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
作者 沈永乐 王景续 +4 位作者 宫树一 穆胜凯 吴岩 尹西盟 鲁泽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0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沈阳市骨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7)和研究组(n=56)。对照组患者行PVP术式时给予2.6~3.5 mL骨水泥,研究组则给予1.5~2.5 mL骨水泥。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疼痛状态、运动功能、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同时观察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的Cobb角较术前减小(P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术前显著增加,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总渗漏率为7.14%(4/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82%(17/57)(P <0.05)。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VP术式治疗OVCF患者,1.5~2.5 mL、2.6~3.5 m L两种不同剂量的骨水泥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但小剂量的骨水泥可降低其渗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骨水泥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卢志斌 徐晓辉 万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12-1114,共3页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PVP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在术前、术后3m、6m采用ODI和V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并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更少(P<0.05)。双侧组术后6mODI、VAS评分低于单侧组(P<0.05)。结论:双侧穿刺行PVP治疗OVCF在缓解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更优,但单侧穿刺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性骨折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卢志斌 徐晓辉 万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2318-2320,2407,共4页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行PVP治疗的70例老年OVCF患者,根据穿刺方法分为单侧组(n=36,单侧穿刺行PVP手术)和双侧组(n=34,双侧穿刺行PVP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在术前、术后3 m、6 m采用ODI和V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更短、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更少(P<0.05)。双侧组术后6 m ODI、VAS评分低于单侧组(P<0.05)。结论:双侧穿刺行PVP治疗OVCF在缓解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更优,但单侧穿刺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和骨水泥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双侧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压缩性骨折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小强 周其佳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单侧穿刺... 目的 :探讨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0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这25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25例患者手术前、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脊椎的Cobb角(头侧端脊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脊椎下缘垂线的交角)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这25例患者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其脊椎的Cobb角均明显小于手术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25例患者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骨折部位疼痛症状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手术1周后和手术1年后脊椎的Cobb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25例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结论 :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确切,而且远期效果和近期效果相同,安全性也很高。因此,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骨折 单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KP与单侧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元 李立平 李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84-87,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 目的比较经皮弯角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CK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老年胸腰椎OVCF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CKP组32例、PKP组5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术后3 d内行脊柱X线检查,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确定有无骨水泥渗漏;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脊柱功能,通过脊柱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高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KP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形态优于PKP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KP组(P均<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ODI均较术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3 d与末次随访时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KP和单侧PKP均为治疗老年胸腰椎OVCF的有效微创手段,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脊柱功能;与单侧PKP相比,PCKP椎体内骨水泥弥散更好、渗漏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弯角球囊后凸成形术 单侧经后凸成形术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肖裕春 谢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6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给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模拟视觉评分)、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6例,给予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模拟视觉评分)、JOA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以及脊柱后凸角度。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脊柱后凸角度低于手术前,JOA评分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会东 冯树霞 +7 位作者 韩俊成 卢吉高 左永录 孙素改 李萌萌 温成 王希杰 王汉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32-33,共2页
目的:比较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与双侧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双侧组(51例)和单侧组... 目的:比较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与双侧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双侧组(51例)和单侧组(51例).为单侧组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PVP进行治疗,为双侧组患者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双侧PVP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椎体的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的评分及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双侧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术中接受X线照射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单侧组患者,其术中注入骨水泥的剂量明显大于单侧组患者,术后3个月其ODI低于单侧组患者,其JOA评分明显高于单侧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椎体的高度、椎体压缩率、手术区域冠状面侧凸Cobb角的度数及腰背部疼痛的VAS评分相比,P>0.05.结论: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PVP与双侧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均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伤椎复位,缓解其疼痛的程度.与联合双侧PVP相比,使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联合单侧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持续的时间及患者术中接受X线照射的时间更短,但其肢体功能及腰部功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穿刺成形术 双侧经皮穿刺成形术 弓根螺钉固定术 胸腰骨质疏松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蒋昊靖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9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东阳市横店医院收治的40例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0月东阳市横店医院收治的40例高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试验组行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椎体前缘高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剂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单侧PKP治疗,能够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椎体前缘高度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前缘高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椎血管瘤的效果探究
9
作者 宋伟 冯斌 +1 位作者 周世红 李博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9年期间在陆军第77集团军医院骨科接受诊治的15例胸椎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进行单侧PVP。然后,观察这15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9年期间在陆军第77集团军医院骨科接受诊治的15例胸椎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例患者均进行单侧PVP。然后,观察这15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第1 d及末次随访时这15例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的评分。结果:这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进行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5 min,术中的平均失血量为90 ml,病椎骨水泥的平均灌注量为3 ml。在这15例患者中,发生骨水泥渗漏至椎间隙和椎旁静脉丛的患者各有1例。术后第1 d、末次随访时这15例患者VAS及ODI的评分均低于术前其VAS及ODI的评分,P<0.05。结论:用单侧PVP治疗胸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穿刺成形术 血管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