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不同性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19-819,共1页
背景:男性和女性PCI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结局的比较数据有限。方法:我们对200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国家住院患者样本中选取了进行PCI住院治疗的患者,比较男性与女性PCI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院内并发症、病死率以及PCI术后脑卒中费用。... 背景:男性和女性PCI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结局的比较数据有限。方法:我们对2003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国家住院患者样本中选取了进行PCI住院治疗的患者,比较男性与女性PCI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院内并发症、病死率以及PCI术后脑卒中费用。结果:在8 753 574例PCI加权住院患者中,有49 097例(0.56%)伴有缺血性脑卒中。PCI术后女性脑卒中发生率较男性高,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女性为1.4%,男性为0.8%(OR=1.69,95%CI:1.62~1.77,P<0.001),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女性为1.1%,男性为0.7%(OR=1.59,95%CI:1.52~1.63,P<0.001),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0.5%,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为0.3%(OR=1.66,95%CI:1.61~1.72,P<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 卒中发生率 缺血性心脏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比较数据 患者样本 住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隐匿性脑卒中与脑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曲亦伸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5-747,751,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1988年将脑卒中定义为"一种突然起病,病程发展迅速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超过24 h,全脑或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是全世界第2位致死原因、首位致残原因。
关键词 隐匿性 脑血液循环障碍 脑血管病死亡 死因构成 脑功能 致残原因 围术期低血压 风险 卒中发生率 脑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机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琼珠 夏结婷 +1 位作者 李亚洁 黄伟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15,共3页
近年来由于我国急性脑卒中发生率越来越高,致残发生患者数量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病情处于进展中的患者还有发生多种并发症的可能,这与患者发病后营养状况差及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有关,由于身体各重要系统受损,患者的康复较为缓慢[1]。国外... 近年来由于我国急性脑卒中发生率越来越高,致残发生患者数量也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病情处于进展中的患者还有发生多种并发症的可能,这与患者发病后营养状况差及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有关,由于身体各重要系统受损,患者的康复较为缓慢[1]。国外研究显示,早期提供适当的营养可降低营养不良带来的负面影响,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时机,但普遍认为患者获得必需的能量有利于患者预后。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观察不同时机给予营养干预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机 肠内营养支持 临床影响 营养干预 早期营养支持 患者数量 临床疗效 卒中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卒中大会(ISC)2015:卒中预防进展 被引量:1
4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566-1566,共1页
201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浓墨重彩的热点当属急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多项研究的阳性结果将对急性卒中临床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在缺血性卒中预防领域,例如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控制方面,虽然并没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但也不失一些亮点。
关键词 急性 血管内治疗 临床实践 ISC)2015 二级预防 高血压管理 风险 降压目标 全因死亡 卒中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与支架置入对照试验:颈动脉造影特点是围手术期卒中和病死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5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88,共1页
美国学者Wesley等报道颈动脉切除内膜与支架置入试验(CREST)证实,随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CAS)的患者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相比,围手术期具有更高的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他们将2 502例患者基线数据和颈动脉特点作为评价CAS/... 美国学者Wesley等报道颈动脉切除内膜与支架置入试验(CREST)证实,随机行颈动脉支架置入(CAS)的患者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相比,围手术期具有更高的卒中发生率和病死率。他们将2 502例患者基线数据和颈动脉特点作为评价CAS/CEA治疗差异的影响因素纳入到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多发性病变 颈动脉切除 颈动脉病变 颈动脉造影 动脉内膜切除 卒中发生率 颈动脉球 对照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血管缝合时使用牛心包补片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6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1-291,共1页
希腊学者Papakostas等报道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使用牛心包补片的早期及远期结果。他们回顾性分析了过去12年中单中心使用牛心包补片缝合的238例患者(256例次)CEA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补片相关并发症(再狭窄、感染、动脉瘤生... 希腊学者Papakostas等报道了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使用牛心包补片的早期及远期结果。他们回顾性分析了过去12年中单中心使用牛心包补片缝合的238例患者(256例次)CEA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补片相关并发症(再狭窄、感染、动脉瘤生成)以及早期和远期(12~144个月随访)的临床结局。该组术后30 d卒中发生率为1.2%(3/256),无一例死亡,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3.5%(9/256),颅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3%(11/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期结果 临床结局 卒中发生率 再狭窄 血管缝合 损伤发生率 长期效果 统计分析 颅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15年ADA新指南看我国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控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艺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9-910,共2页
新近,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更新颁布了《2015年ADA糖尿病治疗标准》[1],其中关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危险因素防治方面的主要建议如下。1血压管理1.1高血压筛查糖尿病患者每次就... 新近,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更新颁布了《2015年ADA糖尿病治疗标准》[1],其中关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危险因素防治方面的主要建议如下。1血压管理1.1高血压筛查糖尿病患者每次就诊均应测量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 血管危险因素 美国糖尿病协会 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卒中发生率 降压治疗方案 治疗标准 生活方式干预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即将进入强化内科治疗时代?
8
作者 徐蔚海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742-742,共1页
近年来,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多集中于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治疗的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后起之秀"支架介入治疗技术逐年进步,
关键词 内膜剥脱术 血运重建 支架置入术 介入治疗技术 支架治疗 随机临床试验 TRANSCRANIAL 脑血管病 强化降脂 卒中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围术期麻醉管理的热点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永华 袁红斌 孟令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4,共4页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一个有效手段。自1953年世界第一例CEA诞生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手术方式日趋成熟,围绕CEA围术期麻醉管理出现了很多热点,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七... 颈动脉内膜斑块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脑卒中的一个有效手段。自1953年世界第一例CEA诞生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其手术方式日趋成熟,围绕CEA围术期麻醉管理出现了很多热点,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七个热点提出个人思考,供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管理 颈动脉狭窄 ENDARTERECTOMY 预防脑 个人思考 区域阻滞 carotid 氧饱和度 卒中发生率 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