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被引量:23
1
作者 姚骏 廖勇 +1 位作者 李辉 刘刃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20,共8页
针对采用传统矢量控制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存在电机运行功率因数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采用双脉宽调制变换器并网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控制策略。所提方案在实现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控... 针对采用传统矢量控制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存在电机运行功率因数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采用双脉宽调制变换器并网的永磁同步发电机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控制策略。所提方案在实现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最大风能捕获控制的基础上,通过控制电机侧变换器使电机d轴控制电压为零来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运行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有助于减小电机侧变换器的运行容量,同时该发电系统可实现最大风能跟踪控制、并网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以及变速恒频发电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 永磁同步发电机 单位功率因数 双脉宽调制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的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益辉 张晓锋 +2 位作者 乔鸣忠 朱鹏 魏永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8-1335,共8页
受输入滤波器的影响,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为0时,网侧功率因数并不为1,网侧电流会超前网侧电压。为实现网侧功率因数为1,基于网侧电路时域分析方法,获得了网侧功率因数角和输入滤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输入滤波器参... 受输入滤波器的影响,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为0时,网侧功率因数并不为1,网侧电流会超前网侧电压。为实现网侧功率因数为1,基于网侧电路时域分析方法,获得了网侧功率因数角和输入滤波器、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输入滤波器参数和输出功率对网侧功率因数的影响,并提出两种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将所提控制方法与基于频域分析方法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同时对所提控制方法二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一具有比基于频域方法更好的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效果,同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闭环控制方法二是正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网侧单位功率因数 输入滤波器 输出功率 输入功率因数设置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电力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怀军 宋倩楠 +1 位作者 邱宗明 陈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88-1392,共5页
舰船全电力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舰船上的谐波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提出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用于舰船电力系统,并针对舰船电力系统负载变化频繁的特点,采用基于UPF谐波电流检测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其谐波... 舰船全电力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舰船上的谐波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提出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用于舰船电力系统,并针对舰船电力系统负载变化频繁的特点,采用基于UPF谐波电流检测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对其谐波进行抑制。用移动窗积分取代低通滤波器的改进型UPF检测方法,有效解决了低通滤波器的检测延时问题,改善了检测的暂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UPF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能实时检测谐波电流,在负载变化时能很快的跟踪,特别适合用于舰船电网谐波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单位功率因数 移动窗积分 舰船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功率角前馈的永磁同步电机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剑 李文善 +1 位作者 温旭辉 彭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81-293,共13页
传统的基于电压矢量定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策略仅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achine,PMSM)/变流器系统交流侧接入电网、频率相对固定条件下的应用,而适用于变频控制的策略存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从PMSM... 传统的基于电压矢量定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策略仅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achine,PMSM)/变流器系统交流侧接入电网、频率相对固定条件下的应用,而适用于变频控制的策略存在系统参数依赖性强的问题。该文从PMSM/变流器系统变速、变频发电运行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分析系统单位功率因数发电运行状态下的电流、电压特性基础上,提出一种不依赖于电机及变流器参数的单位功率因数电流控制策略,所提方案基于电压功率角前馈思想,通过对内功率因数角的预测来实现对PMSM/整流器系统单位功率因数运行的控制。在实验室搭建策略仿真以及系统性能测试小功率实验台,进行策略仿真和实验验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将所提控制策略在工程项目中进行实际应用,完成额定功率380kW的"交–直–交"级联系统满功率工况实验,并对系统进行13h不间断运行耐久性考核。实验室研究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单位功率因数电流控制策略不依赖于系统的参数,在不影响直流电压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满足PMSM/整流器系统变频变速运行工况下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需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压型整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电压功率角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幅相控制的单位功率因数电梯能量回馈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马祎炜 李杰 +1 位作者 陈国呈 屈可庆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针对普通电梯变频器不能回馈再生能量的缺点,研制了一台基于幅相控制的15kW外挂式电梯能量回馈器样机,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回馈和直流母线电压可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起停频繁的特点,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率推导出起动时刻理... 本文针对普通电梯变频器不能回馈再生能量的缺点,研制了一台基于幅相控制的15kW外挂式电梯能量回馈器样机,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回馈和直流母线电压可控。在此基础上,根据电梯起停频繁的特点,利用直流母线电压变化率推导出起动时刻理想初始参数和在输入功率变化时的前馈调节量,提高了系统的快速性。通过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现场实测表明,该回馈器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回馈 幅相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预测 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怀军 庞亚飞 +1 位作者 邱宗明 陈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8-42,共5页
为较好地解决低通滤波器的延时问题,分析了低通滤波器和积分器对谐波电流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过程的影响,采用移动窗积分法改进了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检测法的暂态性能,提出了改进的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实时检测方法。Matlab/Simulink... 为较好地解决低通滤波器的延时问题,分析了低通滤波器和积分器对谐波电流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过程的影响,采用移动窗积分法改进了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检测法的暂态性能,提出了改进的单位功率因数谐波电流实时检测方法。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实时性,可较好地跟踪负载的变化。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并联有源滤波器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单位功率因数(UPF) 移动窗 低通滤波器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哲峰 杨恩星 陈国柱 《机电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70-73,共4页
伴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快速发展,直驱风力发电在高功率密度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显示出了其重要优势,成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开发2 MW大功率双PWM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在机侧变... 伴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快速发展,直驱风力发电在高功率密度以及可靠性等方面显示出了其重要优势,成为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重要趋势之一。在开发2 MW大功率双PWM永磁直驱风力发电变流器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了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在机侧变换器变换功率指令给定条件下,分析了永磁发电机的负载单位功率因数控制问题,提出了增加约束方程以确定电机端电压的稳定控制方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目前正应用于原型机的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恒频 风力发电系统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元 张国富 +1 位作者 徐超 赵洪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8-142,183,共6页
为解决谐波污染、改善电能质量,采用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只需检测系统侧电流及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而无需实时检测、计算负载谐波电流,直接控制系统侧电流为与电网电压同相的标准正弦波的控制方法,其补偿电流的控制... 为解决谐波污染、改善电能质量,采用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只需检测系统侧电流及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而无需实时检测、计算负载谐波电流,直接控制系统侧电流为与电网电压同相的标准正弦波的控制方法,其补偿电流的控制策略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和三角波调制。按照H桥逆变器的单极性脉宽调制的主电路研制了一台高性能的5kVA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样机。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该有源电力滤波器可同时实现补偿负载无功及谐波电流,控制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单位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比例积分控制 单极性脉宽调制 H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的四桥臂三相四线制APF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建元 张国富 +1 位作者 孙澄宇 史海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136,共6页
随着非线性负载在配电系统中的大量使用,低压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电力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重要手段,因而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研制了一种高性能的四桥臂三相... 随着非线性负载在配电系统中的大量使用,低压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无功功率和谐波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源电力滤波器以其优良的性能成为电力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重要手段,因而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控制方法,研制了一种高性能的四桥臂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同时提出了一种只需检测电源输入电流及逆变器直流电容电压,而无需实时检测、计算负载谐波电流,直接控制电源电流为与电网电压同相的标准正弦波的控制方法,并对其稳态及动态行为进行了详尽分析;补偿电流的控制策略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和三角波调制。以此研制了一台10kVA四桥臂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实验样机,理论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均证明了该有源电力滤波器可有效地补偿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谐波、无功功率和三相不平衡,系统控制简单,动态响应快,补偿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三相四线制 四桥臂 单位功率因数 比例积分控制 谐波污染 三相不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前馈控制的单位功率因数三相SAPWM变流器 被引量:3
10
作者 屈克庆 陈国呈 孙承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幅相控制方式、具有电流前馈的单位功率因数三相电压型SAPWM变流器。根据相量间的直角三角形关系和能量平衡原则,建立了该系统的低频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相量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将直流侧负载电压的变化率转化为到...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幅相控制方式、具有电流前馈的单位功率因数三相电压型SAPWM变流器。根据相量间的直角三角形关系和能量平衡原则,建立了该系统的低频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相量调节方式。在此基础上,将直流侧负载电压的变化率转化为到达下一个平衡状态时相位与调制深度的附加控制量,以提高系统的快速性。实验证明:控制系统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和能量的双向流动,且输出直流电压恒定可调,相电流的谐波含量非常小,系统动态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电压型SAPWM变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 电流前馈控制 控制策略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单位功率因数谐波检测算法在三相并联型APF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小凡 许春雨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降低电网电压不对称或畸变对UPF谐波检测算法的影响,通过引入锁相环电路的改进型UPF谐波检测算法产生基波正序电压,对有功功率进行修正,抑制了电压畸变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在Matlab上对补偿前后电源侧电流波形进行对比... 为了降低电网电压不对称或畸变对UPF谐波检测算法的影响,通过引入锁相环电路的改进型UPF谐波检测算法产生基波正序电压,对有功功率进行修正,抑制了电压畸变的影响,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实时性。在Matlab上对补偿前后电源侧电流波形进行对比研究,验证了改进型UPF谐波检测算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后,电源侧电流谐波成分中谐波含量最高的5次谐波含量由补偿前的22.8%降低为补偿后的8.1%,负载电流主要次谐波成分得到了有效抑制,实现了抑制谐波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三相并联型APF 单位功率因数 谐波抑制 电压畸变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位功率因数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红莲 袁兆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9,共3页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广泛采用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将功率因数的概念引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中,提出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技术,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电路结构简单、动态响应...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广泛采用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将功率因数的概念引入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中,提出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的谐波和无功电流实时检测技术,对其特性进行了分析。该方法电路结构简单、动态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通过仿真研究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功率因数 有源电力滤波器 谐波和无功电流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无速度传感器的PMSG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书举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2-546,共5页
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的直驱风电系统目前发展很快,PMSG的控制对系统性能非常重要,其中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推进此一技术,采用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控制永磁同步发电机以降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流器的功率等级;采... 使用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的直驱风电系统目前发展很快,PMSG的控制对系统性能非常重要,其中无速度传感器控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为推进此一技术,采用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控制永磁同步发电机以降低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流器的功率等级;采用基于锁相环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对电机转速和相位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永磁直驱风电系统中,单位因数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变流器容量,无速度传感器控制可以替代常规编码器参与控制并获得良好效果,从而证实了所采用的单位因数控制和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系统 永磁同步发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锁相环 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数字模拟混合控制的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立飞 张万峰 叶芃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242-1245,共4页
在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 (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以传递函数形式建立了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输出电压的限制条件 ,设计了以单片微处理器 80 C552为核心的实验系统 .该系统采用数字模拟混合控制方式 ,无乘法器 ,仅需两... 在三相电压型脉宽调制 (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以传递函数形式建立了电流环和电压环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输出电压的限制条件 ,设计了以单片微处理器 80 C552为核心的实验系统 .该系统采用数字模拟混合控制方式 ,无乘法器 ,仅需两个电流传感器 ,从而使系统得以简化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文中所述控制策略的 PWM整流器能使输入电流为正弦且与电压同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数字模拟混合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传递函数 脉宽调制 输入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变结构的直驱风电机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军 周飞航 +1 位作者 赵晨聪 张彬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4-532,共9页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因机舱温度升高使得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固有参数发生变化以及风速变化引起的扰动等,提出一种鲁棒变结构的控制策略,结合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并依据电压锁相... 针对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因机舱温度升高使得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固有参数发生变化以及风速变化引起的扰动等,提出一种鲁棒变结构的控制策略,结合基于定子磁链定向的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并依据电压锁相原理实现了定子磁链的位置观测。与传统的控制方案相比,不仅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获得较好的跟踪精度及动态品质,而且依据所提方法设计的鲁棒变结构控制器能够使整个闭环系统全局稳定,且具备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电机组 鲁棒变结构 单位功率因数 锁相环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功率因数PWM整流器最大传递功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辛颂旭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12期43-45,52,共4页
为了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脉宽调制(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通过分析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在器件参数和交流侧电压已确定的情况下,研究了PWM整流器的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可传递的最大功率,分析了最大可传递功率与开关管参数之间的关... 为了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脉宽调制(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的稳定控制,通过分析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在器件参数和交流侧电压已确定的情况下,研究了PWM整流器的交流侧和直流侧之间可传递的最大功率,分析了最大可传递功率与开关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以交流侧电压为变量,研究了PWM整流器最大可传递功率与交流侧电压的关系。实际应用表明,以此为依据可选择合适的交流侧电压以达到充分利用开关管容量的目的,同时该方法对选择合适的开关管和确定直流侧负载上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宽调制整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 最大传递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励磁同步电机惯性储能直流馈电系统新型单位功率因数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洋 史黎明 +1 位作者 赵鲁 李耀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4,共8页
电励磁同步电机惯性储能直流馈电系统中,同步电机存在定子磁链幅值、功率因数和直流母线电压3个控制自由度。为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并提高系统的效率,需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基本恒定以及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该文从上述两个控制需求出发,... 电励磁同步电机惯性储能直流馈电系统中,同步电机存在定子磁链幅值、功率因数和直流母线电压3个控制自由度。为减少系统的无功功率,并提高系统的效率,需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基本恒定以及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该文从上述两个控制需求出发,提出一种电励磁同步电机新型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转子磁场定向,对功率因数和直流母线电压进行闭环控制,将三自由度降为二自由度。仿真计算和在电励磁同步电机惯性储能系统平台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电机直轴电流为零的控制方法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在保证直流母线电压基本恒定的同时,使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提高至0.97,视在功率减少28%,可有效减少系统无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电机 惯性储能 电励磁 磁场定向控制 单位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单位功率因数运行下HERIC型并网逆变器软开关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锐彬 牛晨晖 +2 位作者 史明明 李明明 肖华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975-4983,共9页
软开关技术是实现非隔离逆变器高频化及高变换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并网标准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更宽的功率因数运行范围。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效可靠逆变器(highly efficient reliable inverter concept,HERIC)拓扑的新型... 软开关技术是实现非隔离逆变器高频化及高变换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并网标准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更宽的功率因数运行范围。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效可靠逆变器(highly efficient reliable inverter concept,HERIC)拓扑的新型零电流转换并网逆变电路。通过谐振网络的分区域工作模式配合逆变器的无功运行分段调制策略,将软开关运行目标从单位功率因数下的两象限推广到非单位功率因数下的四象限。该文详细分析了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讨论其谐振轨迹特征、参数设计方法及器件电压电流应力等。最后通过搭建一台50k Hz、1kW原理样机验证了该新型逆变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逆变器 单位功率因数 零电流转换 谐振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功能单相单位功率因数变换器 被引量:3
19
作者 傅强 叶笛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95-498,共4页
针对电网谐波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提出了一种用以抑制电网谐波的多功能单相单位功率因数变换器.采用四管全桥式开关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和较为简单的双环(直流电压环和总电流环)控制策略,使得此装置不但可以用作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以... 针对电网谐波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提出了一种用以抑制电网谐波的多功能单相单位功率因数变换器.采用四管全桥式开关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和较为简单的双环(直流电压环和总电流环)控制策略,使得此装置不但可以用作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以替代许多传统电力电子装置的输入阶段的整流部分,而且还可以同时用作有源功率滤波器,实现对用户已有的非线性功率装置在工作时所产生的谐波和无功电流的补偿.为从理论上研究此装置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电流环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电流环的动态特性.讨论了电流失真的产生原因及其相应的抑制方法.给出的小功率实验装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工作时的输入功率因数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污染 单位功率因数 电力网 补偿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直流线路损耗的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晨欣 夏嘉航 +1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150,共10页
电网换相换流器的交流滤波器组和无功补偿装置占地面积大,在交流电网故障时容易发生换相失败;改进型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ESCCC)能减小换流器占地面积,提高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但通过阀侧电容投切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会影响谐波特性。... 电网换相换流器的交流滤波器组和无功补偿装置占地面积大,在交流电网故障时容易发生换相失败;改进型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ESCCC)能减小换流器占地面积,提高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但通过阀侧电容投切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会影响谐波特性。针对此问题,并考虑直流线路损耗优化,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ESCCC并结合交流母线侧电容投切的新型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拓扑结构和数学模型,分析了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的原理;然后,提出新型控制策略,采用新的谐波评价指标设计了滤波电感、电容等参数;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仿真结果表明,ESCCC能在全工况下实现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并且降低了直流线路损耗和换相失败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并联电容换相换流器 单位功率因数 直流线路损耗 投切电容 参数设计 换相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