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淮洼地农业结构优化理论探讨及其对秸秆饲用、牧草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夏伦志 徐义流 +3 位作者 张长青 肖扬书 阎晓明 张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26,共9页
为提高沿淮洼地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农业结构优化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首先对沿淮洼地农业生态条件、农牧业结构及其相互链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DBYHY)作为评价标准,论述以其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秸秆饲... 为提高沿淮洼地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农业结构优化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首先对沿淮洼地农业生态条件、农牧业结构及其相互链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DBYHY)作为评价标准,论述以其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秸秆饲用化、牧草与饲料作物生产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的科学性。探讨以总消化养分校对值(TDNc)作为筛选、建立DBYHY生产模型的量化指标,得出在沿淮洼地不同种植模式下TDNc数值排序为:水花生>稻-黑麦草轮播>紫花苜蓿单播>2/5黑麦草+3/5苜蓿混播>稻-麦轮播>稻-油轮播>玉米-油轮播;一季的花生>水稻>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洼地 秸秆饲用 牧草生产 粮食安全 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 消化养分校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