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小脑顶核和奥拉西坦及尼莫地平对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患者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米小昆 史健 +3 位作者 刘辉 王娇兰 崔鹏 韩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93-1297,共5页
背景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SCI-ND)主要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障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6 个月、1 年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则分别为 19.6%、13.1%。不同方法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治疗作用不同,针对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 背景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PSCI-ND)主要表现为多个认知领域障碍。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后6 个月、1 年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率则分别为 19.6%、13.1%。不同方法对不同认知领域的治疗作用不同,针对不同患者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措施。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对 PSCI-ND 患者不同认知领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3 年 1 月 2017 年 9 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PSCI-ND 患者 96 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 FNS 组、奥拉西坦组、尼莫地平组,每组各 32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FNS 组患者行 FNS,1 次/d,疗程 30 d;奥拉西坦组给予奥拉西坦口服,0.8 g/次,3 次/d,疗程30 d;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口服,30 mg/次,3 次/d,疗程 30 d。同时监测各种不良反应。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总分及亚项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 组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记忆力、定向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MoCA 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MoCA 总分均低于 FNS 组,尼莫地平组 MoCA 总分低于奥拉西坦组(P<0.05)。FNS 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定向力评分及 MoCA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奥拉西坦组治疗后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能力、记忆力评分及 MoCA 总分均高于治疗前;尼莫地平组治疗后语言能力及记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 FNS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2%(2/32),奥拉西坦组为 9.4%(3/32),尼莫地平组为 9.4%(3/32),3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FNS、奥拉西坦更能提高 PSCI-ND 患者的认知功能,FNS 对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及计算力方面的改善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非痴呆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奥拉西坦 尼莫地平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障碍评估工具筛查准确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玉霞 杨依依 +6 位作者 魏晓琴 陈燕茹 秦江霞 袁月 陈雅婧 吴银瓶 韩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66-4076,共11页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 背景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早期识别及干预有助于延缓PSCI的发生及进展,因此,使用准确的神经心理评估工具对PSCI进行筛查,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PSCI筛查工具的筛查准确性,为准确筛查PSCI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PSCI筛查工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检索日期为建库至2022年12月。2位研究者各自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57篇文献,包含12113例患者,报告了7种PSCI筛查工具: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5-min测验(NINDS-CSN 5-min测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知情者问卷(IQCODE)、阿登布鲁克认知能力检查-修订版(ACE-R)、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5分钟蒙特利尔评估(MoCA-5 min)。Meta分析结果显示:MoCA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4(95%CI=0.80~0.87)和0.74(95%CI=0.67~0.80),合并AUC为0.87(95%CI=0.84~0.90);MMS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67~0.79)和0.76(95%CI=0.69~0.82),合并AUC为0.81(95%CI=0.77~0.84);IQCODE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73(95%CI=0.48~0.89)和0.95(95%CI=0.75~0.99),合并AUC为0.91(95%CI=0.88~0.93);NINDS-CSN 5-min测验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3(95%CI=0.78~0.87)、0.69(95%CI=0.60~0.76),合并AUC为0.85(95%CI=0.81~0.88);ACE-R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90(95%CI=0.80~0.95)、0.61(95%CI=0.19~0.91),合并AUC为0.90(95%CI=0.87~0.92);TICS-m筛查PSCI的合并灵敏度及特异度为0.84(95%CI=0.75~0.91)、0.67(95%CI=0.61~0.74),合并AUC为0.66(95%CI=0.60~0.71)。结论IQCODE和ACE-R的合并AUC较高,且IQCODE具有较高的合并特异度,ACE-R具有较高的合并灵敏度,故IQCODE和ACE-R是较为准确的PSCI筛查工具。因IQCODE和ACE-R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以上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后认知障碍 筛查工具 META分析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与非语言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3
作者 卢肖 张玉梅 陈心雅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5-991,共7页
目的探讨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Wernicke’s aphasia,WA)]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后WA患者。采用西方失语成套... 目的探讨卒中后感觉性失语症[韦尼克失语症(Wernicke’s aphasia,WA)]非语言认知功能与语言障碍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3月—2024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后WA患者。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修订版(western aphasia battery-revised,WAB-R)评估语言功能(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和命名);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评估非语言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和注意力)。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语言功能与非语言认知功能各子项之间的关系;分别以WAB-R中的听理解和命名得分为因变量,以LOTCA各子项得分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评估非语言认知功能对听理解和命名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年龄27~73岁的WA患者。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LOTCA中的定向力、空间知觉及动作运用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及命名得分呈正相关。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TCA中的定向力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得分呈正相关(P=0.048),LOTCA中的视知觉得分与WAB-R中的听理解得分呈负相关(P=0.041)。结论WA患者的定向力、空间知觉和动作运用等非语言认知功能与其听理解和命名等语言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视知觉则与听理解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感觉失语症 语言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萌 马咏馨 +3 位作者 贾琼 张东威 张昕红 徐耀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双抗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发病6 h内的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8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双抗治疗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发病6 h内的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8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静脉溶栓分为静脉溶栓组(66例)和双抗组(72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将两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匹配后静脉溶栓组(44例)和双抗组(44例)。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临床预后指标及不良事件。主要结局定义为发病后90 d良好功能结局[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2分]、发病后90 d mRS评分。次要结局为发病后24 h、72 h、7 d NIHSS评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比例,发病90 d内颅内出血及系统性出血事件及发病90 d内死亡。结果①匹配前静脉溶栓组年龄、入院时mRS评分均低于双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房颤、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梗死部位、TOAST分型等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静脉溶栓组与双抗组患者发病后90 d良好功能结局患者比例和发病后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6%(39/44)vs 93.2%(41/44),P=0.458、P=0.308];③静脉溶栓组发病后24 h、72 h中位NIHSS评分明显低于双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vs 2.5、1 vs 2,P=0.018、0.043],其余有效性结局和安全性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能够为急性轻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带来显著的短期获益,有助于缩短恢复至良好神经功能结局的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和病死率。然而,在发病后90 d良好功能结局方面,其效果与双抗治疗相似,尽管如此,亟需开展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轻型致残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田倩倩 薛蓉 +4 位作者 张素杰 刘庆冉 田德财 孙艳 李洪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4个社区53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以是否诊断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 目的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天津市河西区4个社区53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评估认知功能,以是否诊断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分为认知正常组401例和认知障碍组138例,比较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认知正常组比较,认知障碍组男性(57.2%vs 46.1%)、年龄≥65岁(60.9%vs 39.7%)、高中以下文化程度(87.0%vs 75.1%)、高脂血症(68.8%vs 55.1%)、脑卒中史(34.1%vs 21.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3.8%vs 53.6%)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是影响脑卒中高危人群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94,95%CI:0.276~0.883,P〈0.05)。结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是VCIND的易患人群,提示及早对具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社区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筛查,对防治VCIN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 认知障碍 高脂血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庞海云 穆景颂 +1 位作者 倪朝民 汪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7期3371-3374,共4页
目的观察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 目的观察强化视频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后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VCIND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改善脑功能等药物治疗及进行常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由专业人员指导的强化视频互动训练,患者家属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并一起参加训练。强化视频互动训练60 min/次,1次/d,5次/周。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训练1个月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训练前对照组、研究组Mo CA评分分别为(19.1±2.4)分、(19.5±2.5)分,训练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Mo CA评分分别为(21.4±2.4)分、(23.7±2.3)分;训练前对照组、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73.2±11.9)分、(74.3±13.2)分,训练1个月后对照组、研究组BI评分分别为(77.7±11.3)分、(85.8±8.2)分。训练前两组患者Mo C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33、0.359,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Mo CA、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774、3.215,P<0.01)。结论强化视频互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血管 视频互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7
作者 柳华 邱亚 +2 位作者 艾清龙 隆昱洲 王文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80岁汉族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起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和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第4版修订本进行认知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CIND)的危险因素。方法以19~80岁汉族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起病后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和美国精神疾病统计和诊断手册第4版修订本进行认知测定,利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CIND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85例研究对象纳入统计分析,42例诊断为CIND,占2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和中等面积梗死(OR:4.687,P<0.05;OR:4.734,P<0.05)、糖尿病(OR:2.887,P<0.05)是缺血性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梗死面积是缺血性脑卒中后CIN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痴呆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关欣 王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85例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缺血性脑卒...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血管性认知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285例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进行测评。[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病率为5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医疗付费、饮食、家务、狭窄程度是影响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认知功能水平29.3%的变异量。[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非急性期病人具有较高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率,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关注,积极开展筛查,并针对可改变的因素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延缓认知障碍进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血管认知障碍 影响因素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蛋白浓度与疾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郭宇 陈伟观 +4 位作者 周三连 汤莉巧 孙王妍 张冬梅 卢红建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09,共8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血清中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浓度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5例AIS患者作为样本群。入组患者按照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be Scale,NIHSS)评分划分为轻度组(n=42)和中重度组(n=63),以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价出院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将样本细分为预后良好组(n=34)和预后不良组(n=71),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NMB蛋白浓度,分析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mRS评分的相关性,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血清GPNMB蛋白浓度对AIS神经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中重度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PNMB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轻度及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GPNMB蛋白浓度与NIH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196,P<0.05),与mRS评分也呈显著负相关趋势(r=-0.334,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GPNMB依然是AIS的关键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的评估结果表明,血清GPNMB蛋白浓度在预测神经功能损伤以及不良预后方面的有诊断价值(灵敏度达到55.6%,特异度为81.8%,准确率是63.81%,P<0.05)。结论血清GPNMB蛋白浓度降低同AIS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联系,很有可能会成为衡量病情严重程度和长期转归情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转移黑色素瘤蛋白B 缺血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预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量表 改良Ranbin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许慧 毛萍 +2 位作者 陆颖 余婷 王长德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67-3571,共5页
本文总结归纳近10年来有关头针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头针刺激区的选择、头针治疗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阐述头针治疗认知障碍的研究现状,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差异,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头针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特征性分析 被引量:60
11
作者 孙胜楠 徐耀 +4 位作者 马灿灿 朱婷珂 董珍 胡月 徐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发生的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5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PSCI患者73例分为脑卒中后痴呆(PSD)组28例和脑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PSCI-ND)组45例,脑卒中后非认知障碍(非PSCI)组32例。PSCI患者又分为BPS组50例和非BPS组23例。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中规划分型,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部分前循环梗死型(PACI)、后循环梗死型和腔隙性脑梗死型(LACI)。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PS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P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PSD组和PSCI-ND组NIHSS评分、NPI总分、BP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PSCI组,教育年限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PSD组年龄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BPS组ADL总分、MMSE总分和MoCA总分明显低于非BPS组[(86.90±10.50)分vs(92.61±10.10)分,P=0.032;(24.39±2.13)分vs(20.36±4.27)分,P=0.000;(17.04±4.23)分vs(22.00±2.65)分,P=0.000]。与非BPS组比较,BPS组PACI发生率明显升高(52.0%vs 4.3%,P=0.000),LACI发生率明显降低(20.0%vs 56.5%,P=0.002)。PSD组和PSCI-ND组幻觉、激越、抑郁、淡漠、异常运动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非PSCI组(P<0.05)。PSD组激越、抑郁、淡漠和睡眠行为障碍比例明显高于PSCI-ND组(P<0.05)。结论PSCI患者较易出现BPS,其认知水平不同BPS发生率及表现不同,揭示了PSCI的临床异质性特点,为PS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认知障碍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亚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瑞 李春芳 +4 位作者 刘蕾 杜宁 张轩 陈书丽 薛蓉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55-261,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期已建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数据库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血管危险因素、生化及影像检查信息,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Essen评分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于发病(10±2)d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依据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VCI的诊断及分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和VCI组,VCI组包括VCIND组和Va D组,分析上述各项因素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VCI占69.86%,其中包括37.68%的VCIND和32.18%的Va D患者。1VCI组低受教育程度(P<0.001)、糖尿病(P=0.005)、心脏病(P=0.045)、卒中家族史(P=0.005)、幕上病变(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14)、D-二聚体水平(P=0.001)、Essen评分(P=0.024)、NIHSS评分(P<0.001)显著高于NCI组,女性(P=0.004)、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及受教育年(P<0.001)显著低于NC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VCIND组比较,Va D组患者既往卒中史(P=0.013)、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01)、Essen评分(P=0.0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5)显著高于VCIND组,TOAST分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梗死(P<0.001)、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显著低于VCIN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幕下病变患者发生Va D的风险明显小于幕上病变患者。结论 VCI及其亚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与NCI比较,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CIND比较,卒中次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认知障碍 缺血 痴呆血管认知障碍 血管痴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病人中医证候、执行功能及其抑郁症状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思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4089-40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病人中医证候、执行功能及其抑郁症状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就诊、在住院部住院及自愿参加招募的102例VCIND病人和61例血管性痴呆(V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非痴呆性血管认知障碍(VCIND)病人中医证候、执行功能及其抑郁症状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就诊、在住院部住院及自愿参加招募的102例VCIND病人和61例血管性痴呆(V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病人进行评价。[结果]VCIND病人的主要证候为肾精亏虚(38%)、气血亏虚(25%)、痰浊阻窍(18%)和瘀血阻络(9%),其得分分别为(15.11±5.02)分、(11.42±3.07)分、(14.41±5.39)分、(11.70±3.13)分。中医证候辨证分型为肾精亏虚、气血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的VD病人与VCIND病人MoCA量表总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延迟记忆、注意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IND病人主要证候为肾精亏虚、气血亏虚、痰浊阻窍和瘀血阻窍,不同中医证候的VD病人执行功能较VCIND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认知障碍 痴呆血管认知障碍 血管痴呆 医证候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陆珍辉 曹志勇 +2 位作者 郭啸鸣 李新玲 朱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8-8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入院第2天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目的探讨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入院第2天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随访12个月,记录卒中复发的类型及时间。于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剔除再发脑卒中者,其余患者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根据3个月MoCA分值将患者分为早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与早期卒中后无认知功能障碍(Non-PSCI)组,比较两组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确定HOMA-IR与卒中复发的关系。结果共收集243例首发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随访时剔除18例,纳入研究225例。PSCI组的HOMA-IR[3.17(1.42,29.15)vs 1.94(1.25,7.84),Z=2.872,P=0.004]显著高于Non-PSCI组。HOMA-IR(OR=1.032,95%CI 1.010~1.055,P=0.004)是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危险因素;当HOMA-IR≥2.36时,其与PSCI的关联强度显著增强(HOMA-IR:2.36~<15.24,OR=6.589,95%CI 1.203~36.037,P=0.030;HOMA-IR:≥15.24,OR=9.238,95%CI 1.362~62.634,P=0.023)。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显著升高(Log Rank检验:χ2=10.54,P=0.014)。结论胰岛素抵抗是急性非致残性脑梗死患者早期PSCI的危险因素,还会增加其1年内的卒中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认知功能 脑梗死 致残 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指数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法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颖 齐惠 +1 位作者 崔鹏 李来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5-1410,共6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0.01),P300潜伏期缩短(P<0.01)、波幅增高(P<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0.01),P300潜伏期缩短(P<0.01)、波幅增高(P<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血管认知障碍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丽君 林浴坤 +4 位作者 陈松 林建峰 刘丽梅 陈建辉 侯来永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9,共7页
目的:观察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PSCIN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CIN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 目的:观察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对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non-dementia,PSCIN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SCIN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和运动、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训练,以小组形式,每次40min,每周3次,共12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oC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MoCA及M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MMSE、MBI、MoCA总分及八个认知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MMSE、MBI、MoCA总分及视空间执行能力、图命名、计算、延迟回忆四个认知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MBI、MoCA各维度评分(除计算外)及MoCA总分的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法能较全面提高脑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认知功能障碍 蒙台梭利教育法 感官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错性学习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程燕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25-826,共2页
目的:探讨无错性学习的训练方法对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患者MMSE评分小学文化程度≤18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1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为62例,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观察组3... 目的:探讨无错性学习的训练方法对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患者MMSE评分小学文化程度≤18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1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为62例,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由专人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结果:无错性学习训练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错性学习训练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简便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错学习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红霞 郭姗姗 +2 位作者 武一平 宋彦丽 林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148-1153,共6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管病(脑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痴呆的临床综合征。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VCIND)是VCI的早期阶段,其中约一半患者会在5年内进展为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在治疗上尚未发现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又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发现VCIND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对于寻求延缓痴呆进展的二级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现从VCIND的概念、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够早期识别相关危险因素,防治VC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血管认知障碍 概念 流行病学 诊断标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式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绘 罗淑丹 +7 位作者 彭瑾 吴雄枫 陈蕾 呼延梅华 谢珊 查益 张永巍 张萍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形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伪刺激组... 目的探究不同形式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4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伪刺激组、单侧rTMS治疗组和双侧rTMS治疗组,每组15例。伪刺激组患者予常规语言训练,单侧rTMS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语言训练基础上予单侧rTMS治疗,双侧rTMS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言语训练基础上予双侧rTM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自发语言评分、听理解评分、命名评分、复述评分及失语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WAB自发语言评分、听理解评分、命名评分、复述评分和失语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WAB自发语言评分、听理解评分、命名评分、复述评分和失语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单侧rTMS治疗组、双侧rTMS治疗组的WAB自发语言评分、听理解评分、命名评分、复述评分和失语商均高于伪刺激组(P<0.05),但单侧rTMS治疗组和双侧rTMS治疗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语言训练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卒中后非流利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但双侧rTMS治疗的效果并不优于单侧rTM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中后失语症 流利失语症 语言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状态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辉 陈长 +2 位作者 蔺阳刚 樊凡 王庆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状态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 目的前瞻性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状态与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西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6例,根据发病后5~7 d直立倾斜试验结果分为OH组61例和非OH组145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分析脑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OH与PSCI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OH患病率为29.61%,PSCI患病率为55.83%。OH组年龄,冠心病,吸烟比例,收缩压及PS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OH组[72.0(67.0,77.0)岁vs 66.0(63.0,69.5)岁,P=0.000;32.79%vs 15.86%,P=0.006;55.74%vs 37.24,P=0.014;150.0(140.0,166.0)mm Hg(1 mm Hg=0.133 kPa)vs 145.0(130.0,160.0)mm Hg,P=0.037;90.16%vs 41.38%,P=0.000],入院MMSE评分明显低于非OH组[27.0(27.0,28.0)分vs 28.0(27.0,28.0)分,P=0.000],2组TOAST分型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OH组PSCI患者MMSE评分、即刻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明显低于非OH组PSCI患者(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H是PS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9.687,95%CI:3.425~27.397,P<0.01)。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5~7 d OH状态是脑卒中后3个月PSCI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评估OH状态可较好预警老年脑卒中患者的PSC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直立 认知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