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2.0计划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徐丽明 李洪文 +4 位作者 何进 宋建农 王庆杰 刘彩玲 毛宁 《农业工程》 2020年第12期90-94,共5页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 国际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兵 张光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和有效的模式仍在探索。现有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僵化,加之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独立性,导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应有功效。为此,有必要对模拟法庭在实践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价值分析和实现进路两方面探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现阶段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高等法学教育 法学实践教学 模拟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被引量:82
3
作者 周英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3,共3页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建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建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硕豪 刘孟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6,共3页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实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若干有益启示:走国际合作的道路;还实践和创新应有的地位;回归"学术本位",尊重学术自由;跨学科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理工学院 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志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 复合型法律人才 应用 型法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之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40
6
作者 许身健 《交大法学》 2016年第3期20-44,共25页
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 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都缺少明确的标准指引。这就导致了卓越法律人才计划难以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本文反思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因人才培养标准阙如而导致的问题,对提升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计划 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研究的实践化与本土化转向——“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所开放出来的学理更新 被引量:8
7
作者 魏建国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3,共4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已开放出对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学理反思与理念再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的学理更新。一方面通过"计划"可以反思和发现当...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与实施已开放出对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学理反思与理念再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的学理更新。一方面通过"计划"可以反思和发现当前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在法律人才实践技能培育方面的作用及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计划"可以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研究的实践化和本土化转向。即,其一,要确立学术传统的本土化;其二,要全面培育对中国社会经验现实的感受和洞察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提炼出对中国有解释力的本土化概念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实践化 本土化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法硕教育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先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0,共6页
2011年初教育部提出推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这一目标与法硕教育既定目标基本一致,但更强调要适应各类实际部门的需要。近年来,我省法硕教育已成规模,在培... 2011年初教育部提出推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其目标在于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这一目标与法硕教育既定目标基本一致,但更强调要适应各类实际部门的需要。近年来,我省法硕教育已成规模,在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分类培养模式还不够明确、办学特色还不够明显、教师实务经验尚存不足、实践教学制度有待完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为此,应进一步重视法硕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明确培养模式,突出培养特色;鼓励校内外教师双向流动,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教学方法,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途径的多元化、实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教育培养计划 法律硕士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89-93,98,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安徽省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毅 张平 +2 位作者 段立珍 邹长明 汪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258-260,263,共4页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建设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基于江苏省“211工程”高校卓越计划实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亚玲 王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9,109,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核心在于改革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怎样的变革、效果如何,来自学生的评价最具直接性和启发性。通过对江苏省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核心在于改革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怎样的变革、效果如何,来自学生的评价最具直接性和启发性。通过对江苏省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211工程"高校中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卓越计划"显著影响了学生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明显。但是,"卓越计划"最为关键的实践教学改革却成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云鹏 王纪忠 陈伯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331-332,共2页
园艺专业英语是将英语应用于园艺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为适应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园艺专业英语是将英语应用于园艺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为适应卓越农林人才计划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介绍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新要求,总结了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分析了影响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效果的因素,以期为园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专业英语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分类培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洪波 郑毅 刁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32期127-127,共1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专业都在提倡人才的分类培养,对于园艺专业来说,执行的卓越农林专业人才分类培养需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提出新的培养机制以适应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关键词 园艺专业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分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驱动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指导》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慧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10-I0010,共1页
201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它是新时期对广大高校、当代大学生提... 2010年,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它是新时期对广大高校、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重视,难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满足自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体制 高校教育教学 大学生创新创业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工程技术人才 社会发展需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技能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广龙 任旭琴 +3 位作者 王纪忠 周成玲 周瑾 陈伯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272-273,共2页
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是农学和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分析了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课程开展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无土栽培与工厂... 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是农学和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文分析了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课程开展的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课程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土栽培与工厂化育苗课程 教学改革 实践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6
作者 杜鹏举 宋婷婷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99-101,104,共4页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在落实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总结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种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具有... 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在落实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总结的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3种人才培养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农林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部分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战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体系建设、社会供需结构等方面存在现实挑战。加强政府政策倾斜、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政、校、企的有机结合,产、学、研的高度融合,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是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培养模式 地方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邓璐娟 赵晓君 徐洁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4-127,共4页
本文分析了软件行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软件工程卓越人才培养的特色、标准和内涵,并进行了探索实施,并取得了一些经验,效果显著。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计划”企业阶段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瑞香 《森林工程》 2016年第3期90-92,96,共4页
为了促进"卓越计划"企业阶段培养的有效实施,文中明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简要阐述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内容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实施方式,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为了促进"卓越计划"企业阶段培养的有效实施,文中明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任务,简要阐述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内容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主要实施方式,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企业培养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企业阶段培养 工程人才 实践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全程导师制——基于湖南农业大学的改革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琪 高志强 官春云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83-87,共5页
基于"3+X"连续培养模式的全程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培养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的精英教育实施策略,通过责任导师全程一贯制、导师职责多维协同制、朋辈互助的学生团队制和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首席导师+导师团队制&quo... 基于"3+X"连续培养模式的全程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培养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的精英教育实施策略,通过责任导师全程一贯制、导师职责多维协同制、朋辈互助的学生团队制和研究生培养阶段的"首席导师+导师团队制",构建全程导师制的运行机制;通过扩大导师资源库,加强导师遴选与培训,强化导师考核与激励,实现全程导师制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全程导师制 卓越农林人才培育培养计划 2011计划 拔尖创新型农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耕英语教学 筑农才新高地
20
作者 付瑞阳 《村委主任》 2025年第6期255-257,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为核心要务,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现基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从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展多元化教...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知农爱农人才培养为核心要务,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构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尤为重要。现基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从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旨在提高涉农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专业英语教学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