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费用研究
1
作者 陈高生 卢山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9-42,共4页
管理费用可以区分为组织协调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两部分。员工认同感、程序化程度、规模是决定组织费用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单独只强调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而忽略其他二者的影响,都将导致组织奇形、缺乏效率、组织协... 管理费用可以区分为组织协调费用和内部交易费用两部分。员工认同感、程序化程度、规模是决定组织费用三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单独只强调这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而忽略其他二者的影响,都将导致组织奇形、缺乏效率、组织协调费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市场 管理费用 交易费用 组织协调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家庭养老的演进:文化伦理观念的转变结果 被引量:18
2
作者 钟永圣 李增森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5,共5页
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变化从现象上看是由于家庭构成的变化导致了养老功能的变化,而本质原因是文化伦理观念转变导致的家庭养老的协调费用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从历史发展和中西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文化伦理分析。部分养老职能虽然已从家庭组... 中国家庭养老功能的变化从现象上看是由于家庭构成的变化导致了养老功能的变化,而本质原因是文化伦理观念转变导致的家庭养老的协调费用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从历史发展和中西比较两个角度进行文化伦理分析。部分养老职能虽然已从家庭组织中分离出来,但家庭作为养老职能的最主要承担者的作用并未降低,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加强。家庭养老有着很高的财政贡献度、传统伦理支持度和社会和谐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 文化伦理 协调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互补性与专业化的局限:一个新兴古典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宪洲 孙戈兵 叶子荣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互补性知识的利用已经被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甚至核心竞争力。本文将知识互补性引入具有专业化分工经济和协调费用的经济体,利用杨小凯和黄有光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超边际分析,由此得出三个命题:若企业内岗位间知识互... 互补性知识的利用已经被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甚至核心竞争力。本文将知识互补性引入具有专业化分工经济和协调费用的经济体,利用杨小凯和黄有光开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超边际分析,由此得出三个命题:若企业内岗位间知识互补性程度、互补性知识积累程度和互补性知识协调效率足够高,则企业利用互补性经济的收益大于不利用的收益;互补性经济越明显,经济体的雇员-雇主人数比越大;当互补性经济明显时,与未利用互补性经济的企业相比,利用互补性经济的企业将有更高的工资/产品价格比。进而指出,为了利用互补性知识,发挥互补性经济,企业需要将锥形组织形态转变为扁平组织形态,同时创造有利于提高协调效率的组织环境。而企业间的互补性知识则需要拥有互补性知识的企业在竞争基础上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互补性 超边际分析 专业化经济 协调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