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PAT方程的大连水资源效率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显成 刘则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39-42,共4页
基于E.Weizsaecker的四倍数思想,将P.Ehrlich提出的IPAT方程进行转换,建立水资源效率模型。根据水资源效率模型,利用大连地区GDP增长数据、水资源供给和消耗的数据,分四种情况讨论并计算出大连地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水资源... 基于E.Weizsaecker的四倍数思想,将P.Ehrlich提出的IPAT方程进行转换,建立水资源效率模型。根据水资源效率模型,利用大连地区GDP增长数据、水资源供给和消耗的数据,分四种情况讨论并计算出大连地区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水资源合理用量和单位GDP水资源消耗需要降低的倍数。在2005、2010和2015年水资源效率分别提高1.2倍、1.5倍和2倍,比较符合大连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AT方程 水资源效率 单位gdp水资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价值测算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书俊 姚卫红 王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6,共4页
随着我国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的建立,针对GDP侧重于经济方面核算的总量指标,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耗减与环境退化的因素,因而开展对绿色GDP的水资源相关计算研究,将GDP指标作某些调整进而产生一个全新的总量指标,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我... 随着我国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的建立,针对GDP侧重于经济方面核算的总量指标,没有充分考虑资源耗减与环境退化的因素,因而开展对绿色GDP的水资源相关计算研究,将GDP指标作某些调整进而产生一个全新的总量指标,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gdp 水资源账户 水环境降级测算 水资源消耗测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突破口做好环境保护规划 被引量:15
3
作者 陆钟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稳态、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着重说明了资源消耗量是源头上的“因”,而环境质量是最终的“果”。提出了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标本兼治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介绍了... 提出了稳态、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着重说明了资源消耗量是源头上的“因”,而环境质量是最终的“果”。提出了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标本兼治的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介绍了编制环保规划要掌握的2个基本公式。强调了单位(以104元计)GDP环境负荷及其年下降率的重要性。穿越“环境高山”,应成为制定规划的目标。按计划管理模式,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可能是完全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规划 控制资源消耗 IPAT方程 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穿越“环境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十一五”GDP能源单耗目标最优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果庆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6-65,共10页
本文以我国1953—2005年 GDP 与 TEC(总值能源消耗)数据建立 GDP 与 TEC 非线性动力系统(GDP—TECNLDS)模型,其显示 GDP 与 TEC 之间存在相互加速关系,而 GDP 与 TEC 的耦合对 TEC 增长起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我国若采取最优控制改变 GDP... 本文以我国1953—2005年 GDP 与 TEC(总值能源消耗)数据建立 GDP 与 TEC 非线性动力系统(GDP—TECNLDS)模型,其显示 GDP 与 TEC 之间存在相互加速关系,而 GDP 与 TEC 的耦合对 TEC 增长起抑制作用。实验表明,我国若采取最优控制改变 GDP—TECNLDS 运行轨道,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十一五"TEC/GDP 下降20%的目标,为此,我国还必须保持 GDP 较高但不过度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 总能源消耗(TEC) 单位gdp总能源消耗(TEC/gdp)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果的统计分析
5
作者 赵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文章综合利用描述性能源统计方法和FGLS、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各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文章综合利用描述性能源统计方法和FGLS、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各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四大直辖市由高至低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梯度格局;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地区,而首都北京的能源利用效果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中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利用效果 单位gdp能源消耗 Swamy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