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
刘运林
丁克伟
崔建华
吴约
陈东
夏珊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4 |
4
|
|
2
|
服装专业高校教师胜任力的模型构建与分析——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视角 |
梁建芳
刘静伟
|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
2013 |
5
|
|
3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建筑学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
卜德清
张勃
|
《华中建筑》
|
2015 |
3
|
|
4
|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
王海燕
孙昊
王艺慈
吴忠旺
段宝玉
|
《中国冶金教育》
|
2017 |
2
|
|
5
|
基于工程思维视角的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赵晓闻
刘宁
|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6
|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教学改革探索 |
吴玉花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7
|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
蒋慧
黄小林
王荣
陈超
|
《高等建筑教育》
|
2014 |
14
|
|
8
|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
黄俊彦
王晓敏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
2013 |
8
|
|
9
|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 |
黄俊彦
王晓敏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
《包装学报》
|
2013 |
11
|
|
10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合肥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 |
张全争
田长安
鲁红典
尹奇异
赵娣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1
|
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
王宝玺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
2012 |
91
|
|
12
|
我国“985工程”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与反思——基于课程的考察 |
张晓报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
2013 |
17
|
|
13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构想 |
乔小六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43
|
|
14
|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 |
刘文清
赵俊岚
乔晓华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
2010 |
34
|
|
15
|
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建设 |
蔡定建
舒庆
许宝泉
巢志聪
严宏
郭江飞
|
《中国冶金教育》
|
2016 |
2
|
|
16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通信原理”教学改革与探索 |
常静
李晓辉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14 |
4
|
|
17
|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
吴志强
张瑞
刘辉
钱凯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8
|
我国高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
刘青
|
《教育界(高等教育)》
|
2015 |
0 |
|
19
|
利益驱动,合作共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实践模式改革初探 |
缪琳
张航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6 |
2
|
|
20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 |
闫鹏
余有灵
许维胜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