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肖黎丽 蒋旭萍 肖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7-723,共7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10例,评估患者功能锻炼1周、6周、12周、20周、24周的依从性,利用潜变量增...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分型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赣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210例,评估患者功能锻炼1周、6周、12周、20周、24周的依从性,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2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可分为4个类别,低依从性平稳型56例(26.7%)、低依从性上升型42例(20.0%),中依从性下降型64例(30.5%)、中依从性上升型48例(22.8%)。年龄、脑卒中知识、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是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期间功能锻炼依从性发展轨迹变化各异。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以提升患者的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功能锻炼依从性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叙事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综合评价
2
作者 丁美芹 杨振 +1 位作者 唐建国 刘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3-746,共4页
本文旨在探析老年脑卒中偏瘫(stroke hemiplegia,SH)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叙事干预的价值。选取6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个性化叙事护理,比... 本文旨在探析老年脑卒中偏瘫(stroke hemiplegia,SH)患者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叙事干预的价值。选取68例老年S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个性化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认知状态功能评估-简短筛查(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Cognitive State-Short Screening,FEC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叙事护理用于SH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同时提升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SH) 个性化叙事护理 康复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通络”电针法结合手部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影响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军 傅建明 +3 位作者 李岩 吴华 李辉 孙亚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观察“补阳通络”电针法结合手部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偏... 目的观察“补阳通络”电针法结合手部康复机器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常规治疗及手部康复机器人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补阳通络”电针法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情况: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评分变化、Fugl-Meyer评测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与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变化、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及手指主动活动范围(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等手部功能指标变化、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与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变化、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Pos teriorCerebral Artery,PCA)与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等脑部循环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与STEF评分、手部功能指标(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AROM)、BBS评分与MBI评分、脑部循环指标(MCA、PCA、ACA)等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与STEF评分、手部功能指标(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AROM)、BBS评分与MBI评分、MCA、PCA、ACA等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NIHSS评分、FMA评分与STEF评分、手部功能指标(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展角度、AROM)、BBS评分与MBI评分、MCA、PCA、ACA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通络”电针法结合手部康复机器人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患者治疗效果提升,症状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手部康复机器人 康复训练 “补阳通络”电针法 疗效 肢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马秋云 何晓华 +2 位作者 刘戴维 王正田 任卫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3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及内分泌科老年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依据随机表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频脉冲电刺激加常规康复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相关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结果(1)血糖水平: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有所下降,降血糖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糖水平下降幅度更大(P<0.05)。(2)运动神经电生理指标:两组各项指标(MEP、CMCT)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3)上肢、下肢FMA评分: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评分均有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分值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评分(SS-QOL、M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得分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NIHSS、CSS、SDS)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频脉冲电刺激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偏瘫 电生理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规范化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朱玉连 胡永善 +4 位作者 谢臻 沈莉 徐一鸣 朱秉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69,72,共3页
关键词 卒中偏瘫 规范化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障碍 心理疏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梅花 蓝琼好 +3 位作者 李敏红 熊国才 谢水群 李玉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64-366,共3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70%-8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为常见,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中,恢复步行能力是康复最主要的目标,是患者出院后达到生活自理的重要条件之...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70%-8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其中以运动功能障碍表现的偏瘫最为常见,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中,恢复步行能力是康复最主要的目标,是患者出院后达到生活自理的重要条件之一。步行基本功训练是根据步行基本条件和偏瘫患者存在的问题设计训练动作,早期进行强化训练,防止共同运动模式和代偿姿势的出现,使患者早期建立正确、规范、稳定的实用步行能力。协同护理模式是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协同护理模式 基本功训练 早期康复 运动功能障碍 步行能力 责任制护理 严重残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7
作者 董仁卫 郭琪 +4 位作者 刘诗琦 余海瑞 周盈盈 王昊 朱康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 等速运动,又被称为调节抗阻运动,是指在关节运动过程中,使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都能承受最大负荷的一种运动模式,其最大特点就是肌肉能够产生最大力矩输出但不产生加速度。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以下简称等速技术)应用等速运动的工作原理,已被认为是肌肉功能评估和肌肉力学训练的最佳方法,在肌肉功能评价和肌力训练中具有较好的客观性、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因同时有顺应性阻力,即使在肌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也能应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等速技术 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训练 训练技术 关节活动范围 最大力矩 抗阻运动 上肢运动功能 峰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和下肢运动能力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江钟立 王翔 +3 位作者 励建安 单春雷 陈旗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61-26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和下肢运动能力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方法: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入院治疗。评估内容包括躯干和下肢运动能力(MO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包括病史和检查在内... 目的:通过分析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和下肢运动能力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方法: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经临床和CT或MRI确诊入院治疗。评估内容包括躯干和下肢运动能力(MO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包括病史和检查在内的20余项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前运动能力(MOA0)和治疗前ADL(ADL0)分别为(18.77±12.78)个月和(58.71±3.22)分;治疗后运动能力(MOA1)和治疗后ADL(ADL1)分别提高到(27.34±14.26)个月和(74.86±3.02)分,均有显著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MOA0与年龄、发病到康复入院时间、合并吞咽障碍、弛缓性瘫痪、觉醒障碍等因素呈负相关,与痉挛性瘫痪、吸烟、发病后住院时间及ADL0等因素成正相关。影响MOA1预后的自变量包括发病到康复入院时间、弛缓性瘫痪、患肢腱反射的程度等负性因素,以及MOA0、痉挛性瘫痪等正性因素。结论:患者年龄越轻,接受康复治疗的时间越早,运动能力恢复越快。伴有肌张力低下的弛缓性瘫痪是运动能力恢复的阻碍因素,而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的痉挛性瘫痪,由于重视了抗痉挛治疗,反而成为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躯干 下肢运动能力 预后 阻碍因素 痉挛性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3
9
作者 高聪 蒲蜀湘 朱德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 2 4h及治疗后 6— 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6— 8周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 ,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 ,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 ,经过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 治疗后 对照组 急性脑 自我锻炼 结论 最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疗养院开展三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庆华 代新年 +4 位作者 单守勤 侯方高 宋学岐 尤阳 潘美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康复医学的发展为广大脑卒中幸存患者带来了提高生存质量的希望。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中已达成共识”。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尚未形成一种经济有效、适合国情的康复模式,无法适应残疾患者数量多、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 康复医学的发展为广大脑卒中幸存患者带来了提高生存质量的希望。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在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中已达成共识”。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尚未形成一种经济有效、适合国情的康复模式,无法适应残疾患者数量多、分布广、经济条件有限的状况。本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医院一疗养院一社区家庭康复模式,开展“规范化三级康复”治疗方案,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三级康复治疗 疗养院 临床疗效 康复医学 康复模式 患者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4
11
作者 沈芳 王晶 曾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0-593,共4页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1]。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近200万人,现存活患者有600万—700万,而存活者约75%致残[2]。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这一难题,众多学者研究探索了多种康复措施,其中镜像疗法(Mirror therapy,MT)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为了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方法。本文将对镜像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运动功能 卒中偏瘫 存活患者 存活者 视觉反馈 康复措施 健侧肢体 偏瘫肢体 上肢功能 BRUNNSTR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带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哲 郭钢花 +1 位作者 白蓉 关晨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8-649,共2页
根据神经促进技术原理,强化骨盆控制能力可促进下肢的运动功能。而在实际康复临床工作中,康复工作者多只注重髋关节屈伸主动运动的诱发和控制训练.对骨盆控制训练常重视不够.影响了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和独立能力的提高。本院2002—2... 根据神经促进技术原理,强化骨盆控制能力可促进下肢的运动功能。而在实际康复临床工作中,康复工作者多只注重髋关节屈伸主动运动的诱发和控制训练.对骨盆控制训练常重视不够.影响了患者步行能力的恢复和独立能力的提高。本院2002—2006年运用神经促进技术和肌力训练相结合的骨盆训练法,对6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了训练,使患侧下肢的步行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步行能力 训练法 骨盆 神经促进技术 康复工作者 运动功能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靳三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石素宁 于洪宇 +1 位作者 丛壮 刘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9-671,共3页
脑卒中后下肢活动障碍对患者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下肢功能活动的恢复程度是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所以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活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1].靳三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进行... 脑卒中后下肢活动障碍对患者本身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下肢功能活动的恢复程度是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所以康复治疗的重点之一就是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活动,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1].靳三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套针灸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的治疗,而运动疗法是一种低成本的、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适宜的运动训练对学习、记忆及空间识别、行为能力的提高均有明显的改善[2].但是靳三针疗法属于被动康复,患者主要接受医师的针灸治疗,主动运动疗法属于主动康复,患者接受肢体锻炼的重新学习.两种康复模式单独使用虽有一定疗效,但均存在自身的不足,本研究将被动康复与主动康复相结合,探讨其对下肢功能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提供初步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靳三针疗法 下肢功能 运动疗法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活动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联合简易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永林 肖玉华 +1 位作者 陆安民 卢红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951,共3页
脑卒中是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脑卒中患者1500万人,其中500万人永久性残疾。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有55%—75%的患者在脑卒中后3—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 脑卒中是世界上导致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脑卒中患者1500万人,其中500万人永久性残疾。上肢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大约有55%—75%的患者在脑卒中后3—6个月遗留上肢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怎样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脑卒中康复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功能 卒中偏瘫 生活质量 患侧上肢 良肢位摆放 患侧下肢 指标评分 康复治疗师 肩关节半脱位 肩-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保国 李琳 +1 位作者 林乐乐 潘化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68-1070,共3页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 脑卒中患者多合并有偏瘫等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转移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步行能力是脑卒中患者及家属最为关注的功能,强化躯干控制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下肢运动能力及ADL功能均有确切疗效[1-4],常规康复治疗强化躯干控制侧重于患侧肢体的主动参与,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自主运动不充分,部分患者合并有本体感觉障碍,患侧主动参与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本体感觉障碍 平衡能力 躯干控制 平衡训练 神经肌肉 患者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心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并抑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杨雷 沈德根 +4 位作者 荣积峰 俞萍 仇慕磊 李念 蒋理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5-587,共3页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已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包括多种神经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其已被认为是影响脑卒中后功能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造成脑卒中后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治疗将对随后的神经功能康复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抑郁患者 强制性运动疗法 上肢功能 心理疗法 后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近端肢体关节肌肉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邵印麟 周立晨 +5 位作者 欧阳迎 赵大鹏 李陈 孙慧杰 张丹凤 陈赛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59-1062,共4页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死类疾病之一([1])。脑卒中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存活,仍有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运动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与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通过积极、规范的康...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死类疾病之一([1])。脑卒中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存活,仍有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运动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与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通过积极、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3—4])。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已成为康复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Bohannon等([5])的研究显示,偏瘫侧姿势控制相关肌群的肌力较非偏瘫侧相差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 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恢复 肢体关节 参与能力 近端 功能障碍 肌群 下肢运动 上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18
作者 李纲 张志强 张立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以恒定速度运动,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中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由Hislop与Perrine在1967年提出,是关节运动过程中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能承受的最大负重... 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以恒定速度运动,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中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由Hislop与Perrine在1967年提出,是关节运动过程中肌肉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能承受的最大负重的运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康复 等速肌力训练 卒中偏瘫患者 疗效观察 下肢 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运动 抗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郄淑燕 王丛笑 +1 位作者 张丽华 马全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65-1067,共3页
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步行训练强调诱发下肢关节分离运动,单独训练迈步、平衡、重心转移等分解动作.由于步行训练受下肢负重影响,... 脑卒中患者步行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地恢复步行能力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步行训练强调诱发下肢关节分离运动,单独训练迈步、平衡、重心转移等分解动作.由于步行训练受下肢负重影响,不能早期开展[1].近年来减重平板训练(body weight supported treadmill training, BWSTT)普遍应用于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中.减重平板训练使患者在还不具备足够承重和保持平衡能力的情况下,即可进行以负重、迈步和平衡三要素相结合为特征的步行训练,从而能有效地利用病情稳定后早期这段最有恢复潜能的时期[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偏瘫患者 减重平板训练 步行能力 功能性电刺激 步行训练 平衡能力 下肢关节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速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旭东 勾丽洁 +6 位作者 王文清 葛志华 徐振奇 李俊玫 黄武 朱振丽 柴叶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和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随机对照试...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和改良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是近年来引人关注的针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接受常规训练的患者[1—3],但两者之间的效果比较如何,国内鲜见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mCIMT和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卒中偏瘫患者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速度 同类型 肢体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