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弹模光弹模型层间约束应力与单一模型法
1
作者 邓国红 贺建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1994年第3期103-110,113,共9页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分析方面对变弹模层间约束应力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探讨表明:由于光弹材料冻结过程中的相变特性和层面两侧材料特性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对稳定的约束应力条纹图。由此提出了按下式进行条纹参数叠加以消除其影响的...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分析方面对变弹模层间约束应力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探讨表明:由于光弹材料冻结过程中的相变特性和层面两侧材料特性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存在相对稳定的约束应力条纹图。由此提出了按下式进行条纹参数叠加以消除其影响的单一模型法:本文所提出的单一模型法对光弹实验力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弹模光弹模型 层间约束应力 单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模型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礼庆 袁乃华 夏蔚芸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0-13,49,共5页
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镇江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给出悲观状况和乐观状况两种情景的评价结果,与采用传统单一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悲观状况下,Ⅰ类、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 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镇江市浅层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给出悲观状况和乐观状况两种情景的评价结果,与采用传统单一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悲观状况下,Ⅰ类、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5.88%,Ⅲ类监测井占39.22%,Ⅳ~Ⅴ类监测井占54.9%;乐观状况下,Ⅰ类、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54.9%,Ⅲ类监测井占5.88%,Ⅳ~Ⅴ类监测井占39.22%。2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相差较大,依赖单一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决策,是具有风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评价 单一模型 单项组分评价法 综合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模型EnKF法更新油藏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季秀峰 黄旭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3期192-196,224,共6页
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进行自动历史拟合,更新油藏模型。实验证明EnKF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EnKF方法要求一组初始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有一个油藏或地质模型,这使得直接利用EnKF进行历史拟合,更新油藏模型... 近年来,人们开始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进行自动历史拟合,更新油藏模型。实验证明EnKF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EnKF方法要求一组初始实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只有一个油藏或地质模型,这使得直接利用EnKF进行历史拟合,更新油藏模型比较困难。为此,提出了一种由一个模型派生出多个模型来满足EnKF基本要求的随机导航点方法,并试验在尽量少的模型条件下,利用EnKF更新油藏模型。模型实验表明,利用随机点抽样派生出多个模型,再利用EnKF可以实现单一模型更新,最终取得的模型与参考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KF方法 自动历史拟合 单一油藏模型 随机导航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钢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预报单一扩展率曲线模型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小平 贾贵磊 +1 位作者 崔维成 祁恩荣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 采用基于疲劳裂纹扩展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对海洋钢结构的安全寿命进行评估,首先要解决变幅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率问题,其次是复杂应力场中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问题。文章将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结合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来探讨复杂载荷作用下海洋钢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报问题。裂纹扩展率单一曲线模型的思想是将任意载况下的应力强度因子等效到R=0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假定超载不影响材料的裂纹扩展率,而是使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减小。使得复杂载荷下的疲劳寿命预报也仅需要对应于R=0时的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从而解决复杂载荷下裂纹扩展率材料常数的确定问题。文中给出了适合于海洋钢结构的裂纹扩展率曲线,焊趾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以及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钢结构 表面裂纹 单一曲线模型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 残余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南小河流域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孝玉 李亚娟 +1 位作者 李怀有 沈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4-719,共6页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 非饱和土壤的水力性质是进行土壤中水分与污染物运移模拟的物理参数,其中土壤水分扩散率是定量模拟土壤水分流动和溶质运移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通过对甘肃省南小河沟流域不同地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分层取样,采用水平土柱吸渗法测定各地类的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运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对数模型参数具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可以建立表征描述南小河沟各地类的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一参数的单对数模型;进一步从全流域及划分地类后得到的模型参数B与A的关系分析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对模型进一步简化为单一参数模型。分析单一参数模型B的统计特征表明:参数B随着地貌类型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化特征,可作为土壤水分扩散率空间变异的变异系数。因此,可以用参数B作为反映地貌类型的指标,应用于区域土壤水分扩散率的估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扩散率 单一参数模型 地貌类型 南小河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坝型坝体施工单一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仁超 胡颖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103,106,共5页
针对不同坝型坝体的施工特点以及统一模拟的必要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施工单元构建复合坝型坝体施工的仿真模型。根据代数拓扑中单形和复形以及平面几何中的相关定义,给出了一种以点描述形体形成形体轮廓的算法。该算法有利于形体的透... 针对不同坝型坝体的施工特点以及统一模拟的必要性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施工单元构建复合坝型坝体施工的仿真模型。根据代数拓扑中单形和复形以及平面几何中的相关定义,给出了一种以点描述形体形成形体轮廓的算法。该算法有利于形体的透视图、轮廓图和三维图形的生成,进而可以实现各种坝型的统一形体描述。最后,应用编辑的相应软件对某航电枢纽工程的复合坝型坝体施工进行模拟仿真,应用结果分析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坝型 单一仿真模型 筑片 单形 施工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元计算系统的单一映象空间模型研究
7
作者 桂小林 钱德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8-531,共4页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 ,基于网络的高性能计算技术正趋向异构节点间的元计算技术方向发展 .元计算系统的研究目标是 :将地理上分布的、属于不同管理域的、运行不同软件的、异构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以及昂贵的仪器设备通过高速网络连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 ,基于网络的高性能计算技术正趋向异构节点间的元计算技术方向发展 .元计算系统的研究目标是 :将地理上分布的、属于不同管理域的、运行不同软件的、异构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以及昂贵的仪器设备通过高速网络连接起来 ,形成超级计算能力 .支持元计算的、将异构计算节点连接起来的、实现系统透明访问的技术 ,是元系统的研究重点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树型结构的单一映象空间模型 - - Si SM,它屏蔽异构节点的硬件边界 ,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编程接口、透明访问的虚拟机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映象空间模型 计算机网络 元计算系统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坤鹏 武世亮 +1 位作者 马孝义 余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2,共7页
应用水平土柱法测定了杨凌地区典型粘壤土的水分扩散率,利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单一参数模型中参数B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主成... 应用水平土柱法测定了杨凌地区典型粘壤土的水分扩散率,利用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单对数模型和双对数模型对其进行了拟合,建立了土壤水分扩散率单一参数模型,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了单一参数模型中参数B的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研究区域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粗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综合成3个主成分;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拟合的单一参数模型参数B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308 2;将拟合得到的参数B代入单一参数模型中对土壤水分扩散率进行预测,除去其中较大值的预测结果偏低外,其余土壤水分扩散率预测结果都比较接近实测值,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257 8,可利用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单一参数模型中的参数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扩散率 单一参数模型 主成分分析 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拱徐变计算的单一单元模型
9
作者 陈历强 邓继华 +2 位作者 谭建平 田仲初 谭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8-1193,共6页
采用空间杆单元模拟结构杆件,基于徐变作用下钢管与核心混凝土黏结良好因而应变协调的特点,结合徐变的时间步增量分析方法,建立适合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拱徐变分析的单一单元模型并开发了程序,对湖南茅草街大桥(主跨为368 m的中承式钢管混... 采用空间杆单元模拟结构杆件,基于徐变作用下钢管与核心混凝土黏结良好因而应变协调的特点,结合徐变的时间步增量分析方法,建立适合钢管混凝土空间桁拱徐变分析的单一单元模型并开发了程序,对湖南茅草街大桥(主跨为368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进行了《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规范》(JTG-T D65-2015)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规定的两种徐变模式下拱肋下挠、截面应力以及杆件内力重分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钢管混凝土杆件单一单元模型相对于常规的双单元模型能提高计算效率;两种徐变模式下计算的由徐变引起的拱肋下挠、截面应力重分布非常明显,杆件内力重分布不太明显;相对而言,后一种徐变模式下徐变对拱肋受力行为的影响更强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空间桁拱 徐变 单一单元模型 应变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模型在大坝变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任超 梁月吉 +1 位作者 庞光锋 杨兴跃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166,共5页
提出基于灰色GM(1,1)、BP神经网络和普通卡尔滤波3种单一模型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继承单一模型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较优的局部预测值和较好的全局预测精度。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各单一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 提出基于灰色GM(1,1)、BP神经网络和普通卡尔滤波3种单一模型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继承单一模型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较优的局部预测值和较好的全局预测精度。与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各单一模型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均方根误差为0.11 mm,在大坝变形预测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 单一模型 最优加权 最优非负变权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全国降水量分布制图研究
11
作者 王妍 赵文旻 +4 位作者 虞亚楠 李林 任杰 赵玲妹 李珈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0,70,共7页
针对传统空间插值模型对样本数据的依赖性及其预测偏差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降水量空间分布数字制图方法——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EL)算法。基于降水量分布随多元地理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地表覆盖、地形特征)变化的假设,以中国地... 针对传统空间插值模型对样本数据的依赖性及其预测偏差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降水量空间分布数字制图方法——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 EL)算法。基于降水量分布随多元地理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地表覆盖、地形特征)变化的假设,以中国地区2019年的618个气象站点年降水量观测资料为样本数据,建立基于EL降水量空间制图模型,该EL模型以广义线性回归(Generalized Linear Regression, GLM)模型为元学习机来整合样条函数(Anusplin)、地理加权(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和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模型产生的初级预测,最后制取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降水量栅格面。结果显示,EL模型取得较可靠的预测结果,模型验证精度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达0.96,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仅为55.17 mm;EL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比传统的GPR、GWR和Anusplin模型的RMSE分别降低了10.95%、16.54%、18.02%。本文提出的EL模型在大尺度范围的站点式气候要素空间制图领域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单一模型 降水量 空间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雪 张金锁 邹绍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9-32,共4页
文章以能源需求预测模型技术提升和预测误差不断改善为线索,从信息源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国内外能源需求预测的相关理论与模型特征。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经历了单一模型、多源模型组合和智能信息融合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模型发展阶段的特点... 文章以能源需求预测模型技术提升和预测误差不断改善为线索,从信息源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国内外能源需求预测的相关理论与模型特征。能源需求预测模型经历了单一模型、多源模型组合和智能信息融合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模型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评述,对未来非线性、变权重技术以及多源信息融合模型在能源需求预测方面的应用做出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信息融合 单一模型 多源模型组合 智能信息融合 能源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时变概率权的短期风功率组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苹 叶超 《广东电力》 2016年第10期1-6,共6页
高精度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有利于实现接入大量风机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针对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 高精度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有利于实现接入大量风机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针对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ARMA)、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等单一模型预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协方差、概率权组合模型权重固定的不足,结合风功率的日变化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时变概率权的组合预测模型。实际算例表明:组合模型能有效提高风功率预测的精度,而时变概率权组合模型能够动态调整各单一模型的权重,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风功率预测 单一模型 组合模型 时变概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晓平 闫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16-20,共5页
以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的技术提升和预测误差的不断改进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的相关理论和模型特征。以各类需求预测模型为参考,发现需求预测模型有三大类:单一模型、多源模型组合与智能信息融合;对各类模型的特点和... 以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模型的技术提升和预测误差的不断改进为线索,梳理了国内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的相关理论和模型特征。以各类需求预测模型为参考,发现需求预测模型有三大类:单一模型、多源模型组合与智能信息融合;对各类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评述,同时结合已有的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的相关文献,对未来非线性、变权技术以及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模型在冷链农产品需求预测方面的应用做出了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农产品 需求预测模型 单一模型 多源模型组合 智能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和神经网络组合的负荷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白玮莉 刘志刚 +1 位作者 彭权威 谢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1-35,共5页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HHT和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测模型。负荷数据首先经过EMD分解,得到一系列IMF分量及余项,通过各分量的频谱观察,针对低频IMF分量规律性及周期性强,高频分量相对较弱的特点,对低频IMF分量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直接进行预测,高... 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HHT和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测模型。负荷数据首先经过EMD分解,得到一系列IMF分量及余项,通过各分量的频谱观察,针对低频IMF分量规律性及周期性强,高频分量相对较弱的特点,对低频IMF分量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直接进行预测,高频IMF采用多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预测模型的精度高于任一单一模型,并且高于传统的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 频谱 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 单一模型 线性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的新杆塔模型 被引量:82
16
作者 张颖 高亚栋 +1 位作者 杜斌 施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5-368,372,共5页
为了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计算的需要,建立了新的杆塔模型,即多波阻抗模型.新的杆塔模型与传统的集中电感模型、单一波阻抗模型相比,既计及了杆塔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又包含了波在杆塔上的运动过程,因此其计算准确度有很大提高.实例计算结... 为了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计算的需要,建立了新的杆塔模型,即多波阻抗模型.新的杆塔模型与传统的集中电感模型、单一波阻抗模型相比,既计及了杆塔参数随高度的变化,又包含了波在杆塔上的运动过程,因此其计算准确度有很大提高.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超高压输电系统中,采用多波阻抗模型进行计算,塔顶电位更低,受接地电阻的影响较小;塔基电位的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受接地电阻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模型 集中电感模型 单一波阻抗模型 多波阻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评价和复合评价模型在学术期刊评价优越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熊国经 熊玲玲 陈小山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 /意义]由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弊端愈加明显,笔者将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合评价及复合评价模型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对于单一评价模型的优越性,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合理的评价视角。[方法 /过程]单一评价方法是选择运用熵值法、因子... [目的 /意义]由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弊端愈加明显,笔者将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合评价及复合评价模型在学术期刊评价中相对于单一评价模型的优越性,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合理的评价视角。[方法 /过程]单一评价方法是选择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TOPSIS法对学术期刊进行学术影响力评价,提出的组合评价模型原理是通过对这3种单一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Kendall检验,在具有显著性一致性的基础上建立模糊Borda组合评价模型进行组合评价,提出的复合评价模型的原理是通过熵值法的差异系数对因子分析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和因子得分系数的修正,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矩阵,运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结论]实证研究表明,组合评价模型和复合评价模型与单一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且组合评价模型和复合评价模型具有更好的区分度,相对于单一评价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单一评价模型 模糊Borda法 Kendall 组合评价模型 复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机组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美凤 李泰堃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5-157,160,共4页
水力机组调节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快时变与慢时变共存,兼具非线性的非最小相位系统。目前采用的常规PID调节已渐渐无法满足大型水力机组的控制品质,为了保证水力机组能更安全、稳定的运行,采用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 水力机组调节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快时变与慢时变共存,兼具非线性的非最小相位系统。目前采用的常规PID调节已渐渐无法满足大型水力机组的控制品质,为了保证水力机组能更安全、稳定的运行,采用多模型动态矩阵控制理论,作为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其融合了智能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的优点,通过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反馈校正等方式改善控制效果,并与PID控制以及单一模型DMC控制进行分析比较,最终证明多模型动态控制在水力机组调节中更具优势,对于解决大型水电站中水力机组调节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单一模型DMC控制 模型DMC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风电场群功率波动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研究 被引量:43
19
作者 崔杨 杨海威 李鸿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7-1112,共6页
如何描述风电功率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一直是风电联网运行分析领域的难点。在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分析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采用多种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效果较差,并根据列维定理揭示了风... 如何描述风电功率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一直是风电联网运行分析领域的难点。在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法分析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基础上,首先验证了采用多种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效果较差,并根据列维定理揭示了风电场群出力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呈现多种分布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高斯混合模型替代单一分布函数模型来拟合风电波动概率密度分布特性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高斯混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适用于描述大型风电场群出力波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波动 概率密度分布 拟合效果 单一分布函数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AC-E组合预测模型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士美 王明霞 +1 位作者 姚猛 张建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89,共4页
首先选用回归滑动平均、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4种单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利用运筹学中非最优的组合预测思想,选线性组合、加权几何平均组合和加权调和平均组合3种组合模型及等权法、简单加权平均... 首先选用回归滑动平均、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4种单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然后利用运筹学中非最优的组合预测思想,选线性组合、加权几何平均组合和加权调和平均组合3种组合模型及等权法、简单加权平均法、均方误差倒数法和熵值法4种组合模型权重求解方法;通过某电力公司原始负荷记录数据及实时气象数据对其三日负荷进行预测,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组合预测模型应用在短期电力负荷中具有有效性和精确性,能够为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单一预测模型 熵值法 加权调和平均 组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