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牛志尚 郝春生 +4 位作者 叶辉 李龙 白东升 邱颖 管考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112-1115,1119,共5页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2组(单通道腹腔镜组178例,双通道腹腔镜组182例).单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上缘纵行切开10-15 mm,直视... 目的 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分为2组(单通道腹腔镜组178例,双通道腹腔镜组182例).单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上缘纵行切开10-15 mm,直视下放置10 mm trocar,经trocar置入10 mm单孔带操作孔道的腹腔镜,自操作孔道置入专用加长5 mm腹腔镜持针器,经腹壁穿入腹腔-2-0带针丝线,荷包缝合未闭合内环口1周.双通道腹腔镜组于脐部纵行切开10-15 mm,蚊式钳游离切口上、下极皮下组织,于上极直视下置入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下极钝性穿刺置入5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置入常规操作器械,荷包缝合内环口.结果 3岁以上的患儿双通道腹腔镜组术后脐部疼痛发生率高[46.3%(19/41) vs.23.7%(9/38),χ^2=4.425,P=0.035],但2组手术时间[(25.9±5.7)min vs.(25.0±5.4) min,t=1.538,P=0 125],术后住院时间[(1.8±0.8)d vs.(1.9±0.7)d,t=-1.263,P=0.207],住院费用[(3473.6±165.4)元 vs.(3478.2±131.4),t=-0.293,P=0 770]均无明显差异.单、双通道腹腔镜组分别随访172、168例,术后6个月无斜疝复发,无脐疝、睾丸萎缩及睾丸下降不全等并发症,脐部未见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一部位单通道与双通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相当,腹壁不留瘢痕,但双通道腹腔镜手术无须特殊器械,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疝囊高位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在巨大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坤 王一婷 +2 位作者 姚颖 杨俊芳 韩劲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在巨大卵巢肿瘤(直径>10 c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因巨大卵巢囊肿行卵巢囊肿剔除或患侧附件切除的4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 目的探讨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在巨大卵巢肿瘤(直径>10 c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因巨大卵巢囊肿行卵巢囊肿剔除或患侧附件切除的4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LESS 23例,肿瘤直径(16.32±5.06)cm,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23例,肿瘤直径(14.08±2.78)cm,2组差异无显著性(t=1.861,P=0.069)。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住院时间、术后满意度。结果LESS组行卵巢囊肿剔除18例,患侧附件切除2例,卵巢肿瘤分期手术(大网膜部分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3例;三孔组分别为16例、6例、1例。2组手术过程顺利,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LESS组无囊肿破裂,三孔组囊肿破裂5例(21.7%),差异有显著性(P=0.049),2组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LESS组[(4.17±1.24)分]高于三孔组[(3.47±0.94分)](t=2.157,P=0.036)。术后6个月2组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巨大卵巢肿瘤,LESS手术难度低,探查全面,安全可行,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 巨大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与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创伤反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惠华 李炳根 +3 位作者 龚独辉 吴铭键 彭永辉 聂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1期987-990,共4页
目的:比较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appendectomy ,LESS-LA)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对机体的创伤反应。方法2011年4月~2013年3月选择205例成人急性... 目的:比较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appendectomy ,LESS-LA)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对机体的创伤反应。方法2011年4月~2013年3月选择205例成人急性阑尾炎,按掷硬币法分为2组,分别为LESS-LA组和常规L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前1 h,术后24、72 h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 反应蛋白(C reaction protein,CRP)。结果LESS-LA组手术时间(50.3±10.8)min,明显长于常规LA组(26.1±8.8)min(t=17.625,P=0.000)。 LESS-LA组患者术前1 h,术后24、72 h血清IL-6分别为(8.41±1.51)、(35.65±3.36)、(25.29±3.25) pg/ml,常规LA组分别为(8.76±1.39)、(35.21±3.19)、(25.56±3.19) pg/ml,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t=-1.728,P=0.086;t=0.962,P=0.337;t=-0.600, P=0.549);LESS-LA组患者术前1 h,术后24、72 h血清TNF-α分别为(14.47±2.05)、(27.43±2.61)、(20.01±3.13) pg/ml,常规LA组分别为(14.65±2.09)、(27.36±2.63)、(20.57±3.18) pg/ml,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t=-0.622,P=0.535;t=0.191,P=0.849;t=-1.270,P=0.206);LESS-LA组患者术前1 h,术后24、72 h血清CRP分别为(18.47±2.71)、(45.59±3.07)、(32.46±3.22) mg/L,常规LA组分别为(18.34±2.52)、(45.03±3.16)、(32.61±3.13) mg/L,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t=0.356,P=0.722;t=1.286,P=0.200;t=-0.338,P=0.736)。结论与常规三孔法LA比较,LESS-LA切口美观,瘢痕几乎不可见,但手术时间显著延长,且手术创伤并未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创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硕东 范莹 +2 位作者 孔静 苏洋 田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0月对8例胰体尾部良性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保留脾脏3例,联合脾切除5例。超声刀游离周围韧带及远端胰腺,切割闭合器将胰体尾及脾血管切断,标本经脐取出。结果 7例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成功,1例因胰尾囊肿与周围粘连严重中转为多孔手术。手术时间130~240 min,(155±38)min;出血量50~250 ml,(101.3±71.6)ml;住院时间6~9 d,(7.4±1.1)d。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出血、静脉血栓、发热感染等并发症。1例持续性胰漏,开腹手术修补。术后脐部切口愈合良好,美容效果明显。8例术后随访3~28个月,(14.3±8.6)月,均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预后良好。结论对于有经验的腹腔镜外科医生,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是可行的,并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胰体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扶镜助手与术者的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勇男 吴硕东 +3 位作者 陈永生 韩金岩 于晓鹏 吕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9-851,共3页
目的总结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扶镜助手与术者配合的技巧。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9月于我病房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2例资料。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及扶镜助手完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多孔或开腹手术,手术... 目的总结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扶镜助手与术者配合的技巧。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9月于我病房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2例资料。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及扶镜助手完成。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多孔或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3.9±15.5)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操作者不仅要遵循进退有序的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摄像导线手柄、光源电缆及气腹导管之间的相互纠缠。在显露术野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空间,灵活处理镜头与两把操作器械之间的关系,将镜头置于两把操作器械之间或一侧,以便获得更佳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弯曲器械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5例体会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建伟 高静涛 +4 位作者 王建国 徐琦 李智平 蒋立钊 刘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695-696,704,共3页
目的总结使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方法 2012年1~10月,对58例胆囊结石和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脐上缘2.5 cm弧形切口放置10、5、5 mm 3枚trocar,置入30°腹腔... 目的总结使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方法 2012年1~10月,对58例胆囊结石和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施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脐上缘2.5 cm弧形切口放置10、5、5 mm 3枚trocar,置入30°腹腔镜、可弯曲抓钳和可弯曲电钩,Hem-o-lok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结果 61例(93.8%)经脐完成手术,4例转为三孔法。手术时间34~110 min,平均52.4 min;出血量10~150 ml,平均38.4 ml。术后均无出血、胆漏、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4~6 d,平均4.8 d。术后随访2周~3个月,腹壁瘢痕小,且隐藏于脐内不明显。结论使用可弯曲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切口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经脐入路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庆华 刘玉祥 +3 位作者 陈勇 王赭 陈一伟 束一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LC)与传统腹腔镜术式(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LC)比较的优越性。方法按纳入、排除及... 目的探讨使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入路单一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USLC)与传统腹腔镜术式(traditional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LC)比较的优越性。方法按纳入、排除及剔除标准将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连续30例非急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TUSLC组(n=14)和TLC组(n=16)。2组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数据、创伤应激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各时相创伤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白介素6、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 h TUSLC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TLC组低(4.00±0.78 vs.4.75±0.68,t=-2.800,P=0.009),术后24 h及48 h时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器械TUSLC安全可行。在手术经验丰富的前提下,此方法较传统术式具有一定的总体优势,即在不增加手术费用的基础上,前者具有美容效果肯定、术后短期内疼痛较轻的潜在微创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单一部位腹腔镜手术 经脐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