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肾切除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建模方法改进与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郭丛丛 焦明文 +3 位作者 张亚芹 孙洁 范正媛 廖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优化单侧肾切除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建模方法,研究该模型大鼠的肾脏病变特点,为药物药效学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提供稳定平台。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单侧肾切组(UNX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KD组)。采用背... 优化单侧肾切除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KD)大鼠建模方法,研究该模型大鼠的肾脏病变特点,为药物药效学评价和临床基础研究提供稳定平台。选取健康雄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单侧肾切组(UNX组)和糖尿病肾病组(DKD组)。采用背侧横行切口配合皮内缝合的方法切除右肾,术后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STZ 40mg/kg诱导糖尿病,UNX组大鼠给予相同剂量柠檬酸缓冲液。动态检测两组大鼠体重、血糖、24h尿蛋白变化,并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肾脏病变。采用该手术方式,大鼠术后成活率可达100%。与UNX组相比,DKD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或负增长(P<0.01),24h尿蛋白明显增多(P<0.01),血糖维持在28mmol/L^32mmol/L。肾脏病变符合早期DKD表现。背侧横行切口配合皮内缝合右肾摘除术,联合腹腔注射STZ诱导的DKD大鼠造模方法成模率高。该模型与人类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相似,适用于DKD的机制研究及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链脲佐菌素 单侧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单侧肾切除后肾代偿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俊伟 黎磊石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4期401-404,434,共5页
本文利用单侧肾切除方法,观察了大黄对肾脏代偿性肥大的影响.结果表明,掌叶大黄和波叶大黄醇提取物对肾脏代偿性肥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掌叶大黄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波叶大黄,而且投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本实验结果提示:大黄延缓慢性肾... 本文利用单侧肾切除方法,观察了大黄对肾脏代偿性肥大的影响.结果表明,掌叶大黄和波叶大黄醇提取物对肾脏代偿性肥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掌叶大黄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波叶大黄,而且投药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本实验结果提示:大黄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效果,可能与其抑制残余肾单位的代偿性肥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肾切除 脏代偿性肥大 掌叶大黄 波叶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敬林 乔文军 +1 位作者 郑曙琴 郑学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877-878,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劣。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及单纯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 (STZ组 )两种方法 ,分别将Wister大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 目的 :比较两种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优劣。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 (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及单纯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 (STZ) (STZ组 )两种方法 ,分别将Wister大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 ,然后检测二种方法在空腹血糖 ,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microglobulin ,β2 -MG)及尿微量白蛋白 (albulin ,Alb)的排出量方面的差异。结果 :STZ组空腹血糖 (33 5 9mmol/L)明显高于STZ加单侧肾切除组 (16 12mmol/L) ;STZ +单侧肾切除组β2 -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量较STZ组有明显增加 ,其病理改变也较明显。结论 :STZ合并单侧肾切除更符合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模型 链尿佐菌素 单侧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缺陷促进小鼠1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及其机制研究
4
作者 周晓琳 王兆红 +4 位作者 王宇辉 沈蔷 管又飞 刘国庆 黄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60-2060,共1页
关键词 脂蛋白脂酶基因 糖尿病 氧化应激水平 链脲霉素 脂质代谢异常 相关因子 杂合子 单侧肾切除 足突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的异常表达与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损失的关系及其意义
5
作者 卢远航 邓安国 杨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2-382,共1页
为探讨足细胞损伤后,肾小球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表达改变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丧失的关系及其意义。将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30只、单侧肾切除(UNX)组30只和单侧肾切除+柔红霉素(DRB)组40只。... 为探讨足细胞损伤后,肾小球内血管生成素(Ang)1和Ang-2的表达改变与肾小球毛细血管丧失的关系及其意义。将10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30只、单侧肾切除(UNX)组30只和单侧肾切除+柔红霉素(DRB)组40只。DRB组大鼠,切除左肾后的第7、14天,从尾静脉各注射柔红霉素5mg/kg 1次。Sham组和UNX组亦同时以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完成上述处理后的第1、2、4、6、8周,随机取各组大鼠6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tar大鼠 血管生成素 毛细血管 小球 其意义 异常表达 单侧肾切除 尾静脉注射 柔红霉素 足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