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23-112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模型的差异,以确定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最佳方案。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大鼠单侧肾脏切除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5mg/kg,B组大鼠单侧肾脏结扎后腹腔注射STZ55mg/kg,C组为假手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缓冲液。大鼠造模后从第1周开始每2周称体重,取血测血糖(Glu)、血肌酐(Scr)、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收集尿测24h尿蛋白(24Upro)、尿肌酐(Ucr),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1周后,处死大鼠,取肾脏称重并进行肾脏病理。结果:A、B2组的成模周期相当,B组的存活率高于A组。结论:单侧肾脏结扎后再腹腔注射55mg/kgSTZ可以用来作为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链脲佐菌素 单侧肾脏切除 单侧肾脏结扎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模方式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露 扈腊英 +5 位作者 王贵芳 常雪冰 黄亚莉 宋铃榆 周宇霞 郭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6,共11页
目的:观察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联合HFD(HFD/STZ)、单侧肾脏切除术(unilateral nephrectomy, UNx)+HFD/STZ和db/db小鼠4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方法:选取8周龄C57BL/... 目的:观察比较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联合HFD(HFD/STZ)、单侧肾脏切除术(unilateral nephrectomy, UNx)+HFD/STZ和db/db小鼠4种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组织中脂质异位沉积情况。方法:选取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ormal chow diet, NCD)组(n=10)、HFD组(n=10)、HFD/STZ组(n=10)和UNx+HFD/STZ组(n=12)。NCD组给予NCD饲养;HFD组、HFD/STZ组和UNx+HFD/STZ组给予HFD饲养,诱导小鼠出现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且HFD/STZ组和UNx+HFD/STZ组给予55 mg/kg STZ腹腔注射,后以HFD饲养至40周龄。选取10周龄db/db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8只,NCD饲养至40周龄。记录分析小鼠血糖和体重变化;收集血液样本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含量;肝肾组织样本石蜡包埋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脂滴包被蛋白2的表达;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沉积情况。结果:HFD组小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血糖水平和血清TG含量升高不显著(P>0.05);HFD/STZ组、Unx+HFD/STZ组及db/db组血糖水平和血清T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肝肾组织中存在大量脂质异位沉积,均能诱导小鼠发生糖尿病肝肾脏损伤,其中Unx+HFD/STZ组最严重;HFD组肾脏未见明显脂质沉积,肝脏存在大量脂质沉积。结论:Unx+HFD/STZ组小鼠的肝肾脂质沉积最严重,但存在死亡率较高、小鼠状态差等缺点。单纯HFD饮食的小鼠是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适的模型。HFD/STZ和db/db模型小鼠出现糖尿病肾脏脂毒性且呈现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改变,类似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用于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脂质沉积 脂毒性 链脲佐菌素 单侧肾脏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