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单位犯罪主体论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孙光焰
-
机构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15-21,55,共8页
-
文摘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的原理、观点和方法,通过反思世界范围内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论战,结合自然人犯罪主体构成要件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具有完全法律人格、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并借鉴罗马法人格学说和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理论。
-
关键词
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法律人格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略论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主体的特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海渤
-
机构
哈尔滨大学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55-57,共3页
-
文摘
单位犯罪是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在原刑法自然人单一犯罪主体的基础上新增加的一种犯罪主体。过去我国虽有单行刑事立法等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但在刑法学上只讲一种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如何区别,与我国以往长期使用的法人犯罪的概念有何不同,是刑法理论上和实践中亟待探讨、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刑法总则的规定,通过研究分则条文,提出了单位犯罪在主观上既有故意,也有过失;在处罚上,以双罚原则为主,也有单罚制,而且从我国刑法的规定上看,单罚制只限于个人代单位受罚,对单位的处罚方式只是判处罚金。对这些特征加以阐释,以划分单位犯罪主体和自然人犯罪。
-
关键词
单位犯罪主体
自然人犯罪主体
刑法规定
单罚制
法人犯罪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单行刑事立法
以单位名义
承担刑事责任
双罚制
-
分类号
D924.110.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机关”不宜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马克昌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58,共5页
-
文摘
机关应否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在1996年修订《刑法》时即存在争论。我国1997年《刑法》第30条明文规定"机关"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争论并未因此而停止。通过对"机关应否规定为单位犯罪主体的争论"和"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主体的得失"的评析,可以看出将国家机关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弊大于利,因而虽有规定,却没有执行,实际成为置而不用。据此,"机关"不宜规定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刑法》第30条中的"机关"一词还是取消为好。
-
关键词
机关
单位犯罪主体
利弊
取消
-
Keywords
organ
perpetrator of a corporate crime
merit and demerit
delete
-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村民小组也是滥伐林木单位犯罪的主体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海峰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03年第9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单位犯罪主体
村民小组长
滥伐林木罪
林木采伐许可证
《刑法》
杉木
木材购销合同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犯罪案件
山场
-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单位犯罪条文、罪名探析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林荫茂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9-82,共4页
-
文摘
既然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单位,那么,在刑法分则的具体条文中必须反映出单位是犯罪行为主体。最典型的表述有两种形式:其一,在具体条文中明确而直接地规定单位犯罪主体以及单位刑事责任。其二,在具体条文中先规定自然人犯罪和自然人刑事责任,再规定单位犯罪和单位刑事责任。
-
关键词
单位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
刑法分则
自然人犯罪
犯罪行为
条文
罪名
规定
具体
探析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6.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论单位犯罪的定罪与处罚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蒋莺
-
机构
北京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2-66,共5页
-
-
关键词
单位犯罪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法人犯罪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国家机关
个人犯罪
犯罪行为
单位犯罪主体
双罚制
单罚制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办理诈骗案追赃带来的思考
- 7
-
-
作者
刘晓松
-
机构
成都市公安局
-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4期56-59,共4页
-
文摘
人财物的大流通促进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但与之相互配套的商品流通与商品交换的法律法规的滞后、不完善,又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作为从事反经济诈骗犯罪的专业警官,从办理一些诈骗案件中体悟到如何确定赃物,如何追赃的艰难,由此而引发诸多思考。
-
关键词
诈骗案
单位犯罪主体
赃物
市场经济
《刑法》
非法占有
机动车
违法所得
法律属性
犯罪嫌疑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该件滥伐林木案如何处理
- 8
-
-
作者
眭炳祥
-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40-41,共2页
-
-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共同犯罪
滥伐林木罪
共犯关系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单位犯罪主体
人民团体
故意犯罪
罪刑法定原则
-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