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所有制改革面面观
- 1
-
-
作者
陈文科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农经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42-47,共6页
-
文摘
一、“一主多元”的格局:改革韧显成效的标志改革10年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或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也就是“一主多元”的结构模式。所谓“一主体”,包括两大类(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多形式的公有制。所谓多元,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也包括经营形式多样化,如联合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和租赁经营等,如国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可采取两权分离的原则,私人企业经营可采取雇人经营的形式。
-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地位
所有制改革
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企业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关系
私有制
单一公有制结构
初步形成
集体所有制企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点
- 2
-
-
作者
何敬文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
-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4期11-16,共6页
-
文摘
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确切把握这些新特点,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本人经过慎重研究,拟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归结为如下几方面。不当之处,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一、人民内部矛盾主体的独立性众所周知,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按集合程度,我国人民内部利益主体分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层次。新时期前后,我国各集体和个人利益主体的状况有明显不同。在新时期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各集体利益主体的要求和行为统统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范围之内。
-
关键词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利益主体
独立性
新特点
高度集中
单一公有制结构
干群矛盾
矛盾主体
个人利益
计划经济体制
-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改革进入成熟阶段的九大标志
- 3
-
-
-
出处
《武汉财会》
1991年第5期43-43,共1页
-
文摘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十二年,现已进入成熟阶段。具体说,有如下几个标志: 第一,在改革的理论建设上,系统突破了脱离现实生产力水平、单一公有制结构的“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理论和以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高度行政集权的、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经济运行理论,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树立和强化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不断推行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广泛共识,奠定了坚定走强国之路的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和认识基础。第二,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明确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基本主张,强调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传统体制。这就为避免走极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既反对背离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全私有化和完全市场化的“改革”主张。
-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成熟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单一公有制结构
脱离现实
大力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运行理论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