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个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莉 邵宇权 +3 位作者 张宝荣 蒋萍萍 都爱莲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9-1167,共9页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而位于tRNA Leu(UUR)基因的A3243G突变是该疾病最常见的致病位点.文章对6个汉族MELAS家系的先证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探讨了线粒体基因多态性对MELAS病人表型可能产生的影响.线粒体基因检测结果显示,4例先证者为A3243G阳性,其异质性比例介于29%~59%之间,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和异质性程度大致呈正相关;2例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先证者为A3243G阴性,复发次数和严重程度重于其他4例先证者,其中1例先证者的血液和肌肉组织中发现ND5基因T13094C突变,该位点已报道与MELAS/Leigh叠加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相关.另外,线粒体基因全序列测序结果显示:除主要致病突变外,还存在多个与耳聋、癫痫、糖尿病、心肌病、Leigh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多态位点,临床症状严重的患者其多态位点也更多.这表明MELAS综合征的复杂表型不仅受致病突变位点的直接影响,也可能受到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多态性位点的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多态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章宝 叶茂斌 +4 位作者 陈博 徐莉 薛峥 卜碧涛 唐荣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确诊为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无力、卒中样发作、抽搐、视物模糊、血乳酸增...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例确诊为MELA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及遗传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肌无力、卒中样发作、抽搐、视物模糊、血乳酸增高是该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6例患者CT或MRI检查显示与血管分布不一致的病灶,肌肉活检组织的电镜观察发现线粒体增多、形态不规则,病理均见破碎红纤维(RRF)。2例基因检测发现A3243G点突变,典型病例患者磁共振波谱(MRS)可见升高和倒置的乳酸峰。结论 MELAS临床表现多样,确诊有赖于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S)对于MELAS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破碎红纤维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方方 马袆楠 +11 位作者 王晓慧 王旭 丁昌红 金洪 肖静 吴沪生 陈光 张英 戚豫 袁云 郎志奇 邹丽萍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169-176,共8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寻找MELAS线粒体DNA(mtDNA)A3243G点突变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和门诊临床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行外周血白细胞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血乳酸检测和神经影像学等检查。A3243G点突变阳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突变阳性组),对其家系进行调查,采集家族成员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A3243G点突变阴性病例中选取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肌肉病理活检和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阴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MELAS遗传学特征。结果研究期间共有272例疑似线粒体脑肌病的患儿进行了外周血白细胞A3243G点突变的筛查。A3243G点突变的20例阳性标本中,突变均为异胞质性(heteroplasmy),18例符合MELAS的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血细胞中突变型mtDNA的比例为9.0%-50.0%,其中4例同时在肌肉组织检测到相同突变,突变比例为42.4%-64.8%。临床症状以惊厥、乏力、智力进行性倒退、发热、呕吐、视力障碍和失语为主,身材矮小和体毛增多为主要体征,13例合并癫,血乳酸均升高,头颅CT/MRI显示双侧对称性苍白球钙化和脑梗死信号。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标本中有4例临床符合MELAS临床疑似诊断标准,肌肉病理可见破碎红边纤维,肌肉A3243G点突变筛查阴性。14个家庭中的37名家庭成员采集了外周血进行mtDNA A3243G点突变筛查,突变阳性组中患儿母亲5名检测到A3243G点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3.0%,5.0%,11.8%,21.3%和26.9%,同胞兄弟4名检测到A3243G突变,突变比例分别为19.3%、33.3%,37.5%和41.5%,均无临床症状,其他成员未检测到突变。本研究A3243G点突变比例与发病年龄和就诊年龄呈负相关趋势,与病程未见相关性。结论MELA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线粒体A3243G点突变是我国儿童MELAS最常见的突变,母系遗传为主。突变比例与年龄有相关趋势,与病程未见相关,血A3243G突变检查不能代替肌肉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3243G突变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患儿临床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方琼 陈琅 +1 位作者 陈巧彬 杨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并最终确诊为MEILA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治疗。结果 4例患儿均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血清乳...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并最终确诊为MEILA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治疗。结果 4例患儿均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血清乳酸、血氨、心肌酶升高,血钠降低,伴代谢性酸中毒;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相应表现;头颅影像学发现基底节钙化、脑萎缩,急性期可见皮层水肿;基因检测提示mtDNA3243位点突变。结论 MELAS的癫痫发作较难控制,应尽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及相关对症治疗,以减轻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乳酸血症:脑卒中样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卒中样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儿童遗传代谢病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昕 杨健 +1 位作者 李尔珍 王立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提高对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儿童卒中样发作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例确诊为儿童遗传代谢病引发率中样发作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4男、1女,就诊年龄10~13岁。其中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 目的提高对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儿童卒中样发作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5例确诊为儿童遗传代谢病引发率中样发作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儿中4男、1女,就诊年龄10~13岁。其中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起病急,表现为运动障碍和(或)意识障碍,生长发育、智力正常;2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及1例疑似MELAS患儿起病急,病程迁延,以运动障碍、惊厥、视力下降、性格改变为主要表现,体格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病程中出现智力倒退。MELAS患儿血乳酸升高,线粒体基因MELAS A3243G位点突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影像学检查,MELAS患儿以后头部灰质损害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双侧基底节区脑梗塞。结论儿童卒中病因繁多,应注意遗传代谢病引发卒中样发作的可能性;对既往体健,突发卒中者应注意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可能;对体格发育落后,头颅MRI以后头部灰质病变为主的卒中样发作,应注意MELAS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样发作 遗传代谢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9例磁共振质子波谱影像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峰山 徐俊玲 +1 位作者 李永丽 史大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0-1083,共4页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质子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型线粒体脑肌病一家系两代四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牛慧艳 刘娟 +2 位作者 王海 彭超英 贾渭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104-3108,共5页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母系遗传 卒中样发作 癫痫 智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故知新:老病历中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8
作者 朱以诚 郭玉璞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一份好病历不仅记录了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同时记录了医生对疾病的发现、病因的探究及治疗的进展。本文通过老病历完整呈现了当时的罕见病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在北京... "病历"是重要的医疗文书,一份好病历不仅记录了医疗行为的全过程,同时记录了医生对疾病的发现、病因的探究及治疗的进展。本文通过老病历完整呈现了当时的罕见病例——"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在北京协和医院的认识过程,从中可以看到:其一,从1965年北京协和医院接收首例该病患者,到如今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诊断治疗方案,病历中的记载连续而详实,不仅昭示了协和人对工作严谨求精的精神和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反映了取得疾病临床诊断治疗进展的举步维艰。说明对疑难复杂病例的认识研究,往往要经过数十年、几代人、多学科的努力,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进步。其二,在病历页中可见"北京反帝医院"、"最高指示"等文字,令人追忆起"文革"时期的混乱和破坏;在病历内容中可见神经学科带头人冯应琨教授被"批倒"后成为63岁的"住院医生"时认真记录的患者"死亡志"。在当时的环境下,许多医院已经"废除"了病历,而协和的学术精神仍在坚持。如今,"文革"时期的病案和当年一批专家教授撰写的病历记录已成为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老一代专家教授在艰难逆境中表现出的对医学的执著追求和虔诚奉献精神是值得后来者永远学习的榜样。其三,病历记录的不是简单的"流水帐",而是严谨的学术内容。本文中1994年"全科大查房",参加者均是我国神经科学术界知名专家教授,对疑难复杂病例诊断治疗的分析探讨,折射出严谨求精的学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能使临床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唐志慧 罗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ELA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结果 2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发作、抽搐、视物模糊、高乳酸血症;发作期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符合典型...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ELAS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结果 2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样发作、抽搐、视物模糊、高乳酸血症;发作期头颅磁共振成像结果符合典型的MELAS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基因测序存在mt DNA的A3243G点突变;改善供能及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MELAS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血乳酸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临床诊断,确诊需要肌肉活检或基因检测,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基因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线粒体脑肌病并高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春 蔡天晶(点评)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0期1095-1098,共4页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性,20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2年,视物模糊、步态不稳1个月"入院,且每次发作均出现幻视先兆,辗转多家医院。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小脑萎缩,左枕叶异常信号灶;脑电图示右侧多量高幅棘... 1病例介绍 病例1,女性,20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2年,视物模糊、步态不稳1个月"入院,且每次发作均出现幻视先兆,辗转多家医院。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小脑萎缩,左枕叶异常信号灶;脑电图示右侧多量高幅棘、尖波及慢波发放。按"癫痫持续状态:病毒性脑炎"治疗,平时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高乳酸血症 卒中样发作 磁共振成像 遗传基因 肌肉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样发作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克雅病三例
11
作者 刘晓彩 王国强 +2 位作者 张微微 李莹 高妹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29-1330,共2页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7-2013年诊治的3例克雅病患者,男性2例,年龄61岁,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首发临床表现 克雅病 卒中样发作 北京军区总医院 临床资料 既往史 家族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一例
12
作者 李君 吴杰 +1 位作者 黄娇 南善姬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76-679,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因头痛1d于2015年1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眼眶疼痛,伴有恶心、呃逆,自服止痛药物后头痛缓解。发病前8天有"感冒"症状,全身不适,精神状态欠佳。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言语不清,无饮... 1病例介绍患者,女,54岁,因头痛1d于2015年1月2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眼眶疼痛,伴有恶心、呃逆,自服止痛药物后头痛缓解。发病前8天有"感冒"症状,全身不适,精神状态欠佳。病程中无发热、咳嗽咳痰,无言语不清,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活动不灵,无肢体抽搐,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史及个人史:"糖尿病"病史2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 母系遗传 A3243G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后林 张亮亮 +5 位作者 喻绪恩 沙从波 石永光 陈林 宋彬 张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伴预激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pathy,lactic acidosis,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心电图、颅脑MRI及肌肉病理等。结果伴有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中女性2例,男性3例;发病年龄6~20岁,平均(12.4±4.6)岁;其中癫痫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80%);颅脑MRI均显示异常,以枕颞顶叶受累为主;肌肉病理示5例患者均可见强反应性血管现象(strong reactive vessel,SSV),3例可见破碎红纤维;基因检测示5例均存在A3243G点突变。结论伴预激综合征的MELAS综合征患者临床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最多见,颅脑枕、颞叶均有损害,肌肉病理均存在SSV,基因突变均是A3243G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颅脑MRI 肌肉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少见卒中模拟病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静 印卫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73-76,共4页
卒中模拟病(stroke mimics)[1]是指一大类在疾病的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类似卒中,而经详细的病史询问、检查、评估及随访后,最后证实患者并非卒中疾病的一组疾病,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因其临床症状类似卒中发作,容易被误诊。一些... 卒中模拟病(stroke mimics)[1]是指一大类在疾病的发病初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类似卒中,而经详细的病史询问、检查、评估及随访后,最后证实患者并非卒中疾病的一组疾病,目前没有统一定义,因其临床症状类似卒中发作,容易被误诊。一些卒中模拟病不易被识别,本文现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三类少见卒中模拟病病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病 桥本氏脑病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致卒中模拟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云松 赵帝 +4 位作者 余雯瑾 张海军 谢瑱 吕骏超 赵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8-475,483,共9页
目的探讨以卒中样发作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卒中模拟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以急性卒中样发作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158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结... 目的探讨以卒中样发作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卒中模拟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0年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以急性卒中样发作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158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结合出院时诊断,将患者分为卒中模拟病组(38例)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50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卒中模拟病相关评分,其中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本次发病入院(就诊)前体温(>37.2℃)、收缩压、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吸烟史以及饮酒史),将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常规、生化)、血常规及血生化等]、相关评分转换为有序等级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卒中模拟病的评估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远程卒中模拟病(TM)评分及FABS(facioplegia,atrial-fibrillation/age,blood-pressure,seizure)量表评分,并分别对其进行分层分析,其中NIHSS评分<5分为2,5~15分为1,>15分为0;TM评分<10分为2,10~20分为1,>20分为0;FABS量表评分<3分为0,3~4分为1,>4分为2。依据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检验值参考范围,按低于正常值、正常值参考范围内、高于正常值将脑脊液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分别设定为0、1、2;按照异常、正常分别将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生化(超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D-二聚体)、脑脊液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脑脊液生化(免疫球蛋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蛋白质、微量白蛋白)设定为1、0。以卒中模拟病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中枢系统感染所致卒中模拟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卒中模拟病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均低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12)岁比(49±19)岁,t=-4.176;(115±16)mmHg比(136±31)mmHg,t=-3.912;均P<0.01]。两组患者性别、入院前发热(>37.2℃)、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史、饮酒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卒中模拟病组血D-二聚体<0.6 mg/L的比例高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5%(34/38)比72.0%(36/50),χ^(2)=4.052,P=0.044],其余脑脊液常规、生化及血常规、生化分层分布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患者NIHSS评分总体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模拟病组TM评分<10、10~20、>20分的占比分别为65.8%(25/38)、34.2%(13/38)、0,急性缺血性卒中组TM评分<10、10~20、>20分的占比分别为22.0%(11/50)、52.0%(26/50)、26.0%(13/50),组间评分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97,P<0.01);卒中模拟病组FABS量表评分<3、3~4、>4分的占比分别为5.3%(2/38)、81.6%(31/38)、13.2%(5/38),急性缺血性卒中组FABS量表评分<3、3~4、>4分的占比分别为32.0%(16/50)、62.0%(31/50)、6.0%(3/50),组间评分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99,P=0.003)。(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发生卒中模拟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D-二聚体<0.6 mg/L患者发生卒中模拟病的风险是血D-二聚体≥0.6 mg/L患者的4.610倍(OR=4.610,95%CI:1.143~18.594,P=0.032);TM评分每降低1个等级(10分),患者发生卒中模拟病的风险增加6.401倍(OR=6.401,95%CI:2.633~15.561,P<0.01);而吸烟史与卒中模拟病无关(P>0.05)。结论在卒中样发作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血D-二聚体<0.6 mg/L及低TM评分可能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发生卒中模拟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神经系统感染 卒中样发作 模拟病 急性缺血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起病并存在多发脑血管狭窄的线粒体脑肌病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族 王媛 宋海庆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49,共4页
为探讨中年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中年起病且存在多发脑血管狭窄的MELAS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反复头痛、肢体抽搐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为探讨中年起病的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标准,作者回顾性分析1例中年起病且存在多发脑血管狭窄的MELAS的临床资料。患者为中年女性,以反复头痛、肢体抽搐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合并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经头部MR和CT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多发脑血管狭窄,病变部位可用相应部位的狭窄血管解释,故入院首先考虑"急性脑梗死"诊断,但临床症状呈"复发-缓解"特点,后经头部MR、磁共振波谱(MRS)分析及基因检查,诊断为MELAS。给予营养神经、保护线粒体、抗癫痫治疗后,病情缓解。MELAS在遗传学和临床表现上具有广泛的异质性,对于中年起病,存在多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出现卒中样表现,应动态观察临床症状、头部MRI演变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和基因突变检查等结果综合分析,警惕线粒体脑肌病的可能,以及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梗塞 大脑动脉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毒和卒中样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听觉失认症与线粒体脑肌病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志坚 朱明万 +5 位作者 谢宝君 廖华 江洋 周涛 杨希林 华清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探讨以急性听觉失认症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急性听觉失认症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纯音听阈、声导抗、畸变产物及瞬态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言语... 目的探讨以急性听觉失认症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急性听觉失认症为首发症状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纯音听阈、声导抗、畸变产物及瞬态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言语识别率及颞骨CT、头颅MRI平扫加增强、颅脑功能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颅脑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um,MRS)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其分子遗传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为28岁女性,耳鸣7天无法辨别语意1天,无其他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双耳纯音听阈、耳声发射、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检查均正常,但双耳言语识别率为零;颞骨薄层CT正常,头颅MRI平扫加增强DWI检查显示双侧颞叶、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MRS示右侧颞叶病灶区乳酸(Lac)峰升高,N2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经神经内科会诊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给予促进线粒体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活化脑血管、营养神经及清除自由基等综合治疗2月余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基本可听清言语,无语言理解及表达困难,复查头颅MRI显示病灶范围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分子遗传学检查结果为mtDNA第3243位点发生A>G点突变,进一步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 like episodes,MELAS)综合征。结论急性听觉失认症和急性耳鸣可以是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的首发症状;对急性听觉失认症、急性耳鸣、儿童及青年患者应警惕线粒体脑肌病的存在;影像学检查对急性听觉失认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分子遗传学检查是诊断MELAS综合征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听觉失认症 耳鸣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言语识别率 颅脑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检测常见线粒体疾病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凤霞 睢瑞芳 +2 位作者 张为民 戴毅 郭玉璞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用于常见线粒体疾病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281例可疑线粒体异常病例,包括神经科存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23...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用于常见线粒体疾病基因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281例可疑线粒体异常病例,包括神经科存在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233例及眼科疑诊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48例,运用MLPA法对常见线粒体疾病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使用线粒体基因序列测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281例标本中共38例检测到线粒体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13.5%。眼科48例标本中,3460G>A、11778G>A和14484T>C3种突变共检测到19例,检出率为39.6%;神经科233例标本中,3243A>G、8344A>G、8993T>G和大片段缺失共检测到19例,检出率为8.2%。除1例大片段缺失暂无PCR测序验证外,其余MLPA结果均经序列测定验证为相符。结论 MLPA法是一种可行的快速、准确、简便的基因诊断方法,可作为筛查常见线粒体疾病的检测工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疾病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 基因突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 卒中样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脑肌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静 靳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5-555,共1页
患者 男性,31岁。间断性抽搐10余年,因头部外伤入院治疗.经脑组织、肌肉活检以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线粒体腩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 患者 男性,31岁。间断性抽搐10余年,因头部外伤入院治疗.经脑组织、肌肉活检以及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线粒体腩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间断性抽搐 卒中样发作 高乳酸血症 头部外伤 基因检测 肌肉活检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伴1型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小改 荆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817-3818,共2页
线粒体脑肌病是指由线粒体基因或细胞核基因发生缺失或点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主要累及脑和横纹肌的一类疾病,系母系遗传,为人类五大遗传病之一。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又称线粒... 线粒体脑肌病是指由线粒体基因或细胞核基因发生缺失或点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机体能量代谢障碍,主要累及脑和横纹肌的一类疾病,系母系遗传,为人类五大遗传病之一。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又称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是其最为常见的类型,被Pavlakis等在1984年率先报道,以酸中毒、卒中样发作为主要表现,呈慢性进展性,部分病人还可伴有糖尿病、听力损害等多系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MELAS 高乳酸血症 卒中样发作 1型呼吸衰竭 患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