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邓庆杰 胡明毅 +1 位作者 胡忠贵 吴玉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埋藏相对较浅,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重点目标区。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相带变化复杂,分流河道砂体构成扶Ⅱ-Ⅰ组的主体储层格架。通...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隐蔽性岩性油气藏埋藏相对较浅,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已成为下一步致密油勘探、增储上产的重点目标区。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以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相带变化复杂,分流河道砂体构成扶Ⅱ-Ⅰ组的主体储层格架。通过53口井岩心精细观察,利用1 000多口测、录井等资料,分析三肇凹陷扶Ⅱ-Ⅰ组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识别出11种岩相类型,根据不同基准面旋回,总结3种岩石相组合类型。研究表明,单一分流河道内部存在泥质、钙质以及含砾粉砂岩3种夹层类型,进而精细解剖单一分流河道内部建筑构型。利用分流河道砂体顶端拉平,建立同期河道砂体及夹层对比模型,从岩性、夹层类型以及测井曲线形态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了等时地层格架内近井距井间砂体同期分流河道的识别方法及分布规律。在上述砂体对比方法基础上,采用栅状图进行井间砂体对比,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刻画单一分流河道砂体平面展布特征,以期能够进一步为致密油藏水平井布置、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分流河道砂体 夹层类型 建筑构型 扶Ⅱ-Ⅰ组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