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筛选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1
作者 张佳琦 王亚玉 +3 位作者 郭兴 林跃智 廖化新 王晓钧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7-313,共7页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囊膜蛋白(Env)是参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由表面蛋白(Gp90)及跨膜蛋白(Gp45)组成,Env蛋白在介导病毒粘附、细胞间融合、疾病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通过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获得Env特异性单克隆抗...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囊膜蛋白(Env)是参与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关键蛋白,由表面蛋白(Gp90)及跨膜蛋白(Gp45)组成,Env蛋白在介导病毒粘附、细胞间融合、疾病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通过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获得En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本研究利用密码子优化后的Gp90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s-gp90-His,按常规方法将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6次后分离脾细胞,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分离免疫小鼠脾细胞中可识别Gp90的单个B淋巴细胞,结果显示,本研究从2×10^(8)个小鼠脾细胞中获得890个识别Gp90的单个B淋巴细胞。通过特异性引物以单个B淋巴细胞的基因组cDNA为模板扩增抗体重链(Ig VH)和轻链(Ig VL)的可变区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分别将重链(Ig VH)和轻链(Ig VL)可变区基因克隆至pcDNA3.1中,测序鉴定结果显示分别正确构建了27对匹配的pcDNA3.1-VH和pcDNA3.1-VL表达质粒,将这27对匹配的表达质粒分别按照pcDNA3.1-VH:pcDNA3.1-VL=1:1的比例共转染至HEK293F细胞,收获细胞上清,经Protein A纯化获得Gp90 MAb。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两种方法对纯化的Gp90 MAb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获得了27株可匹配的抗体基因对,经表达后有4株MAb可与Gp90蛋白结合,且可以识别Gp90蛋白的天然构象。本研究首次采用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技术对Gp90 MAb进行了筛选,获得的Gp90 MAb为Env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为深入研究Env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囊膜蛋白 单个B淋巴细胞扩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重二次PCR对外显子缺失型DMD患者单淋巴细胞遗传学诊断的研究
2
作者 颜军昊 陈子江 秦莹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2465-2468,共4页
目的对已知dystrophin基因50号外显子缺失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单个淋巴细胞遗传学诊断,建立该病单细胞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方法,为携带者... 目的对已知dystrophin基因50号外显子缺失的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dystrophy,DM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进行单个淋巴细胞遗传学诊断,建立该病单细胞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方法,为携带者夫妇进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以提供细胞学基础。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获取已经确诊为dys-trophin基因50号外显子缺失型DMD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单个淋巴细胞,采用dystrophin基因50号外显子引物/SRY基因引物二重二次PCR的方法进行遗传学诊断。结果男性患者单个淋巴细胞中SRY基因阳性同时50号外显子阴性的比例为92%;正常男性对照中SRY基因和50号外显子均阳性的比例为91%;正常女性对照中50号外显子阳性和SRY基因阴性的比例为93%。结论通过二重二次PCR能够进行dystrophin基因50号外显子缺失型DMD患者和正常对照的单个淋巴细胞遗传学诊断,为PGD技术在该病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营养不良 单个淋巴细胞 遗传学诊断 二重二次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吕信萍 吴静 陈京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104-2109,共6页
单克隆抗体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尤其是在各种病毒引发的肝损伤的治疗和研究中,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基于单个B淋巴细胞直接制备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抗原特异性高、免疫原性低及安全高效等优... 单克隆抗体是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尤其是在各种病毒引发的肝损伤的治疗和研究中,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基于单个B淋巴细胞直接制备的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具有抗原特异性高、免疫原性低及安全高效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瞩目。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和PCR技术的不断改进,单个B淋巴细胞抗体制备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尽管由单个B淋巴细胞产生作用于肝脏的单克隆抗体的相关报道并不多见,但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述了单个B淋巴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单个B淋巴细胞制备的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抗体 单克隆 单个B淋巴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