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乌鲁木齐祁家沟晚石炭世四射珊瑚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增吉 俞学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157-174,共18页
本文共描述12属、24种和亚种,其中1新属,19新种和新亚种。隶属于晚石炭世早期祁家沟组的四射珊瑚9属、16种和亚种及Amplexus qijiagouensis-Cystilophophyllum minor组合。隶属于晚石炭世晚期奥尔吐组的四射珊瑚5属9种。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单体珊瑚 奥尔吐组 祁家沟组 一级隔壁 二级隔壁 主内沟 新亚种 层位 鳞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地区船山组四射珊瑚新属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雄华 何心一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0年第1期35-45,T002,T003,共13页
湘中地区船山组含丰富的四射珊瑚化石,主要为地方性分子,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部主要为单体双带型珊瑚及互嵌状复体珊瑚;中部以单体三带型珊瑚和Kepingophyllidae科的原始分子繁衍为特征;而在上部,Kepingophyllidae科的进化分子非... 湘中地区船山组含丰富的四射珊瑚化石,主要为地方性分子,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部主要为单体双带型珊瑚及互嵌状复体珊瑚;中部以单体三带型珊瑚和Kepingophyllidae科的原始分子繁衍为特征;而在上部,Kepingophyllidae科的进化分子非常繁盛,并出现了一些早二叠世的分子,如Vesotabularia,Lonsdaleiastraea。这些阶段性的变化对揭示石炭纪和二叠纪四射珊瑚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船山组中上部建立了两个四射珊瑚组合,自下而上为:(1)Eokepingophyllum-Qinglongshanophyllum组合; (2)Kepingophyllum-Parawentzellophyllum组合。此外,描述1新属Paraivanovia及10新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射珊瑚化石 石炭纪 二叠纪 单体双带型珊瑚 互嵌状复体珊瑚 单体二带型珊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保山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早期牙形石生物相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大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6期24-31,共8页
一、绪言保山地区是滇西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出露的主要地区之一,以前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密切注意,因而对泥盆石炭纪地层及其古生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保山地区的上泥盆统目... 一、绪言保山地区是滇西泥盆系和下石炭统出露的主要地区之一,以前已有不少报道。近年来,由于该地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密切注意,因而对泥盆石炭纪地层及其古生物的研究也更加深入。保山地区的上泥盆统目前暂分为何元寨组和整合其上的大寨门组,前者底部尚属中泥盆统(龚大明等,待刊)。下石炭统下部称鱼洞组。何元寨组在其命名剖面施甸何元寨主要是一套中层灰岩和泥灰岩,厚约220m,腕足、珊瑚、层孔及苔藓动物丰富,向东北至大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晚泥盆世 下石炭统 生物相 中泥盆统 单体珊瑚 地质工作者 寨门 中层灰 微晶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层概述
4
作者 刘昭民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40,共6页
台湾地层经多年调查研究,已基本查明.主要包括古生代和部分中生代的大南澳片岩、中生代地层及古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以新生代地层发育最为广泛.地层展布与构造走向一致,主要成NS—NNE.除东部海岸山脉出露新第三系外,自中央山... 台湾地层经多年调查研究,已基本查明.主要包括古生代和部分中生代的大南澳片岩、中生代地层及古第三纪、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地层,以新生代地层发育最为广泛.地层展布与构造走向一致,主要成NS—NNE.除东部海岸山脉出露新第三系外,自中央山脉向西,依次出露了大南澳片岩(PZ—MZ)、中生界、老第三系、新第三系和第四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南澳片岩 海岸山脉 老第三系 构造走向 集块岩 不整合接触 火山活动 单体珊瑚 积层 有孔虫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南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俊兵 徐兴永 +1 位作者 李文庆 贡布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7-242,共6页
根据西藏江孜幅和亚东幅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 ,阐述了西藏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新的划分方案 ;并根据新采集的腕足类、单体珊瑚和菊石等化石组合 ,讨论了各组的地层时代 ,认为本区二叠纪沉积作用可延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吴... 根据西藏江孜幅和亚东幅 1:2 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成果 ,阐述了西藏康马地区石炭系—二叠系新的划分方案 ;并根据新采集的腕足类、单体珊瑚和菊石等化石组合 ,讨论了各组的地层时代 ,认为本区二叠纪沉积作用可延续到晚二叠世早期 (吴家坪期 ) ,在原二叠系白定浦组之上建立了一个新组———江浦组 (P3 j)。结合邻区的地层对比 ,分辨出 2个伸展不整合 ;2个Ⅰ类不整合和 3个Ⅱ类不整合。最后初步分析了康马地区杂砾岩的成因 ,认为其与冰期—间冰期冻融环境下的滨岸附近古水道重力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二叠系 动物群 不整合 杂砾岩 康马地区 西藏 菊石 沉积作用 腕足类 单体珊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