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对Cr(Ⅵ)的荧光识别 被引量:2
1
作者 章丽 佘世科 +3 位作者 高峰 周运友 朱昌青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03-1105,共3页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 合成了新型荧光探针单(6-对氨基苯甲酸-6-脱氧)-β-环糊精(ACD). 探讨了与Cr2O2-7的识别反应. 在pH 4.90的NaAc-Hac缓冲溶液中, Cr2O2-7能使ACD的荧光猝灭, 据此建立了测定Cr(Ⅵ)的新方法, 在最优化实验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5.20~1 040 μg·L-1, 检出限1.26 μg·L-1. 22种常见离子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试剂对Cr2O2-7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效果. 此法用于电镀液、电镀废液中痕量Cr(Ⅵ)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对氨苯甲酸-)-环糊精 荧光探针 铬(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修饰金电极对L-半胱氨酸的快速灵敏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彭与煜 王煜 +3 位作者 于鑫垚 曾巨澜 肖忠良 曹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8-276,共9页
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HS-β-CD)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金电极(GE)表面,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超分子识别L-半胱氨酸(L-Cys)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膜表面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 将单(6-巯基-6-去氧)-β-环糊精(HS-β-CD)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金电极(GE)表面,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超分子识别L-半胱氨酸(L-Cys)的电位型电化学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膜表面的电化学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电极表面的膜组装效果,其作用机制是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HS-β-CD空穴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吸附结合带负电的L-Cys,使电极表面的膜电位发生改变,导致对L-Cys的超分子选择性识别作用,从而实现对L-Cys的定量分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电极在pH=6. 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L-Cys有良好的电位响应性能,线性范围为1. 0×10^-7~1. 0×10^-4mol/L,斜率为(-65. 29±1. 0) mV/pc(25℃),检测下限达到6. 0×10^-8mol/L;电极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将该电极用于实际猪血清和猪尿液样品中L-Cys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 0%~104. 7%,表明该新型电极在生命科学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6--6-去)-环糊精 自组装膜 超分子识别 电位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巯基-5-三唑并[4,3-b]-s-四嗪(MTT)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
作者 赵宁 陈慧 +2 位作者 任黎英 邵长斌 陈玉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B3LYP/6-31g(d)(C,H,N,S),Ag原子采用LanL2d赝势基组水平上对甲醛(HCHO)与4-氨基-5肼基-3-巯基-1,2,4-三唑(4-amino-5-hydrazino-3-mercapto-1,2,4-triazole,AHMT)衍生化反应生的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B3LYP/6-31g(d)(C,H,N,S),Ag原子采用LanL2d赝势基组水平上对甲醛(HCHO)与4-氨基-5肼基-3-巯基-1,2,4-三唑(4-amino-5-hydrazino-3-mercapto-1,2,4-triazole,AHMT)衍生化反应生的成产物6-巯基-5-三唑并[4,3-b]-s-四嗪(6-mercapto-5-triazolo[4,3-b]-s-tetrazine,MTT)及其银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MTT的结构是一个近平面结构.通过对频率计算,获得MTT分子及其银配合物的拉曼光谱,对400-1800 cm^(-1)波段内的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了指认.同时讨论了MTT分子的表面静电势,分析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位点.并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 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对MTT分子与Ag3配合物的激发态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使用电荷转移光谱对Ag配合物与MTT之间电荷转移关系进行了研究.该研究对MTT分子的光谱测定和电子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拉曼光谱 紫外光谱 6--5-三唑并[4 3-b]-s-四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α-葡糖基-β-环糊精对辣根过氧化物酶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璘 郑海平 王权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200-203,共4页
对经 6 α 葡糖基 β 环糊精 (G β CD)修饰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在G β CD与HRP的摩尔比为 5 ,pH 7.5条件下经低温混合处理 2 .5h后的修饰HRP获得较好的热稳定性综合改善作用。与天然酶... 对经 6 α 葡糖基 β 环糊精 (G β CD)修饰后的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的热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在G β CD与HRP的摩尔比为 5 ,pH 7.5条件下经低温混合处理 2 .5h后的修饰HRP获得较好的热稳定性综合改善作用。与天然酶相比 ,修饰酶活力约为 94% ,表观热失活常数k降低至原来的 2 7%。经 75℃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过化物酶 HRP 6-α-葡萄环糊精 G-CD 修饰作用 热力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确证 被引量:8
5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1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1H-NMR和13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1→6)β-环糊精 红外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2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曹新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7,共3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获得焓变(△H)为23.70kJ/mol,熵变(△S)为0.0394kJ/(mol·K),速度常数k为0.228min-1,半衰期为3.04min,玻璃化温度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葡萄糖-1→6)-环糊精 玻璃化温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甲氧基-4-亚甲基)香豆素基-单氮杂18-冠-6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功能(Ⅰ)——合成及光谱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应光 李隆弟 童爱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81-784,共4页
合成、鉴定了题示光敏离子载体(MMC-MAC(O5 ))。基于不同pH值水溶液中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变化, 计算得该试剂基态和激发态分子的酸性常数(pKa = 8.84, pKa = 5.11)。基于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光谱的变化... 合成、鉴定了题示光敏离子载体(MMC-MAC(O5 ))。基于不同pH值水溶液中吸收和荧光光谱的变化, 计算得该试剂基态和激发态分子的酸性常数(pKa = 8.84, pKa = 5.11)。基于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光谱的变化, 由Solvachrom ic法, 借助Alchem y 2000 量化计算软件, 估算得该分子的基态和激发态偶极矩, 分别为3.11D和8.13D。同时发现, MMC-MAC(O5 )水溶液除氧后其荧光强度奇迹般地提高近20 倍, 并伴随一定强度的延迟荧光发射。其荧光或延迟荧光强度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10- 9和1.3×10- 8 m ol·L-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离子载体 香豆素 氮杂18--6 冠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芽糖基(α-1→6)β-环糊精的酶法合成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9
8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85,共3页
Cyclodextrins are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limited because of it′s low solubility.Branched cyclodextrin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er solubility i... Cyclodextrins are widely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and limited because of it′s low solubility.Branched cyclodextrins have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er solubility in water.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ith a high yield was described.Mal-β-CD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reverse reaction o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pullulanase and identified.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ere studi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as follows: 250 U/g β-CD of enzyme amount,molar ratio of maltose to β-CD 12∶1~16∶1,a substrate mass fraction of 80%,the pH of reaction mixture 4.5,reaction temperature 70 ℃ and reaction time 60 h respectively.The product was separated by Sephadex G25 column and further purified by Bio-gel P-2 column.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was identified by IR,ESI-MS and NMR.It was proved to be a effective method to synthesize maltosyl(α-1→6)β-cyclodextrin by using Bacillus licheniformis pullulanase.The yield of Mal-β-CD was about 56%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麦芽糖-1→6)β-环糊精 地衣芽孢杆菌普鲁蓝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鹏 王展 +2 位作者 沈汪洋 吴进菊 于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6-49,共4页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 本文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SC)联用和动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6-姜酚/麦芽糖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Flynn-Wall法对包合物热分解的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机理进行了推导。结果表明,包合物热分解温度范围为300.00~500.00℃,热分解过程表观活化能为49.54 kJ/mol,指前因子为27.54 min^(-1),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3/2),分解机理符合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姜酚 麦芽糖-环糊精 包合物 热分解 动力学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巯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水中的芘
10
作者 向霄 郑博文 +3 位作者 李佳男 聂宏宇 邢海波 黄波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4-1009,共6页
多环芳烃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等严重危害。利用单巯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结合四甲基联苯胺(TMB)和H_(2)O_(2),确立了一种简单、高效、快速检测水体中芘的新方法。此方法的最佳检测体系为0.5μmol/L单巯基β-环糊精、0.3μmol/L TMB、... 多环芳烃对人体有致癌、致畸等严重危害。利用单巯基β-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结合四甲基联苯胺(TMB)和H_(2)O_(2),确立了一种简单、高效、快速检测水体中芘的新方法。此方法的最佳检测体系为0.5μmol/L单巯基β-环糊精、0.3μmol/L TMB、0.8 mol/L H_(2)O_(2),最佳反应时间10 min。使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的检测限为3.4μmol/L。在实际水样的检测中,芘的加标回收率为96%~106%,可以满足实际水样中芘的精确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β-环糊精 纳米金 比色法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乙基-6-氟-7-(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类似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建刚 廖新成 +1 位作者 屈凌波 田孟超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利用喹诺酮类母环N1位、C3 位羧基、C7位哌嗪基上 4位氮的活性 ,进行酰基化、烷基化及酯化反应 ,合成了7个喹诺酮类似物 ,其结构经元素分析。
关键词 抗菌素 药物合成 1--6--7-(1-哌嗪)-1 4-二氢-4-代喹啉-3-羧酸类似物 喹诺酮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环丙基-7-氯-6-(1-哌嗪基)-4-氧-1,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的熔化与离解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勇 王静康 尹秋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2-407,共6页
1-环丙基-7-氯-6-(1-哌嗪基)-4-氧-1,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为环丙沙星合成中主要的杂质之一,研究其物化性质对于改善环丙沙星的结晶分离提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1-环丙基-7-氯-6-(1-哌嗪基)-4-氧-1,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的... 1-环丙基-7-氯-6-(1-哌嗪基)-4-氧-1,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为环丙沙星合成中主要的杂质之一,研究其物化性质对于改善环丙沙星的结晶分离提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1-环丙基-7-氯-6-(1-哌嗪基)-4-氧-1,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的熔化、分解特性,溶解度与离子强度,温度和pH值的关系,并测定了该物质的离解常数,估算了该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活度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环丙-7--6-(1-哌嗪)-4--1 4-二氢-3-喹啉羧酸盐酸盐 熔化 离解 环丙沙星 合成 杂质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6-羟基-4,5-二氨基嘧啶的合成改进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学芹 陶晓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1-702,共2页
Synthesis steps of 4,5 diamino 6 hydroxy 2 mercaptopyrimidine were improved on cyclocondensation of ethyl cyanoacetate with thiourea,nitrosation and reduction to obtain the product in 89% yield with high purity on ind... Synthesis steps of 4,5 diamino 6 hydroxy 2 mercaptopyrimidine were improved on cyclocondensation of ethyl cyanoacetate with thiourea,nitrosation and reduction to obtain the product in 89% yield with high purity on industria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缩和环化 2--6--4 5-二氨嘧啶 医药中间体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三[4'-(2-氨基-6-甲基吡啶)甲酰基-2'-氧杂丁基]丙烷及其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台夕市 刘正步 谭民裕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剂[1]、电化学[2]、荧光探针[3]以及生物活性[4~5]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三脚架配体对金属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分子,但到目前为止,... 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剂[1]、电化学[2]、荧光探针[3]以及生物活性[4~5]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三脚架配体对金属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分子,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三脚架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形式及性质的研究却很少[6],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脚架配体1,1,1-三[4′-(2-氨基-6-甲基吡啶)甲酰基-2′-氧杂丁基]丙烷(L)及其稀土苦味酸盐的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三[4’-(2--6-吡啶)甲酰-2’-杂丁]丙烷 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ET反应制备5(6)-羟基-2-烷基-1,4-二甲氧基苯
15
作者 赵宇 李薇 +1 位作者 赵成学 陈庆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91-594,共4页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 通过单电子转移 (ET)反应间接制备了 5(6) -羟基 - 2 -烷基 - 1 ,4-二甲氧基苯 .通过 2 -烷基 -1 ,4-二甲氧基苯 (1 )与过氧化二对硝基苯甲酰 (2 )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苯环上引入芳酰氧基 ;然后在温和条件下水解 ,可得到互为位置异构体的两种稀有酚 3和 4.用 1H NMR、IR、MS分别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 .反应机理研究发现 ,反应物 2在 1存在条件下 ,其分解速度急剧加快 ;用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到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阳离子基信号 ,证明反应物 1和 2的反应是单电子转移反应 .该反应条件温和 ,产率较高 ,产物易于分离纯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转移 阳离子自由 5(6)--2--1 4-二甲 ET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及其性能研究
16
作者 郑大贵 祝显虹 +1 位作者 周安西 张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9-1644,共6页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1a-1h,a-h分别对应于C1-C8正烷氧羰基)与SOCl2在0℃下反应,生成的酰氯不经分离,采用一锅法,直接与L-抗坏血酸反应得到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2a-2h)。2a-2h的结构经... 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中,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1a-1h,a-h分别对应于C1-C8正烷氧羰基)与SOCl2在0℃下反应,生成的酰氯不经分离,采用一锅法,直接与L-抗坏血酸反应得到反-β-正烷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2a-2h)。2a-2h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IR确证。用分光光度法测试了2f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用孔穴扩散法测试了2a-2h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受试物摩尔浓度相等时,在较高浓度范围内,2f对DPPH·的清除率略高于L-抗坏血酸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在给药量2 mg·mL-1时,2a-2h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在5.00-6.25mm之间,对细黄链霉菌的抑菌圈直径在15.50-17.25 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正烷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合成 清除自由活性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巯基烟酸修饰的CdSe纳米晶的合成及应用
17
作者 梁耀珍 俞英 +3 位作者 王伟杰 胡小刚 吴建中 曹玉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6-630,共5页
以6-巯基烟酸(6-MNA)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纳米晶,考察了pH值、反应物不同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合成CdSe纳米晶荧光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物配比Cd2+∶HSe-∶6-MNA=1∶0.5∶3,溶液pH值为9.70,回流温度6... 以6-巯基烟酸(6-MNA)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CdSe纳米晶,考察了pH值、反应物不同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合成CdSe纳米晶荧光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物配比Cd2+∶HSe-∶6-MNA=1∶0.5∶3,溶液pH值为9.70,回流温度60℃,回流时间30min。透射电镜观察所合成的纳米晶形貌为树状,与传统的球状不同,激发及发射波长分别位于400nm和543nm,与传统的球状纳米晶相似。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的体积与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4.5×10-7mol/L,相关系数R=0.9851,检出限为1.0×10-8mol/L。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及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烟酸 CDSE纳米晶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羟基-1,5-二氮杂环庚烷-1-胺基)-1-环丙基-6-氟-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
18
作者 韩杰 支永刚 张良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2,450,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新化合物 7- (3-羟基 - 1,5 -二氮杂环庚烷 - 1-胺基 ) - 1-环丙基 - 6 -氟 - 1,4-二氢 - 4-氧代喹啉 - 3-羧酸 (5 a)及其类似物 5 b- 5 d,采用标准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对 2 6株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 设计并合成了新化合物 7- (3-羟基 - 1,5 -二氮杂环庚烷 - 1-胺基 ) - 1-环丙基 - 6 -氟 - 1,4-二氢 - 4-氧代喹啉 - 3-羧酸 (5 a)及其类似物 5 b- 5 d,采用标准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其对 2 6株有代表性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 5 a- 5 d对所测菌株的抑菌活性低于司帕沙星 ,而 5 a和 5 e则对革兰氏阳性菌金葡球菌有较高的活性 ,其最低抑菌浓度 MIC值为 0 .12 5 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衍生物 合成 抗菌活性 7-(3--1 5-二氮杂环庚烷-1-)-1-环丙-6--1 4-二氢-4代喹啉-3-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巯基-6-羟基-4,5-二氨基嘧啶合成过程中的简便鉴定方法
19
作者 孙学芹 陶晓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0-332,共3页
采用薄层层析法 ,选择两组展开剂 (醋酸乙酯 -石油醚和丙酮 -异丙醇 -氨水 )对合成 2 -巯基 - 6-羟基 - 4,5 -二氨基嘧啶的 3步反应进行监测 。
关键词 2--6--4 5-二氨嘧啶 合成 薄层层析 展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巯基-β-环糊精量子点的纯化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双双 梁耀珍 俞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单-(6-巯基)-β-环糊精作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CdSe量子点(CdSe/CD QD s),并系统考察了溶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对量子点纯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量子点在2种细菌标记及分子识别的应用.结果表明:2倍体积的乙腈完全沉淀CdSe/... 以单-(6-巯基)-β-环糊精作为修饰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稳定的CdSe量子点(CdSe/CD QD s),并系统考察了溶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对量子点纯化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该量子点在2种细菌标记及分子识别的应用.结果表明:2倍体积的乙腈完全沉淀CdSe/CD QD s所用的时间最短,纯化后荧光强度略有增强.CdSe/CD QD s能够标记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且能定量检测维生素B1、维生素C及6-巯基嘌呤、6-巯基嘌呤核苷、4-氨基-6羟基-2巯基嘧啶3种杂环小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环糊精 CDSE量子点 纯化 细菌标记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