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凰山特大断面黄土隧道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明磊 李盛 +3 位作者 张建功 王起才 薛彦瑾 陈智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6-1105,共10页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 为解决特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进度慢、成本高的问题,以G30连霍高速公路清水驿至忠和段扩容改造工程凤凰山隧道为背景,提出五步单侧壁导坑法。通过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和台阶法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及钢拱架应力,并结合现场试验段监测数据验证特大断面凤凰山隧道采用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施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比传统单侧壁导坑法分别减小3.59 cm和1.31 cm,比双侧壁导坑法分别增大1.4 cm和0.59 cm;钢拱架应力除拱肩外均小于双侧壁导坑法,最大处减少了70 MPa,钢拱架应力最大值与钢材屈服强度的比值比双侧壁导坑法增大0.04,比单侧壁导坑法减小0.08。2)传统单侧壁导坑法的安全性小于五步单侧壁导坑法,改进后的五步单侧壁导坑法相比双侧壁导坑法能在控制围岩变形的同时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3)五步单侧壁导坑法中隔壁的最优位置应结合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单独优化计算,针对本工程而言,其最优位置为45%洞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黄土隧道 五步单侧壁导坑法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磊 侯小军 武进广 《隧道建设》 2013年第3期173-178,共6页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膜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双侧壁导坑法操作安全系数高,适应性较强,控制...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膜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双侧壁导坑法操作安全系数高,适应性较强,控制围岩松弛效果明显,但造价高;单侧壁导坑法对围岩扰动小,但施工进度较慢;三台阶法施工进度快,但在地质较差地段变形难以控制;采取及时闭合成环的方法、重视及优化锁脚锚杆施工、控制仰拱与掌子面间的距离可有效地控制施工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双侧导坑 单侧壁导坑法 三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工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石磊 侯小军 武进广 《隧道建设》 2012年第S1期8-13,共6页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模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了不同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中控制...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模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了不同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开挖施工中控制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以期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双侧导坑 单侧壁导坑法 三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堆积体大断面连拱隧道失稳破坏模式及施工力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涛 廖杭 +4 位作者 朱宁波 姚志刚 方勇 李希文 田青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9-1918,共10页
国内目前并无在粉煤灰堆积体中采用暗挖法修建大断面连拱隧道的先例,给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依托盐坪坝隧道工程,开展了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探讨了该地层下大断面连拱隧道塌落拱演化规律及开挖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连... 国内目前并无在粉煤灰堆积体中采用暗挖法修建大断面连拱隧道的先例,给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带来了巨大挑战。依托盐坪坝隧道工程,开展了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探讨了该地层下大断面连拱隧道塌落拱演化规律及开挖施工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连拱隧道在粉煤灰堆积体中开挖极易发生失稳,将失稳过程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破坏模式具有突发性、剧烈性、对称性、同步性特征;塌落拱高度约为隧道开挖跨度的40%。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时粉煤灰堆积体承载力严重不足,根据相似换算关系左、右洞拱顶沉降分别为16.86,14.91cm,需对地层实施注浆加固;地层沉降呈对称“双峰状”,先行洞相较于后行洞受开挖影响较大,中隔墙的承载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地层位移,单洞压力拱向双洞压力拱转换过程中,中隔墙受到偏压作用容易向先行洞侧偏转,建议在先行洞开挖时中隔墙添加支撑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拱隧道 粉煤灰堆积体 模型试验 塌落拱 单侧壁导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覆薄煤层采空区公路隧道开挖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方勇 周超月 +1 位作者 刘书斌 徐晨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7,共8页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施工将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影响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上覆薄煤层采空区隧道开挖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试验中通过测量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空区地层、隧道拱顶的沉降及初期支护内力等参数,对上下台阶法和单侧...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施工将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影响隧道围岩及初期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上覆薄煤层采空区隧道开挖的室内相似模型试验,试验中通过测量隧道开挖过程中采空区地层、隧道拱顶的沉降及初期支护内力等参数,对上下台阶法和单侧壁导坑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引起的采空区地层沉降受开挖方法的影响显著,上下台阶法开挖引起的采空区地层沉降高于单侧壁导坑法,沉降槽曲线较陡、沉降范围更宽.两种开挖方法中,围岩压力的最大值均位于右拱脚处,钢拱架最大弯矩出现在拱脚处,最大轴力位于拱腰或拱肩处.其它条件相同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时初期支护背后的围岩压力、钢拱架内力和偏心距等普遍大于上下台阶法开挖.研究表明在隧道下穿倾斜煤层采空区施工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开挖可以显著减小对采空区地层及围岩的扰动,但同时需增强初期支护的刚度,确保围岩及隧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煤层采空区 单侧壁导坑法 上下台阶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峰1^#,2^#,3^#隧道小间距段出洞方案 被引量:2
6
作者 曹鸽 余朝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53,共3页
随着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为减少展线绕行,小间距隧道方案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向莆铁路上小间距隧道就频繁使用。城峰隧道三线小间距,施工干扰复杂,洞身开挖会相互影响,中间岩柱加固难度大,通过分析向莆铁路城峰1#,2#,3#隧道... 随着高速铁路工程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为减少展线绕行,小间距隧道方案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向莆铁路上小间距隧道就频繁使用。城峰隧道三线小间距,施工干扰复杂,洞身开挖会相互影响,中间岩柱加固难度大,通过分析向莆铁路城峰1#,2#,3#隧道的施工技术,介绍了小间距隧道的施工要点,为小间距隧道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小间距 单侧壁导坑法 台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铁路隧道全风化花岗斑岩地层施工方案优化
7
作者 张华双 《隧道建设》 2009年第S2期177-180,共4页
针对象山隧道全风化花岗斑岩地层,结合前期的上下微台阶预留核心土环状开挖法的变形情况,分析得出该地层施工控制要点,优化施工方案,提出单侧壁导坑开挖法、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法,坚持执行隧道开挖"十八字"方针,通过加强支... 针对象山隧道全风化花岗斑岩地层,结合前期的上下微台阶预留核心土环状开挖法的变形情况,分析得出该地层施工控制要点,优化施工方案,提出单侧壁导坑开挖法、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法,坚持执行隧道开挖"十八字"方针,通过加强支护、增加临时支撑、初支快速封闭、二次衬砌紧跟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隧道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风化花岗斑岩 浅埋 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 单侧壁导坑法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