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宇鹏 戴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75-278,282,共5页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 教育部提出的“新农科”建设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均对新时期全国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在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经验,构建了微观、中观与宏观有机结合,横向与纵向经纬耦合的多层面设计、多主体参与的实践能力培养架构,最后提出了“卓越农林经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卓越农林经管人才 经纬耦合模块化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2
作者 高志鹏 李德亮 +2 位作者 戴荣四 钟蕾 肖调义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阐述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科在水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的改革和创新,主要包括建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双创融合”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卓越人才”协同育人机制,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 阐述湖南农业大学水产学科在水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的改革和创新,主要包括建立“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双创融合”的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卓越人才”协同育人机制,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以期为国内相关高校开展水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水产 培养体系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薛伟 郭德禹 林文树 《森林工程》 2014年第6期186-188,193,共4页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以此为指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改革涵盖了更新...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工程专业以此为指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弥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改革涵盖了更新专业基础课,提高实验教学比重,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初步自主创业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人才 培养计划 森林工程 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2.0计划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徐丽明 李洪文 +4 位作者 何进 宋建农 王庆杰 刘彩玲 毛宁 《农业工程》 2020年第12期90-94,共5页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 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自1952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于时代背景和发展需要,该专业积极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优化提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和国际化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旨在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视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流农林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创新能力 乡村振兴 国际化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薛伟 王德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301-303,共3页
培养创新应用型森林工程专业的卓越农林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森林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和突破。根据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卓越农... 培养创新应用型森林工程专业的卓越农林人才,必须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体系。笔者通过对森林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目前森林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实践教学的创新和突破。根据森林工程专业的特点和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期通过践行完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人才 培养计划 森林工程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安徽省高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建设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毅 张平 +2 位作者 段立珍 邹长明 汪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5期258-260,263,共4页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专业建设 卓越农林人才计划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普洱学院园林专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苏志龙 潘耕耘 +3 位作者 陈黎黎 董雅洁 刘鹏 成文章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培养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的必要手段,是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培养目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用技能型)致力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与课... 培养技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也是对当地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的必要手段,是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培养目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用技能型)致力于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培养出一批面向农林层基的高技能型农林人才。在卓越农林人才项目的契机下,普洱学院结合学校自身优势与区位特色,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 普洱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卓越医生计划背景下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培余 沈志坤 陈婉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9-141,共3页
实施卓越医生培养教育计划,加强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历史赋予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新使命。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构建完善的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 实施卓越医生培养教育计划,加强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历史赋予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新使命。如何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基层卫生服务的需求,构建完善的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面向农村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能力建设,为农村基层培养大批合格的实用型全科医生,是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生计划 农村基层 全科医生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林文树 徐华东 +1 位作者 薛伟 董希斌 《森林工程》 2015年第6期158-161,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森林工程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变得逐渐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森林工程专业应该积极寻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森林工程卓...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森林工程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变得逐渐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森林工程专业应该积极寻求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森林工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创新以及管理与运行机制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套强化教育的实践性,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及突出校企联合的森林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基础雄厚、视野开阔、素质高超、富有创新精神、善于发现和解决林业生产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工程 卓越农林人才 培养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创新型电气工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皆凡 刘晓明 孟奇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17,共4页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髓所在。通过聘请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导师;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集中与分散式... 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髓所在。通过聘请行业内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导师;通过面向企业提供订单式、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集中与分散式相结合的企业培训以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能力大赛,探索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工程实践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计划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瑾 王宜怀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4期35-38,47,共5页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思想发生错位、实践性并未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弱化等问题。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思想发生错位、实践性并未凸显、生源质量下降、师资力量弱化等问题。在对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现状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指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途径:提升教育理念,明确培养定位;提高教师素质,打造优秀团队;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卓越计划 应用型人才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兵 张光宇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9-171,共3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启动,进一步促使国内各大法学院校加大推进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其中,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由于实效显著,备受关注。然而,囿于传统教学体系的僵化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固化,各法学院校就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成熟和有效的模式仍在探索。现有法学实践教学形式的僵化,加之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独立性,导致模拟法庭实践教学难以发挥应有功效。为此,有必要对模拟法庭在实践教学中应承担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价值分析和实现进路两方面探讨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在现阶段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与推进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高等法学教育 法学实践教学 模拟法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及学生满意度调查——基于江苏省“211工程”高校卓越计划实施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亚玲 王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69,109,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核心在于改革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怎样的变革、效果如何,来自学生的评价最具直接性和启发性。通过对江苏省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核心在于改革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怎样的变革、效果如何,来自学生的评价最具直接性和启发性。通过对江苏省首批参与"卓越计划"的"211工程"高校中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卓越计划"显著影响了学生对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程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研究性学习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明显。但是,"卓越计划"最为关键的实践教学改革却成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鑫 白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44,共3页
尽管我国应用型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深化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文章提出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人才... 尽管我国应用型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深化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而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文章提出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路径:完善卓越课程体系,加快卓越实践基地建设;建设卓越教师队伍;政府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应用型院校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被引量:82
15
作者 周英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3,共3页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建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和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任务。为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建构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工程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以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工程科技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特点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硕豪 刘孟玥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6,共3页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 深入剖析了素有"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之称的印度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点,即延聘名师,尊重学术自由;苛刻的入学条件和学习要求;国际合作,资源共享;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通识教育,跨学科培养人才。尝试为我国高校实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若干有益启示:走国际合作的道路;还实践和创新应有的地位;回归"学术本位",尊重学术自由;跨学科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理工学院 人才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看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变革 被引量:13
17
作者 朱志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4,共5页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中国法学教育模式 复合型法律人才 应用 型法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之反思与重塑 被引量:40
18
作者 许身健 《交大法学》 2016年第3期20-44,共25页
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 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都缺少明确的标准指引。这就导致了卓越法律人才计划难以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本文反思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因人才培养标准阙如而导致的问题,对提升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计划 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对研究型教育模式的促进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丽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0,共3页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教育思想理念,并贯穿于高校日常教育活动。研究型教育的基础任务是找准自身办学定位,确保教育使命紧密围绕卓越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达成广泛统一的教育模式思维共识。结合卓越人才培养特点构建全新研究型教育的理念... 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体现教育思想理念,并贯穿于高校日常教育活动。研究型教育的基础任务是找准自身办学定位,确保教育使命紧密围绕卓越人才培养,从根本上达成广泛统一的教育模式思维共识。结合卓越人才培养特点构建全新研究型教育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强化均衡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全面凸显现代研究型高校的发展任务。基于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打造创新型研究型高校教育模式,依托人才成长积极调整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加速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全方位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深入培养高校人才的研究探索能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计划 研究型教育 卓越人才 教育模式 均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思靓 赵君彦 +1 位作者 薛宝颖 戴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3期186-187,207,共3页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河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流课程,探索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河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流课程,探索启发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卓越农林人才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