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殷飞
马荣
+5 位作者
蔡则成
于洋
杨树龙
张彦龙
陈振
戈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40,共9页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3-Matic软件建立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为正常对照组(M0),以此为基础联合使用Freeform等软件分别建立L4/5节段OLIF单纯融合固定(Stand alone)模型(M1)、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2)、OLIF辅助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3)。设定500N预载荷作用于L3顶端,再施加10N·m的力矩模拟脊椎直立、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按上述加载条件作用于M0,对模型有效性性进行验证,同时按相同加载条件作用于各有限元模型,观察各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L4/5节段相对活动度(ROM)、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钉棒应力分布状况,记录最大应力值。结果: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本有限元模型L4/5节段ROM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具备有效性。4组有限元模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状态下ROM值由小到大排序为M3、M2、M1、M0。M2相比M0、M1能较好地控制前屈和后伸,M2的ROM相比M0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75.43%、85.20%,相比M1变化幅度分别为58.88%、70.39%。M3相比M2前屈和后伸时稳定性亦较好,M3的ROM相比M2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25.55%、25.33%。除外变化幅度差异较小的右侧弯和右旋转状态,M2较M0的ROM变化幅度远大于M2与M3之间ROM的变化幅度。M2相较M0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4.08%~85.20%,M2相较M3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6.44%~25.55%。椎间融合器应力值方面,除直立时M2应力峰值略高于M1,其余运动状态下OLIF各手术组融合器应力峰值随着附加椎弓根钉棒数量的增加而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以后伸时表现最明显,幅度变化为109.14%。钉棒应力峰值方面,M2钉棒应力峰值除右侧弯时明显低于M3,左侧弯时略低于M3,其余运动状态下其钉棒应力峰值均高于M3,二者应力差异以右侧弯和后伸时较大,M2较M3分别变化-33.09%和76.79%。三组模型钉棒及椎间融合器应力峰值均远未达到其屈服强度。结论:O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模型可以为相应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
椎
融合术
斜外侧
椎
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钉棒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志强
梁思敏
+3 位作者
蔡则成
康毅
郭伟
戈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53例,OLIF联合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33例,通过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通过椎旁肌肌电图评估椎旁肌受损情况、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时间段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患者腰疼VAS评分、ODI指数均优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椎旁肌去神经化发生率均少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与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相比,单侧椎弓根钉棒辅助固定创伤更小、椎旁肌失神经化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钉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15
1
作者
殷飞
马荣
蔡则成
于洋
杨树龙
张彦龙
陈振
戈朝晖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4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60335)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18AAC03138)
文摘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3-Matic软件建立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为正常对照组(M0),以此为基础联合使用Freeform等软件分别建立L4/5节段OLIF单纯融合固定(Stand alone)模型(M1)、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2)、OLIF辅助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3)。设定500N预载荷作用于L3顶端,再施加10N·m的力矩模拟脊椎直立、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按上述加载条件作用于M0,对模型有效性性进行验证,同时按相同加载条件作用于各有限元模型,观察各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L4/5节段相对活动度(ROM)、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钉棒应力分布状况,记录最大应力值。结果: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本有限元模型L4/5节段ROM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具备有效性。4组有限元模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状态下ROM值由小到大排序为M3、M2、M1、M0。M2相比M0、M1能较好地控制前屈和后伸,M2的ROM相比M0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75.43%、85.20%,相比M1变化幅度分别为58.88%、70.39%。M3相比M2前屈和后伸时稳定性亦较好,M3的ROM相比M2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25.55%、25.33%。除外变化幅度差异较小的右侧弯和右旋转状态,M2较M0的ROM变化幅度远大于M2与M3之间ROM的变化幅度。M2相较M0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4.08%~85.20%,M2相较M3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6.44%~25.55%。椎间融合器应力值方面,除直立时M2应力峰值略高于M1,其余运动状态下OLIF各手术组融合器应力峰值随着附加椎弓根钉棒数量的增加而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以后伸时表现最明显,幅度变化为109.14%。钉棒应力峰值方面,M2钉棒应力峰值除右侧弯时明显低于M3,左侧弯时略低于M3,其余运动状态下其钉棒应力峰值均高于M3,二者应力差异以右侧弯和后伸时较大,M2较M3分别变化-33.09%和76.79%。三组模型钉棒及椎间融合器应力峰值均远未达到其屈服强度。结论:OLIF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模型可以为相应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
椎
融合术
斜外侧
椎
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钉棒
内固定
Keyword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Lumbar fusion
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rod fixa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志强
梁思敏
蔡则成
康毅
郭伟
戈朝晖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基金
2020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BEG03034)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8AAC03263)。
文摘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我院行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86例,其中OLIF联合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53例,OLIF联合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33例,通过腰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通过椎旁肌肌电图评估椎旁肌受损情况、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时间段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以及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不同时间段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患者腰疼VAS评分、ODI指数均优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和椎旁肌去神经化发生率均少于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融合率等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与经后正中入路双侧椎弓根螺钉棒固定相比,单侧椎弓根钉棒辅助固定创伤更小、椎旁肌失神经化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钉棒
Keywords
spinal fusion
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殷飞
马荣
蔡则成
于洋
杨树龙
张彦龙
陈振
戈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椎弓根钉棒固定联合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王志强
梁思敏
蔡则成
康毅
郭伟
戈朝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