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
作者 张芳权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F)评分、AS评分分别为(15.65±2.45)、(16.25±5.77)分,低于对照组的(20.15±2.37)、(20.42±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肢体功能评分(FMA)分别为(58.75±3.50)、(84.68±3.50)分,高于对照组的(58.75±3.50)、(84.68±3.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可以作为临床优选方案而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 被引量:6
2
作者 颜志刚 邓玉梅 何莉娜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通过家庭病床服务实现的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20例患者分为门诊治疗组和家庭病床组,每组各60例。均予规范Ⅱ级预防、康复锻炼及相关疾病宣教、针灸治疗;家庭病床组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上门... 目的:通过家庭病床服务实现的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模式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120例患者分为门诊治疗组和家庭病床组,每组各60例。均予规范Ⅱ级预防、康复锻炼及相关疾病宣教、针灸治疗;家庭病床组由全科医师、全科护士上门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锻炼及生活能力训练指导,监督服药及血压监测,管理膳食。比较入组后30、90 d两组患者运动及生活自理能力;1年后两组复发率,血压、血脂、血糖控制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90 d家庭病床组较门诊治疗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1年后家庭病床组较门诊治疗组复发率、血压控制不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以家庭病床服务为中心的社区卒中单元康复管理是脑梗死患者康复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康复 单元 脑梗死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肢瘫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蓝玉梅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肢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后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强化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分别采用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肢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脑卒中后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强化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分别采用强化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FIM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强化康复组患者FMA、FIM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强化康复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社会职能及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肢瘫患者能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瘫 强化康复单元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高树森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第23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时间自2017年12月—2019年2月,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普通神经内科病房管...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纳入时间自2017年12月—2019年2月,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普通神经内科病房管理模式进行治疗,研究组36例采用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改良Barther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对比有差异,且研究组的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医疗管理模式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单元医疗管理模式 普通病房管理模式 神经功能缺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亚娟 张宗欣 祁艳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6期151-151,153,共2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为阿替普酶溶栓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为阿替普酶溶栓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干预前后NIHSS评分、Rankin评分、FIM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Rankin评分、FIM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高,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提高其满意度,促进患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患者 单元护理管理模式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孔祥静 李娟 +2 位作者 胡清媛 李伟 刘艺婷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12期129-131,共3页
目的以家庭康复管理模式为指导,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真实体验及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某空军医院神经科2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研... 目的以家庭康复管理模式为指导,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真实体验及需求,为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用目的抽样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某空军医院神经科2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根据疾病的发展轨迹和照顾者在患者不同时期呈现的应对轨迹,共提炼出4个主题:混乱期的各种应激反应;面对期产生的身心压力和照顾知识技能的缺乏;学习共处期的自我调适与适应;超越期的全身心的投入与照护。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延续护理中,采用家庭康复管理模式,可以了解家庭照顾者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康复管理模式 急性缺血性脑 家庭照顾者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春燕 张春红 李金波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基础上,从中医卒中单元的理论基础、现实需求、中西康复卒中单元结合途径等方面,探索中医卒中单元在针灸康复病房中运用的新模式。
关键词 单元 醒脑开窍针刺法 病房康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 目的探究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出院前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0.0%,观察组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0%,观察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康复 单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天芳 邵世蓉 +1 位作者 陈敏 刘莎莎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9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合作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 目的:探究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对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手术治疗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合作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巴氏指数及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理能力(巴氏指数)及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在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 多学科合作管理模式 术后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晶晶 祝学莹 杨小春 《内科》 2020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康复护...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F)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QOL-BREF)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DF评分均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NDF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的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高,观察组患者4个领域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7.72%)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单元 康复护理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轩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1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0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其康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护理模式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卒中近远期预后改善作用的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京 吴海艳 +2 位作者 韩淑玲 姚济荣 张彤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7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即开始卒中单元下的康复介入对住院期间(近期2周、4周)和出院后(远期3个月)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急诊收治的和急诊介入溶栓治疗后的300例急性脑卒中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临床内科...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即开始卒中单元下的康复介入对住院期间(近期2周、4周)和出院后(远期3个月)肢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急诊收治的和急诊介入溶栓治疗后的300例急性脑卒中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给予临床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进行从急性期开始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治疗,采用国际通用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实行临床药物治疗和康复干预治疗一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Bobath、Brunnstrom、PNF、MRP、ADL训练5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未接受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3个月进行NIHSS评分、Brunnstrom运动分级、MRC肌力评定、自理程度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后2周,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runnstrom分级明显提高(P均<0.05),MRC分级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runnstrum分级、MRC分级显著提高(P均<0.01),Barthel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Brunnstrom分级、MRC分级、Bar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发病早期通过卒中单元的模式开始康复治疗可以在近期显著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和精细动作功能,中远期最终达到纠正偏瘫异常运动模式、恢复正常自理能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康复疗法 偏瘫运动模式 脑功能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卒中单元脑卒中患者疗效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冯锡洪 邓素荣 林漓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观察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观察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分析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脑卒中的加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国宏 朱幼玲 蔡伟 《安徽医学》 2009年第12期1387-1390,共4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神经...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评定(NIHSS)、运动功能评定(FMA)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卒中单元内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FM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压疮、泌尿系感染、肩手综合征、抑郁症、吞咽障碍、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卒中单元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瘫痪肢体功能恢复,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的近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
15
作者 苏丽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6期165-167,共3页
近年来,我国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脑卒中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在抢救成功后康复期间所需时间较多,而且在护理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多,在这种情况... 近年来,我国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诸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均属于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而脑卒中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患者在抢救成功后康复期间所需时间较多,而且在护理中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规的护理模式效果不明显,而卒中单元护理模式为其提供了新的护理模式。该文主要探讨的是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全文在具体的论述中首先对康复单元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最后重点分析了康复单元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单元 单元 护理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内三级综合康复管理模式分级推广及应用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廖庆红 支建峰 +2 位作者 徐文文 何宇波 诸丹维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适合县域三级医院康复规范化诊疗技术的推广运行和管理模式,促进构建脑卒中慢病医防结合新融合,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内就诊的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 目的探讨医共体模式下适合县域三级医院康复规范化诊疗技术的推广运行和管理模式,促进构建脑卒中慢病医防结合新融合,加快推进医共体建设。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内就诊的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管理,如三级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县域医共体内三级综合康复管理模式。于管理后4个月评价两组医疗质量和患者康复效果,调查两组患者对康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康复管理、健康宣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各项功能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康复效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县域医共体内三级综合康复管理模式不仅可提升县域医院管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实现医患双赢的局面,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医共体 三级综合康复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康复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永峰 余思雀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为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卒中单元管理,并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为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采用卒中单元管理,并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常规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对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分别为26.7%,75.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分别为4.4%,97.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满意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显著降低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 患者 康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疗法联合脑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怡 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针刺疗法联合脑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43例)和治疗Ⅱ组(43例)。为两组患者均使用... 目的:探讨使用针刺疗法联合脑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四川省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Ⅰ组(43例)和治疗Ⅱ组(43例)。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脑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Ⅰ组患者使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吞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Ⅰ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Ⅱ组患者,P<0.05。结论:使用针刺疗法联合脑卒中单元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单元综合康复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二级运动康复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郑加平 陈希平 +5 位作者 朱友亮 李玲 陈燕 赵刚 姜宝英 杨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3-104,共2页
165例脑卒中发病1周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被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79例和普通治疗组86例,治疗3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两组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 165例脑卒中发病1周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被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79例和普通治疗组86例,治疗3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法和Fugl-Meyer法对两组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同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Barthel、Fugl-Meyer积分评分、血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康复型卒中单元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单元 三级康复 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护理门诊出诊护士康复管理困境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秋霞 钟华 +3 位作者 杨光静 张福琴 解雨 曾登芬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3期2204-2207,共4页
目的 了解脑卒中护理门诊(NLSCs)出诊护士开展卒中患者康复管理工作的困境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重庆市2所三甲医院的10名NLSCs出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 目的 了解脑卒中护理门诊(NLSCs)出诊护士开展卒中患者康复管理工作的困境体验。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4月重庆市2所三甲医院的10名NLSCs出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 NLSCs出诊护士康复管理困境的体验和感受可归纳为4个主题:缺乏高级实践护理人才、无统一的共享信息平台、缺乏中医康复特色护理服务项目、护士独立出诊缺少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结论 NLSCs出诊护士脑卒中康复管理压力大、障碍多、任务重,仍存在诸多未突破的瓶颈。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需注重创新脑卒中康复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保障护士执业安全,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发挥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优势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门诊 护士 康复 管理模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