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榆属植物滞尘量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勇 刘玉波 +1 位作者 王永勖 吕伟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4-57,共4页
为了解黄榆的滞尘特性,选取黄榆和其他4种榆属植物进行初步比较。2014年7月份应用质量法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测定,使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为了解黄榆的滞尘特性,选取黄榆和其他4种榆属植物进行初步比较。2014年7月份应用质量法对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进行测定,使用SAS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植物滞尘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最强,大叶榆(Ulmus laevis)次之,垂榆(Ulmus pumila‘Pendula’)和榆(Ulmus pumila)稍弱,抗虫榆最弱;黄榆的树龄对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有显著影响,3年生以上的黄榆滞尘能力增速缓慢,随树龄的变化趋于稳定;5年生黄榆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随雨后时间变化较为明显,雨后7 d内滞尘量急速增加,10 d后趋于平缓,经过约25 mm降水的冲刷后,叶片重新开始滞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榆 能力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常见道路绿化灌木秋季滞尘能力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江胜利 金荷仙 +2 位作者 魏彩霞 王东良 郭要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1-54,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对杭州道路常见灌木滞尘能力进行测定,浙大路4种灌木滞尘顺序为: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无刺枸骨;教工路5种灌木滞尘的顺序为:无刺枸骨>金边黄杨>紫薇>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丰潭路5种绿化...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对杭州道路常见灌木滞尘能力进行测定,浙大路4种灌木滞尘顺序为: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无刺枸骨;教工路5种灌木滞尘的顺序为:无刺枸骨>金边黄杨>紫薇>红叶石楠>红花继木;丰潭路5种绿化灌木的滞尘顺序为:无刺枸骨>紫薇>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汽车西站4种绿化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红花继木>紫薇>无刺枸骨>金边黄杨;天目山路5种灌木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金边黄杨;所选5种绿化灌木,秋季平均单位叶面积滞尘能力顺序为:紫薇>无刺枸骨>红花继木>金边黄杨>红叶石楠,5条道路中,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红叶石楠均在汽车西站滞尘能力最强,紫薇、无刺枸骨在天目山路滞尘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杭州市 灌木 能力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常见绿化植物滞尘能力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胜利 金荷仙 +1 位作者 华晓莉 周延粉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对杭州地区常见公园绿化植物进行调查,选择出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滞尘方法及滞尘能力的研究。不同植物的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中,由CAD软件测叶面积法得出的结果误差最小,叶面积仪测定方法其次,然后是方格网测叶面积法,误差最大的是重... 通过对杭州地区常见公园绿化植物进行调查,选择出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滞尘方法及滞尘能力的研究。不同植物的叶面积测定方法研究中,由CAD软件测叶面积法得出的结果误差最小,叶面积仪测定方法其次,然后是方格网测叶面积法,误差最大的是重量法。通过综合因素分析法研究表明,25种公园绿化植物中综合滞尘能力较强的有山茶、构树、含笑、枫杨、珊瑚树、枸骨、女贞,滞尘能力良好的有桂花、洒金东瀛珊瑚、木槿、毛鹃、紫叶李、夹竹桃、栀子、红花檵木,滞尘能力一般的有茶梅、海桐、金边黄杨、金森女贞、小蜡,滞尘能力较差的有扶芳藤、石榴、云南黄馨、红车轴草、南天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物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常见园林植物滞尘效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殷卓君 沈小雪 +5 位作者 李瑞利 高辉辉 于凌云 周琳 吴海轮 曹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090,共10页
以深圳市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其粒径组成特征,探究植物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构以及滞留颗粒物的组分和分布特征,分析气象因子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园林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排序为黄金榕(0.74... 以深圳市6种常见的园林植物为对象,研究其单位面积滞尘量及其粒径组成特征,探究植物叶片表面的微观形貌结构以及滞留颗粒物的组分和分布特征,分析气象因子对植物滞尘的影响。结果表明:1)6种园林植物的单位叶面积滞尘量排序为黄金榕(0.74±0.21 g/m2)>鹅掌藤(0.42±0.26 g/m2)>对叶榕(0.24±0.26 g/m2)>龙船花(0.20±0.07 g/m2)>沿阶草(0.18±0.10 g/m2)>鸡蛋花(0.15±0.10 g/m2);2)6种园林植物滞尘以粒径α>10μm的颗粒物为主,质量占比为59.21%~88.92%(黄金榕除外),鹅掌藤对α>10μm颗粒物的滞尘能力最强(0.34±0.20 g/m2),黄金榕对3μm<α<10μm(0.51±0.15 g/m2)和0.15μm<α<3μm(0.14±0.07 g/m2)颗粒物的滞留能力最强;3)6种园林植物叶表面的气孔、褶皱、沟槽、絮状凸起和绒毛等微观形貌有利于叶片对颗粒物的截留,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元素组成主要为O,Si和Al;4)6种园林植物叶表滞留的大颗粒物(α>10μm)易受风速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对深圳市园林植物配置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为通过植物滞尘效应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园林植物 叶表面微观结构 颗粒物径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常用的植物滞纳能力测定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碧媛 李智琦 +4 位作者 阮琳 潘勇军 陈国财 代色平 冯娴慧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测量评估植物叶片滞纳颗粒物能力是开展植物减霾净化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叶片特征差异较大的10种常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法和滤膜法进行测定,通过两种方法准确性、耗时成本、操作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比较选择适合... 测量评估植物叶片滞纳颗粒物能力是开展植物减霾净化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叶片特征差异较大的10种常见乔木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法和滤膜法进行测定,通过两种方法准确性、耗时成本、操作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比较选择适合广州植物滞纳大气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定性判断不同植物滞纳颗粒物能力大小时,气溶胶再发生器法的准确性、稳定性优于滤膜法;(2)滤膜法的实验耗时是气溶胶再发生器法的两倍,且操作难度较大,在进行大量采样测定时,宜采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法;(3)采集充分接受粉尘的植物叶片为样本可能有利于提高气溶胶再发生器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再发生器法 滤膜法 单位叶面积滞尘量 方法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