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单一民族乡村绿化树种选择与植物配置探讨——以晒北滩瑶族乡烟竹山村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廖高文 《南方园艺》 2017年第4期47-49,共3页
长期以来,乡村的绿化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都是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乡村建设的一个短板。随着社会生态文明的兴起,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振兴,非单一民族乡村的绿化规划也有了新的突破。为了辅助推动各个非单一民族... 长期以来,乡村的绿化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都是乡村文化和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乡村建设的一个短板。随着社会生态文明的兴起,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的振兴,非单一民族乡村的绿化规划也有了新的突破。为了辅助推动各个非单一民族乡村的旅游开发和提振地方经济,做好非单一民族乡村的绿化规划和植物配置,对乡村的宣传和推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起着"窗口效应"的连锁反应。文章以烟竹山村为例,对乡村道主干线、民居房前屋后,以及村级公共活动中心等方面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层面进行了阐述和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民族 园林绿化 树种选择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民族形成刍议
2
作者 阮西湖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70-73,共4页
在居民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是否形成加拿大民族、美利坚民族、澳大利亚民族?这是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民族理论的发展。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看法。不妥之处,... 在居民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是否形成加拿大民族、美利坚民族、澳大利亚民族?这是民族学者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民族理论的发展。 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看法。不妥之处,欢迎同志们批评指正。 有人说,“19世纪40年代,是澳大利亚民族形成的始初阶段,19世纪80年代,各殖民地的相互联系加强了。经济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基础。”在这些学者看来,澳大利亚民族已经形成了。这次我到澳大利亚访问,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研究的。我在研究提纲上明确地写着:澳大利亚各移民民族集团二百年来是否已形成单一民族,还是依然保留着其各自的民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成 澳大利亚人 单一民族 澳大利业 英国习惯 爱尔兰人 民族意识 民族成分 民族集团 研究提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流动、文化变迁与民族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奕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0-43,共4页
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人口流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与变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或者从人口流动的角度研究民族关系,无论是科学资料的搜集和积累,还是理论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我... 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人口流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与变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民族关系的角度研究人口流动,或者从人口流动的角度研究民族关系,无论是科学资料的搜集和积累,还是理论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我们的准备和经验都还不足。尤其是对一些尚待明确的基本理论问题,更需要通过讨论来提高认识。本文正是从这样的目的出发,就这个问题谈点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理论问题 人口流动 民族关系 社会关系 文化认同 社会交往 生产方式 角度 文化变迁 单一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形成的多元模式
4
作者 阮西湖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1期82-83,共2页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自己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民族的特征有四个: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民族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四个特征。但在民族形成以后,由于种种其他客观原因而丧失前三个特征中的...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有自己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民族的特征有四个: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的心理状态。民族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四个特征。但在民族形成以后,由于种种其他客观原因而丧失前三个特征中的任何一个,不能使民族不成其为民族。如我国的满族,原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在长期与汉族相处过程中采用了汉语。在我国,满语作为整个民族语言已不存在了,但满族依然存在。许多汉族虽然长期侨居国外,丧失了共同地域,但仍然是汉族。有人说,只有完整地具备四个特征才称之为民族。而这种观点与现实生活不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形成 多元模式 单一民族 人们共同体 因纽特人 部落 法兰西人 汉族 民族语言 满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民俗性展览的陈列设计
5
作者 王克松 《文博》 1994年第4期96-99,共4页
我国56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不同,保留有丰富多彩的不同风俗习惯.沉淀着他们与大自然搏击的古老文化,悠悠的历史和相互间的融合和影响,记录着他们对其传统文化的扬弃和继承。
关键词 民俗性 布依族 单一民族 陈列设计 博物馆 设计人员 内容设计 贵州省 形式设计 民族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诺族饮食文化及其变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映占 李艳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148-156,共9页
2019年是基诺族识别为单一民族的40周年,在这40年里,基诺族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论文以基诺族的饮食文化为对象,关注其内涵及变迁,进而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这些年来基诺族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迁及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基诺族 饮食文化 变迁 变迁研究 生态环境 文化习俗 经济社会 单一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及中国的立场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云祥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05年第8期12-21,共10页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是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中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大事件。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日双方共同 努力,从日本方面看,日本要尊重历史,真心反省;中国方面要注意客观、公正、严肃... 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是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中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从20世纪 8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重大事件。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日双方共同 努力,从日本方面看,日本要尊重历史,真心反省;中国方面要注意客观、公正、严肃、科学,尽 量避免把这一问题泛政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天皇制 单一民族 中日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融入视角下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衍变及困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梅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外籍劳动者政策发生了较大改变。从文化融入视角看,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既包括对其融入劳动力市场进行限制和区隔的出入境管理政策,也包括从地方到中央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多文化共生”政策。这些政策是受到日本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外籍劳动者政策发生了较大改变。从文化融入视角看,日本外籍劳动者政策既包括对其融入劳动力市场进行限制和区隔的出入境管理政策,也包括从地方到中央发展起来的包容性“多文化共生”政策。这些政策是受到日本劳动力市场变化、二战后重新建构起来的“单一民族神话”、欧美多文化主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单一民族神话”虽然不断受到内外因素的挑战,但仍然根深蒂固。多文化共生社会尚处于一种理想形象的建构阶段,这是日本国内不同势力从经济、主权、人权等角度进行争论和妥协、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融入 单一民族神话 多文化共生 日本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对于“国家统一”目标和模式的理论探索以及历史选择——一种基于历史文献的梳理和阐释 被引量:4
9
作者 齐鹏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0,共19页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而艰苦奋斗的历史关头。在这个过程中,直面新中国即将诞生需要全面谋划和统筹其...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而艰苦奋斗的历史关头。在这个过程中,直面新中国即将诞生需要全面谋划和统筹其开国的大政方针——包括内外政策、国体政体的大背景和新形势,中共经过二十余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在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实现"国家统一"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国家结构和国家形式问题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进一步系统和丰富,开始明晰地意识到教条主义地照搬"苏联模式"有违中国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开始全面彻底地扬弃客观存在的导致中国四分五裂,导致中华民族离心离德隐患的"民族自决"、"联邦制"的理念和概念,开始逐步奉行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则,更加符合中国历史传统和基本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单一制"的理念和概念,并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完成了这一战略转换,最终将新中国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的国家结构、国家形式,正式确定为具有鲜明而突出的中国特色、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以"中央集权"为主导的"单一制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国家统一 民族自决和联邦制 民族区域自治与单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因纽特人
10
作者 阮西湖 《云南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67-70,79,共5页
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分布在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北部、丹麦的格陵兰和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六十年代后期,全世界因纽特人有60,000人,根据最近材料,全世界因纽特人已增至100,000人。其中23,000人居住在加拿大,在1959年加... 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分布在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北部、丹麦的格陵兰和苏联的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六十年代后期,全世界因纽特人有60,000人,根据最近材料,全世界因纽特人已增至100,000人。其中23,000人居住在加拿大,在1959年加拿大只有11,400人,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因为从1959—1980年的二十年过程中,因纽特人增加了一倍多,仅加拿大西北地区就有15,650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纽特人 加拿大 印第安人 西北地区 北极 居住地区 格陵兰 阿拉斯加 单一民族 欧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