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决策树的大小水电长期协调调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本希 廖胜利 +2 位作者 程春田 李秀峰 蔡华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64,共5页
针对西南水电富集地区大小水电抢占输电通道外送电力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决策树的大中型水电与小水电长期协调调度模型,以水电总体可消纳电量最大为目标,以确定性逐次优化方法(POA)对历史长系列水文资料进行模拟调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 针对西南水电富集地区大小水电抢占输电通道外送电力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决策树的大中型水电与小水电长期协调调度模型,以水电总体可消纳电量最大为目标,以确定性逐次优化方法(POA)对历史长系列水文资料进行模拟调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树挖掘大小水电长期协调调度规则,在应用阶段,结合CFS降雨预报信息,预报大中型水电站径流和小水电发电能力,并作为决策树输入,以获得面临时段大中型水电站的决策出力。云南省德宏地区大规模大、小水电混合分区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利用具有良好调节能力的大中型水电站协调大小水电运行,提高外送通道利用率,为电力调度部门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大小水电长期协调调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型水电 小水电 决策树 长期 协调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尺度的节能发电优化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尚金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56-61,共6页
以"多时间级优化协调、逐时间级细化"为原则提出了基于时间尺度的节能发电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当前时间级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连续可靠供电约束和节能减排优化目标,还考虑了当前时间级与上、下时间级... 以"多时间级优化协调、逐时间级细化"为原则提出了基于时间尺度的节能发电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当前时间级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连续可靠供电约束和节能减排优化目标,还考虑了当前时间级与上、下时间级之间节能发电调度计划的协调,以确保调度的流畅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力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本文为开发节能发电调度决策技术支持系统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节能发电调度 节能减排 协调调度模型 协调调度算法 电网适应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 被引量:47
3
作者 尚金成 周劼英 程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33,共6页
建立了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框架,提出了优化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控制对象、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优化目标、“三公”调度等7个方面的协调调度机制及协调调度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 建立了兼顾安全与经济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框架,提出了优化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控制对象、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优化目标、“三公”调度等7个方面的协调调度机制及协调调度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整体优化、多级多类优化协调、逐级逐类细化”的优化调度协调模型及算法,该模型考虑了国调、区域调和省调的优化调度计划在当前时间级、上一时间级、下一时间级之间的相互优化协调,能够实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电力生产环节,提出了基于市场机制的节能发电安排原则及节能发电调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协调理论 空间尺度 时间尺度 协调调度机制 协调调度模型 竞争性电力 市场 节能发电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发电调度协调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尚金成 刘志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9-114,共6页
建立了节能发电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架构,重点研究了节能发电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经济补偿机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及协调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 建立了节能发电调度协调理论的整体架构,重点研究了节能发电调度在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电力生产环节、经济补偿机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及协调模型。在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上,提出了"自下而上预决策及申报、自上而下决策、多级优化协调、逐级细化"的国家、区域、省3级节能发电调度的协调调度机制、协调调度模型及算法,该模型不仅考虑了3级节能发电调度在当前时间级的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连续可靠供电为约束、以节能减排为优化目标的协调,也考虑了当前时间级的3级节能发电调度与上一时间级、下一时间级之间的相互优化协调,确保节能发电调度的调度流畅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电力节能减排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调度 协调调度模型 经济补偿机制 节能发电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odel for intermodal transit hubs based on GI/M^K/1 queuing system
5
作者 贾洪飞 曹雄赳 杨丽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3247-3256,共10页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multimod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rapid gathering and dissipating of passengers in transport hub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e whole-day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t transfer points of...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multimode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rapid gathering and dissipating of passengers in transport hub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the whole-day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t transfer points of passengers from the dominant mode to the connecting mode was achieved. A GI/M K/1 bulk service queuing system was constituted by putting the passengers' reaching time distribution as the input and the connecting mode as the service institution. Through queuing theo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queuing length under steady-state and headway of the connecting mode was achieved. By putting the minimum total cost of system as optimization objective, the headway as decision variable, a coordinated scheduling model of multimode in intermodal transit hubs was established. At last, a dynamic scheduling strategy was generated to cope with the unexpected changes of the dominant mode. The instanc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is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ssengers' queuing time by approximately 17% with no apparently increase in departure frequency, which provides a useful solution for th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of different transport modes in hu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engineering coordinated scheduling queuing theory intermodal transit hub HEAD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