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化层特征量对场地卓越频率影响的理论解答 被引量:1
1
作者 孙锐 杨洋 +1 位作者 陈龙伟 黄保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818,共8页
液化场地对地震动影响问题以及依据地表地震记录识别场地液化问题虽分属地震波的正反演理论,但土层液化对振动特性的改变是二者共同的物理本质,应是这两方面研究的出发点。提出液化层存在下场地卓越频率变化的理论解答,并分析液化层特... 液化场地对地震动影响问题以及依据地表地震记录识别场地液化问题虽分属地震波的正反演理论,但土层液化对振动特性的改变是二者共同的物理本质,应是这两方面研究的出发点。提出液化层存在下场地卓越频率变化的理论解答,并分析液化层特征量对场地卓越频率的影响规律。将实际土层视为水平成层状,以三质点体系代表具有液化夹层的场地,推导出场地卓越下降率解答,讨论土层及液化层特征量对场地卓越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夹层的存在将使场地卓越频率下降,下降率主要与覆盖层与液化层厚度比λ1、液化层与下卧层厚度比λ2、液化层软化程度这3个参数相关;λ1对场地卓越频率下降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场地卓越频率下降率随λ1变化的可分为3种模式:指数关系降低、指数关系升高以及定值附近先增大后减小的波动,其中后者为主要表现;液化层与下卧层厚度比λ2对场地卓越频率下降率起次要作用,场地卓越频率下降率随λ2增大呈快速上升阶段和平稳增长两个阶段,二者转换点与λ1相关;场地卓越频率虽与液化层软化程度呈递增关系,但绝对增幅最大为0.15,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夹层 三质点体系 场地卓越频率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卓越频率(EDF)对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抗震控制设计的影响评价
2
作者 李春祥 周岱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4年第3期86-88,共3页
基于Kanai 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设置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的传递函数。于是,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 基于Kanai Tajimi地震动模型,建立了设置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结构的传递函数。于是,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之比。ATMD冲程的评价准则定义为:ATMD的最大动力放大系数。基于选择的评价准则,研究了地震卓越频率(EDF)对ATMD在控制结构位移响应时的最优参数、有效性和冲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地震卓越频率 抗震控制 放大系数 最优参数 地震动模型 位移响应 评价准则 最大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回波测试混凝土试件弹性波波速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小彬 吴佳晔 +1 位作者 李秀琳 李萌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4-90,共7页
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采用冲击回波方法替代传统超声波测试水工混凝土试件P波波速,以此来确定弹性波波速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工程弹性波专用评价曲线。结论表明钢球与混凝土敲击接触时间50~400μs范围内冲击回波测试结果... 通过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采用冲击回波方法替代传统超声波测试水工混凝土试件P波波速,以此来确定弹性波波速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工程弹性波专用评价曲线。结论表明钢球与混凝土敲击接触时间50~400μs范围内冲击回波测试结果不受影响,100~200μs范围内频谱图卓越频率识别效果最佳;150 mm立方体和100×100 mm(或150×150 mm)芯样试件"视P波波速"分别为三维P波波速的86.4%和90.0%。经试验验证,立方体试件与圆柱体试件"视P波波速"的比值为0.905,与理论分析值0.911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回波 频谱分析 P波波速 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振作用下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叶阳升 蔡德钩 +2 位作者 闫宏业 姚国专 姚建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1,共6页
根据坠落式危岩与基岩的接触模式,设计4个主结构面贯通率分别为25%,40%,55%和70%的坠落式危岩试验模型,采用不同大小及不同方向的激振力对基岩进行激振,研究激振作用下不同贯通率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同一激振方式下,主结构面... 根据坠落式危岩与基岩的接触模式,设计4个主结构面贯通率分别为25%,40%,55%和70%的坠落式危岩试验模型,采用不同大小及不同方向的激振力对基岩进行激振,研究激振作用下不同贯通率坠落式危岩振动特性。研究表明:同一激振方式下,主结构面的贯通率越大,危岩与基岩的接触稳固性越差,危岩与基岩的振动差异越大,危岩的振动响应更明显且振动的衰减越慢;随着贯通率的增大,危岩的卓越频率和阻尼比减小,危岩与基岩的RMS加速度振幅比增大;当主结构面贯通率从25%增大到70%时,危岩的卓越频率从375Hz减小到89Hz,减小了76.3%,危岩与基岩的RMS加速度振幅比从2.0增大到6.9,增大了2.45倍,阻尼比从0.081减小到0.049,减小了39.5%,贯通率对危岩的卓越频率和危岩与基岩的RMS加速度振幅比影响较大,对阻尼比的影响次之;在本试验激振力范围内,不同激振方式下,同一贯通率危岩的卓越频率、阻尼比以及危岩与基岩的RMS加速度振幅比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坠落式危岩 贯通率 振动特性 模拟试验 卓越频率 振幅比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坡面变形与失稳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孙志亮 孔令伟 +1 位作者 郭爱国 田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65-3472,3481,共9页
地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十分复杂,单一抗震安全系数不足以评价其动力稳定性。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连续多级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的类型、卓越频率及峰值加速度对堆积体边坡坡面永久位移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失稳机制... 地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十分复杂,单一抗震安全系数不足以评价其动力稳定性。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了连续多级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波的类型、卓越频率及峰值加速度对堆积体边坡坡面永久位移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失稳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峰值加速度下振动型地震波比冲击型地震波更容易产生坡面永久位移,地震波卓越频率对坡面永久位移也有重要影响;堆积体边坡在峰值加速度apeak=0.2g时开始有大颗粒石砾滚落,对应的坡面永久位移在apeak=0.2g^0.3g之间开始产生并显著增大,另外利用考虑坡面几何形态变化的改进Newmark法对坡顶的永久位移进行了估算。通过坡面永久位移评价堆积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有一定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体边坡 永久位移 卓越频率 动力响应 振动台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场地效应对东河口地震滑坡发生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殷跃平 王文沛 +2 位作者 李滨 张楠 李洪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26-131,共6页
以汶川极震区青川东河口地震滑坡为典型实例,首先从滑坡地脉动现场测试的频谱特征曲线分析可得,卓越频率在1~3Hz范围内,且NS向的谱比值最大。其次,通过对东河口滑坡单一结构、二元结构两种弹性模型输入不同中心频率0.5Hz^4Hz的Ricker子... 以汶川极震区青川东河口地震滑坡为典型实例,首先从滑坡地脉动现场测试的频谱特征曲线分析可得,卓越频率在1~3Hz范围内,且NS向的谱比值最大。其次,通过对东河口滑坡单一结构、二元结构两种弹性模型输入不同中心频率0.5Hz^4Hz的Ricker子波,发现二元结构的PGA放大系数普遍大于单一结构,同时中心频率较低时,滑坡PGA放大系数分布范围较广,相反,较高中心频率的PGA放大系数仅集中在坡顶和两侧山脊处,表明:中心频率高低对于PGA放大系数影响范围也不同。最后,对东河口地震滑坡弹塑性模型输入汶川地震绵竹清平台站加速度记录,根据监测点残余变形,认为滑坡破坏发生在6.5s处,并结合输入地震波频率在此时刻出现较高傅立叶谱值,表明东河口地震滑坡的发生是由高频谱值输入地震波触发。本研究有助于从地层场地效应角度理解斜坡动力失稳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卓越频率 地层场地效应 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黄土地区覆盖层厚度的反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曾立峰 吴志坚 +1 位作者 陈拓 霍元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12-1916,共5页
基于天水黄土地区现场测试的539个地脉动测点数据,分析得到了其H/V频谱特征和场地卓越频率。结合该区59个钻孔编录和波速测试结果,运用1/4波长和覆盖层厚度与卓越频率统计等两种方法反演了该区黄土覆盖层厚度。结果表明,1/4波长法在黄... 基于天水黄土地区现场测试的539个地脉动测点数据,分析得到了其H/V频谱特征和场地卓越频率。结合该区59个钻孔编录和波速测试结果,运用1/4波长和覆盖层厚度与卓越频率统计等两种方法反演了该区黄土覆盖层厚度。结果表明,1/4波长法在黄土覆盖层较厚、且地层较为单一的Ⅲ、Ⅳ级阶地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覆盖层厚度与卓越频率统计法得出了较高精度的覆盖层厚度与卓越频率之间的幂函数关系,简化了剪切波速的影响,在整个研究区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覆盖层 地脉动 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拉索局部振动的斜拉桥地震时程响应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波 张海龙 徐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1-446,共6页
为探讨拉索局部振动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考虑垂度效应和初始静平衡状态,导出了某大跨度斜拉桥拉索一阶自振频率的解析解,并求得该桥斜拉索自振频率的多段拉索模型有限元解.通过输入2种幅值相等但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动激励,分析了拉... 为探讨拉索局部振动对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考虑垂度效应和初始静平衡状态,导出了某大跨度斜拉桥拉索一阶自振频率的解析解,并求得该桥斜拉索自振频率的多段拉索模型有限元解.通过输入2种幅值相等但频谱特性不同的地震动激励,分析了拉索局部振动对主梁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自振频率的有限元解与解析解吻合较好,表明该有限元模型能正确反映斜拉索的振动特性.当主梁竖向低阶振动模态频率与地震卓越频率不一致时,拉索局部振动对主梁产生"附加阻尼"作用;反之,拉索与主梁耦合振动对主梁产生"振动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拉索局部振动 地震响应 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偏心结构最优ATMD控制的冲程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春祥 韩兵康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6,共6页
评价了偏心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时的冲程。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偏心结构动力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方程,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 评价了偏心结构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时的冲程。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偏心结构动力方程及其状态空间方程,ATMD最优参数的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TMD有效性评价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ATMD冲程的评价准则定义为:ATMD相对位移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使用定义的评价准则,首先获得ATMD的最优参数,进而评价ATMD的冲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偏心结构 最优参数 地震卓越频率 地震 冲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功率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继磊 杨迪雄 陈国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6,共9页
计算分析了近断层脉冲型和无脉冲地震动的功率谱特性。与远场地震动相比,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功率谱峰值最大,且在低频处能量集中,符合其长周期分量丰富和幅值大的特点;无脉冲地震动的功率谱峰值次之,对应的卓越频率大于脉冲型地震动... 计算分析了近断层脉冲型和无脉冲地震动的功率谱特性。与远场地震动相比,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功率谱峰值最大,且在低频处能量集中,符合其长周期分量丰富和幅值大的特点;无脉冲地震动的功率谱峰值次之,对应的卓越频率大于脉冲型地震动功率谱的卓越频率,但仍小于远场地震动功率谱的卓越频率。建立了一种新的功率谱模型以拟合近断层地震动的平均功率谱,并得到了谱强度因子关于震源幅值系数、传播介质衰减系数和震中距的表达式。最后,从新的视角对近断层和远场地震动功率谱卓越频率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脉冲型地震动 功率谱特性 卓越频率 谱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扣件对地铁隧道-地表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青松 张运来 +1 位作者 陈艳明 刘庆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研究目的:不同减振扣件对地铁隧道-地表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特性有所差异,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和地表的振动在时域和频域上有较大区别,目前对减振扣件减振效果评价多采用不同断面进行对比分析,但其结果会受到隧道断面周围结构的影响。基于... 研究目的:不同减振扣件对地铁隧道-地表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特性有所差异,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和地表的振动在时域和频域上有较大区别,目前对减振扣件减振效果评价多采用不同断面进行对比分析,但其结果会受到隧道断面周围结构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普通扣件和减振扣件下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结构及地表振动进行现场实测分析,并建立车辆-轨道-隧道-大地耦合动力分析数值模型,研究减振扣件对隧道结构-地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论:(1)减振扣件能有效控制道床和隧道壁上的振动响应,当采用减振扣件后,道床上峰值变小且峰值出现频段向低频偏移,隧道壁上减振扣件在卓越频率范围内出现振动放大现象;(2)地面测点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和Z振级随距离振源的位置增加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但是在15~30 m范围内出现增大的现象,说明在该区域范围内出现振动放大的现象,但放大区间有所不同,应根据具体工程选择合适的扣件;(3)地面同一测点振动加速度峰值和Z振级呈现出W形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地面振动控制时应充分考虑控制点所处位置,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控制措施;(4)本研究成果可为轨道交通中隧道和地表振动控制措施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减振扣件 现场实测 数值模型 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ai-Tajimi/Clough-Penzien模型时MTMD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春祥 熊学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43,共5页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且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基于虚拟激励法和Kanai_Tajimi及Clough_Penzien地震谱 ,建立了结构 -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动力放大系数 (DMF)。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定义为Min .Min .Max ....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且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基于虚拟激励法和Kanai_Tajimi及Clough_Penzien地震谱 ,建立了结构 -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和动力放大系数 (DMF)。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定义为Min .Min .Max .DMF。通过最优搜寻得MTMD的最优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和相应的控制有效性指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场地土卓越频率比的不同取值 ,研究场地土卓越频率对MTMD最优参数及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ai-Tajimi/Clough-Penzien模型 MTMD 动力特性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地震特性 控制有效性指标 场地上卓越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典型场地地脉动台阵观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连成 申学金 +1 位作者 李广影 赵淑萍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51,共9页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场地资料较少的情况,为满足工程和防震减灾的需要,对北麓河和二道沟二个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多年冻土场地进行了地脉动台阵观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设计了地脉动台阵,进行了加速度记录观测。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数据进...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场地资料较少的情况,为满足工程和防震减灾的需要,对北麓河和二道沟二个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多年冻土场地进行了地脉动台阵观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设计了地脉动台阵,进行了加速度记录观测。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滤掉信号中的长频率漂移及直流成分,对各测点加速度数据记录的水平和竖向的最大加速度与平均加速度进行了统计,表明北麓河场地更为坚硬。通过单点谱比法对场地卓越频率进行了分析,两个场地的竖向卓越频率波动的范围大致在3.0~5.5Hz,属较硬实场地。通过改进的空间自相关方法计算了空间自相关系数,提取了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与正常提取结果及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地脉动台阵布置和Rayleigh相速度提取方法的合理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脉动台阵观测 场地卓越频率 改进的空间自相关方法 Rayleigh波相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地震动模型的MTMD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春祥 刘艳霞 王肇民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4-211,共8页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为常量且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s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基于虚拟激励法和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地震动模型,建立了结构-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导出了设置MTMD时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DMF)明确表达式。于是MTMD的优...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为常量且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s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基于虚拟激励法和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地震动模型,建立了结构-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而导出了设置MTMD时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DMF)明确表达式。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可定义为Min.Min.Max.DMF。通过最优搜寻可得MTMD的最优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和相应的无量纲控制有效性指标。目前的论文通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地震加速度卓越频率比的不同取值和不同场地类型,研究地震卓越频率和场地类型对MTMD最优参数及有效性的影响。同时与基于Kanai-Tajimi平稳过滤白噪声地震动模型和不考虑地震加速度卓越频率(ωg=∝)两种情况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D Min.Min.Max.DMF 最优参数 控制有效性指标 地震卓越频率 场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模型土-不规则建筑-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最优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春祥 钟秋云 王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2,76,共5页
基于地震模型下建立的土-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的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 基于地震模型下建立的土-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相互作用系统的动力方程,定义AM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定义AMTMD的有效性准则为: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结构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比值。基于定义的二个准则,研究不规则建筑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土对结构的刚度比(SRSS)和地震卓越频率系数(EDFR)对AMTMD最优频率间隔和有效性的影响,为软土地基不规则建筑的地震振动控制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土与结构相互作用 不规则建筑 地震卓越频率系数 最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的Clough-Penzien地震动模型时MTMD的动力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春祥 刘艳霞 王肇民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1,共7页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而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本文提出的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地震动模型 (修正的Clough Penzien地震动模型) ,建立了结构 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 ,进而导出了设置MTMD时结构... 研究了由许多刚度和阻尼保持常量而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 ,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本文提出的平稳过滤有色噪声地震动模型 (修正的Clough Penzien地震动模型) ,建立了结构 MTMD系统的传递函数 ,进而导出了设置MTMD时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DMF)明确表达式。MTMD的优化准则可选为最大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 (Min .Min .Max.DMF)。通过最优搜寻可得MTMD的最优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和相应的无量纲控制有效性指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场地土卓越频率比的不同取值和不同场地类型 ,研究了场地土卓越频率和场地类型对MTMD最优参数及有效性的影响。而且 ,为比较 ,基于Clough 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MD Min.Min.Max.DMF 最优参数 控制有效性指标 场地土卓越频率 地震动模型 场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对不规则建筑的减震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春祥 许志民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6-83,88,共9页
研究了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的行为。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不规则建筑-A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 研究了不规则建筑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减震的行为。基于建立的地震地面运动模型下不规则建筑-A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定义ATMD的最优参数准则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平动和扭转角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评价ATMD有效性的准则定义为: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TMD不规则建筑的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准则,研究了不规则建筑的标准化偏心系数(NER),扭转对侧向频率比(TTFR)及地震卓越频率(DGF)对ATMD控制不规则建筑位移响应时的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不规则建筑 最优参数 地震卓越频率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ai-Tajimi地震模型不规则建筑AMTMD减震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春祥 王超 张丽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8-75,共8页
基于Kanai-Tajimi(K-T)地震模型,建立了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 基于Kanai-Tajimi(K-T)地震模型,建立了不规则建筑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AMTMD)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AMTMD最优参数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AMTMD有效性准则定义为: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与未设置AMTMD不规则建筑最大位移动力放大系数之比。使用定义的两个准则,通过考虑结构受控频率与地震卓越频率比(DGFR)的不同取值,研究了DGFR对AMTMD最优参数和有效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场地土卓越频率 地震动模型 不规则建筑 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塔尾流致塔周长吊索涡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永乐 唐浩俊 +1 位作者 陈宁 廖海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8,共8页
悬索桥桥塔周围的长吊索自振频率较低,且易受桥塔尾流的干扰从而容易发生振动。吊索的安全直接关系着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并选择SST k-ω湍流模型对二维桥塔断面及吊索断面的非定常绕流进行了分析。首... 悬索桥桥塔周围的长吊索自振频率较低,且易受桥塔尾流的干扰从而容易发生振动。吊索的安全直接关系着桥梁结构的安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并选择SST k-ω湍流模型对二维桥塔断面及吊索断面的非定常绕流进行了分析。首先,计算了桥塔和吊索各自的气动特性,并与相关文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在验证分析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来流风速、风向角下,桥塔尾流对塔周长吊索气动特性的干扰。通过对流场特征及吊索气动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了桥塔尾流作用下塔周长吊索发生涡振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当大的风向角范围内,桥塔脱落的旋涡会对吊索气动特性产生控制作用,从而导致吊索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的变化频率等于桥塔的旋涡脱落频率,使吊索在低风速下存在发生涡激共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周长吊索 桥塔尾流 涡激共振 卓越频率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脉动单点谱比的场地特征参数测定方法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师黎静 陈盛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145,共8页
通过克拉玛依、浙江46个场地的地脉动单点三分向记录和两次地震的强震记录,对比了戈壁荒漠地区地脉动与地震动的H/V谱比,分析了地脉动H/V谱比卓越频率与覆盖层厚度、不同深度等效剪切波速以及特征周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基于地脉动单... 通过克拉玛依、浙江46个场地的地脉动单点三分向记录和两次地震的强震记录,对比了戈壁荒漠地区地脉动与地震动的H/V谱比,分析了地脉动H/V谱比卓越频率与覆盖层厚度、不同深度等效剪切波速以及特征周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基于地脉动单点谱比的场地特征参数测定方法在戈壁荒漠等覆盖层较薄以及东部沿海等覆盖层较厚地区的适用性,对该方法的高频、低频部分进行修正,扩展了适用频带范围。结果表明,在戈壁砂砾地区,地震动与地脉动H/V谱比的卓越频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基于地脉动单点谱比的场地特征参数测定方法在计算场地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等效周期时,对于东部沿海等深厚覆盖层场地会低估,对于戈壁荒漠等浅覆盖层场地会高估;对该方法修正后,适用频带范围扩展到了0.58~12.5 Hz,计算的场地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等效周期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提高到了22%和27%;在0.58~12.5 Hz频带,场地V s20、V s30、T s20、T s30、T s与地脉动卓越频率也体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V s30,T s30与地脉动卓越频率的相关性要大于V s20,T s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脉动 卓越频率 覆盖层厚度 等效剪切波速 特征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