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彦平
龙乾发
+2 位作者
樊欣鑫
贺中正
朱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个月随访发现,双孔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75.8%;7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21.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97.0%。单孔组19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65.5%;5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17.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2.7%。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切口或颅内感染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孔钻孔外引流术,单侧双孔钻孔引流术各有优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彦平
龙乾发
樊欣鑫
贺中正
朱莽
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89-4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01216)
文摘
目的探讨应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颅脑损伤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共收入创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62例(男性35例,女性27例),其中,采用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双孔组(n=33),采用单孔钻孔外引流术的患者为单孔组(n=29)。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3个月随访发现,双孔组25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75.8%;7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21.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97.0%。单孔组19例患者经治疗后积液消失,治愈率为65.5%;5例患者积液明显减少,好转率为17.2%;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为82.7%。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癫痫发作、颅内出血、切口或颅内感染等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孔钻孔外引流术,单侧双孔钻孔引流术各有优点,两种方法均可作为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硬膜下积液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
临床效果
Keywords
subdural effusion
unilateral double burr hole drainage
therapeutic efficacy
分类号
R6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侧双孔钻孔外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效果
杨彦平
龙乾发
樊欣鑫
贺中正
朱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