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站融合的新能源电站协调电压控制研究
1
作者 刘宗扬 陈盛燃 +3 位作者 郑俊健 黎嘉乐 冯华然 陈喆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4-130,共7页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 为了实现新能源电厂的同步调压,保证其稳定运行,利用多站一体化,对新能源电厂的协调调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技术融合变电站、储能站、充电站等关键站点,建构综合新能源电站,通过分布式卡尔曼滤波算法,融合多站数据形成数据中心,以此形成多站融合数据共享模式;依据融合数据中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的运行数据,深度挖掘并分析电站内部各机端运行时的物理规律,并采用一个集中式的模型预测控制系统来统一调度电站内部具有不同时间响应特性的无功功率源,以确保电站并网接口以及内部各机端的电压能够稳定地维持在额定值附近,同时减小电压波动,实现电压协调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多站数据融合性能良好,泛化误差结果均低于0.02,调用数据的残差程度均低于4.5%,可将新能源电站内部各机端电压控制在额定值1 pu附近,并减小了电压波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应用所提技术后可将运行风险控制在0.96以上,且降低了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站融合 新能源电站 协调电压控制 融合数据 物理规律 MP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光伏的配电网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圣清 刘博文 +2 位作者 李焕平 李欣 周志飞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7,共8页
电压越限成为限制光伏最大接入量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所导致电压越限问题,文章提出了含高比例光伏的配电网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光伏接入节点对配电网电压灵敏度不同,提出了光伏逆变器分组协调控制思想;然后,光... 电压越限成为限制光伏最大接入量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大规模光伏并网所导致电压越限问题,文章提出了含高比例光伏的配电网分组协调电压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光伏接入节点对配电网电压灵敏度不同,提出了光伏逆变器分组协调控制思想;然后,光伏逆变器组内以容量利用比和功率因数为一致性变量进行电压控制,组间通过协调控制确保关键节点电压收敛至设定值1.05 p.u.;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配电网电压越限,避免不必要的有功削减,同时在负荷、光伏波动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越限 光伏并网 分组协调电压控制 一致性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间接拉道排列算法 被引量:5
3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22-29,共8页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协调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种类的控制手段。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建立该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的1阶最优性条...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协调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种类的控制手段。根据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建立该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的1阶最优性条件,该条件是一个典型的两点边值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拉道(Radau)排列法求解这个两点边值问题。该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数值稳定性好等特点。此外,为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可投切电容器组和待切除负荷的离散特性,还在控制模型中引入了二次罚函数的处理方法。以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为基础构造算例,算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准稳态近似 间接法 离散控制 拉道排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波前法快速求解最优协调电压控制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郑文杰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7,共7页
将长期电压稳定场景下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用带有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来描述,借助Radau排列技术将这个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大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重点探讨如何应用多波前方法结合近似最小度... 将长期电压稳定场景下的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用带有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来描述,借助Radau排列技术将这个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大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并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求解。重点探讨如何应用多波前方法结合近似最小度排序提高求解稀疏线性修正方程的效率。以IEEE 17机162节点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作为算例,通过与近似最小度法和反向Cuthill-McKee法排序下三角分解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所述方法在计算速度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非线性规划 Radau排列 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 多波前法 近似最小度法 反向Cuthill-McKe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线搜索滤波器内点法求解最优协调电压控制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郑文杰 刘明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0-77,共8页
基于准稳态模型,协调电压控制问题表示为含连续-离散时间的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采用直接动态优化方法求解该代数-微分方程优化问题。利用Radau排列法将研究时间段划分为有限个区间,将所有状态变量、代数变量和控制变量在... 基于准稳态模型,协调电压控制问题表示为含连续-离散时间的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控制模型。采用直接动态优化方法求解该代数-微分方程优化问题。利用Radau排列法将研究时间段划分为有限个区间,将所有状态变量、代数变量和控制变量在每个区间内用一系列多项式近似,从而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引入一种改进的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该非线性规划模型。基于线搜索滤波器的内点法有着良好的收敛性能,能快速获得最优解。从IEEE 17机162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看出,该方法能求出有效控制量以增强系统的长期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电压控制 直接动态优化 Radau排列 非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 线搜索滤波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与二次电压控制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谢敏 《广东电力》 2011年第9期8-14,共7页
针对提高长期电压稳定性的问题,对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和二次电压控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优化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可以协调不同种类... 针对提高长期电压稳定性的问题,对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和二次电压控制进行比较研究。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动态优化模型综合考虑长期电压稳定性和控制成本因素,可以协调不同种类和位置的控制,基于Pontryagin极大值原理和Radau排列法构造间接法算法求解,此外引入罚函数处理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等离散控制。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上的比较试验表明了最优协调电压控制具有更优良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准稳态假设 动态优化 间接法 二次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次电压控制器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的切换直接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泊 刘明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9-36,共8页
基于准稳态假设,提出保留二次电压控制器的动态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旨在协调扰动后先导节点电压参考值和其他电压控制手段维护长期电压稳定。其目标函数考虑电压稳定和控制成本;等式约束条件为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组... 基于准稳态假设,提出保留二次电压控制器的动态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该模型旨在协调扰动后先导节点电压参考值和其他电压控制手段维护长期电压稳定。其目标函数考虑电压稳定和控制成本;等式约束条件为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组。采用拉道(Radau)排列法先对其进行离散化,得到非线性规划(nonlinear programming,NLP)问题,并基于内点法结合切换技术求解。该直接法具有数值稳定性好、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此外引入罚函数处理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等离散控制手段。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IEEE145节点系统上的试验证明了该模型及其算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二次电压控制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直接法 离散控制 切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的直接Radau配置算法
8
作者 刘明波 谢浩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70,82,共8页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并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中的直接法求解该动态优化问题.根据Radau配置法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并存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为考虑有载调压变... 根据准稳态假设,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并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中的直接法求解该动态优化问题.根据Radau配置法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并存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为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可投切电容器组和待切除负荷的离散特性,引入离散变量的罚函数处理机制,并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算法求解.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协调各种控制设备动作,从而增强了电力系统的长期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性 协调电压控制 直接动态优化 Radau配置法 离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电压控制问题的准稳态模型及其间接动态优化算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荣林 刘明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3,共8页
针对长期电压稳定具有慢动态的特点,在准稳态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并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中的间接法求解该动态优化问题,根据Pontryagin最大值原理建立一阶最优性条件,将动态优... 针对长期电压稳定具有慢动态的特点,在准稳态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含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并采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中的间接法求解该动态优化问题,根据Pontryagin最大值原理建立一阶最优性条件,将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采用多重打靶法求解。此外,为考虑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可投切电容器组和待切除负荷的离散特性,还在控制模型中引入了离散变量的罚函数处理机制。从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可看出,所提出方法能有效地协调各种控制设备动作,从而增强系统的长期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协调电压控制 动态优化 间接法 离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模糊性的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10
作者 李炳奎 黄玉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8,共5页
现有电压控制中没有考虑预测负荷和实际负荷之间的偏差,电压控制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引入负荷模糊数度量负荷偏离不确定性,提出考虑负荷模糊性的长期电压稳定最优协调控制方法。在含有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和以负荷节点电压偏... 现有电压控制中没有考虑预测负荷和实际负荷之间的偏差,电压控制效果难以保证。为此引入负荷模糊数度量负荷偏离不确定性,提出考虑负荷模糊性的长期电压稳定最优协调控制方法。在含有连续-离散时间微分-代数方程约束和以负荷节点电压偏差与控制成本最小为控制目标的准稳态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协调电压控制模糊非线性规划模型;然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将模糊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普通非线性规划问题,并基于内点法求解。通过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仿真验证该模糊优化电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电压稳定 最优协调电压控制 模糊优化 Radau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的有源配电网数据驱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波 文晓君 吴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2,共8页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 随着分布式光伏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配电网电压的快速精确调控变得愈加重要。首先,建立多输入-多输出的电压-功率灵敏度BP神经网络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功率参数、节点电压与电压-功率灵敏度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其次,构建高比例光伏有源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策略,基于电压-功率灵敏度降序调控原则,通过无功补偿和有功削减结合的两阶段电压调控模式实现配电网节点电压的快速调控;最后,利用IEEE 33和IEEE 141节点典型配电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数据驱动 电压-功率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有源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储能有功功率与OLTC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军 梁其琛 张家安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97,共9页
高比例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引起电压越限,传统无功电压调整方案在高阻抗比配网中失效,利用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的技术方案被广泛采用,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储能系统在电压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度充放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 高比例光伏系统接入配电网会引起电压越限,传统无功电压调整方案在高阻抗比配网中失效,利用储能系统有功功率实现电压控制的技术方案被广泛采用,但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储能系统在电压控制过程中可能产生过度充放电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储能有功功率与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tapchanger,OLTC)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在分析光伏接入对配电网电压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控制储能有功功率,实现对接入节点电压水平的快速调控;同时在OLTC控制环节加入储能荷电状态参考量,利用节点电压信息与储能荷电状态共同控制OLTC分接头动作,实现对配电网整体电压水平调控的同时避免了储能系统过度充放电。最后在IEEE 13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解决配电网内电压越限问题,避免储能系统过度充放电,从而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实现对配电网内资源的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光伏 配电网电压控制 协调电压控制 储能系统 有载调压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含混合型新能源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13
作者 邵冲 杨勇 +3 位作者 牛浩明 徐宏雷 张旭军 杨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15-920,共6页
风力发电传统的并网控制方式是以最大功率跟踪为目标的电流源型跟网控制,而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故障可能导致换流器端口的短时无功过剩并引发暂态过电压,危及运行安全。为探究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电压稳定性的支持作用,建立了含构... 风力发电传统的并网控制方式是以最大功率跟踪为目标的电流源型跟网控制,而直流闭锁、换相失败等故障可能导致换流器端口的短时无功过剩并引发暂态过电压,危及运行安全。为探究构网型新能源场站对并网电压稳定性的支持作用,建立了含构网型和跟网型新能源场站的送端电网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协调电压调节策略,考虑并网点电压并加入反馈环节调节风机变流器的无功控制参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态无功功率储备。最后,在PSCAD平台上搭建相关仿真系统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端电网 构网/跟网型风电机组 暂态过电压 模型预测控制 协调电压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翰林 黄小红 +3 位作者 李昊洋 彭友 任桃 李群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5-1654,共10页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 牵引供电系统中光伏并网逆变器普遍处于弱可控状态且缺乏多机间协调配合,为了使分布式光伏在实现牵引能耗优化的同时,主动参与牵引网电压调控,提出了用于三相牵引供电系统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含光伏的新型三相牵引供电系统拓扑,分析了系统电压-有功和无功定量关系。结合分布式光伏无功裕度及协调关系,设计了3阶段分布式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根据电压灵敏度判定各节点补偿与削减优先度,实现了分布式光伏无功协调补偿及有功优化削减,达到牵引网电压主动控制。最后,通过对系统多工况下仿真,验证策略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在三相牵引供电系统复杂的运行工况下,能够在兼顾光伏能量利用率的同时,增强系统电压调控能力,解决牵引网电压越限问题,并有效降低牵引网损耗。研究通过有效利用光伏支撑牵引网电压,为机车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牵引供电系统 分布式光伏 电压灵敏度 电压协调控制 光伏逆变器 电压越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制氢协同的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两阶段电压随机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亚健 陈茨 +2 位作者 薛飞 马丽 郑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5,共13页
针对传统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存在的调节资源有限、调控成本较高、响应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辅助的两阶段电压随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P2H装置在内的调压设备运行约束以及配电网线路约束的基... 针对传统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存在的调节资源有限、调控成本较高、响应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辅助的两阶段电压随机优化控制策略。首先,在建立P2H装置在内的调压设备运行约束以及配电网线路约束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电解制气收益的日前-日内两阶段电压优化控制模型。其次,针对分布式能源出力和负荷需求日内短时扰动引发的电压波动甚至越限问题,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与Kantorovich距离削减技术构建了配电网典型运行场景,并以各场景下日内阶段目标函数期望最小为目标求解电压控制策略。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于不考虑P2H辅助的常规电压控制方案,有效避免了电压越限问题,并且总控制成本降低了2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 配电网 协调电压控制 随机优化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下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谢季平 张文 杨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4,共8页
与传统特高压直流单层接入方式相比,分层接入方式从电网结构上改善了交流系统对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接纳能力和电压支撑能力,在潮流分布与控制上更加灵活、合理。为了充分利用分层接入直流系统快速功率调节能力,避免或减少中长期电压失稳... 与传统特高压直流单层接入方式相比,分层接入方式从电网结构上改善了交流系统对多馈入直流系统的接纳能力和电压支撑能力,在潮流分布与控制上更加灵活、合理。为了充分利用分层接入直流系统快速功率调节能力,避免或减少中长期电压失稳过程中切负荷造成的经济损失,文中提出一种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下的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直流分层接入系统准稳态模型,推导了不同直流控制方式下换流母线电压对分层接入直流逆变器传输功率的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并建立交直流系统电压轨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直流电流和高、低端逆变器熄弧角的调制,基于预测轨迹构建协调电压控制的滚动优化模型,对直流分层注入功率和交流系统各电压控制手段进行协调控制。对山东电网规划系统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协调直流传输功率在交流电网中的分配,提高了系统电压稳定性并减少了切负荷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分层接入 中长期电压稳定 协调电压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变模式运行与OLTC协调的配电网电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苗文静 高瑜 +2 位作者 刘其辉 赵亚男 郭天飞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8-53,共6页
有分散式风电接入的配电网易出现电压越限。提出了一种提高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与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进行电压调整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协调控制策略的整体方案,当配电网电压发生越限时,先借助风电机组最大风能追踪(MPPT... 有分散式风电接入的配电网易出现电压越限。提出了一种提高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与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OLTC)进行电压调整的协调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协调控制策略的整体方案,当配电网电压发生越限时,先借助风电机组最大风能追踪(MPPT)控制下无功输出进行快速调压;当无功出力达到极限时,暂时牺牲最大风能追踪,采用增大机组无功出力的无功最大化控制策略;若电压仍未恢复,则通过OLTC调整分接头调压。然后,给出了分散式风电机组的无功电压控制策略;最后,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较好地发挥了分散式风电机组与OLTC协调控制的优势,增强了配电网电压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风电 有载调压变压器 协调电压控制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直流调制的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谢季平 张文 杨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76-83,共8页
综合考虑直流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控制量的调制,协调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各控制量,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调制的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出换流母线电压对整流侧和逆变侧换流器传输功率的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并基于轨... 综合考虑直流系统整流侧和逆变侧控制量的调制,协调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各控制量,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调制的交直流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协调控制方法。首先,推导出换流母线电压对整流侧和逆变侧换流器传输功率的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并基于轨迹灵敏度建立以节点电压轨迹偏差和控制代价最小为综合目标的模型预测控制优化模型。然后,根据对系统控制轨迹的预测,进行交直流系统控制数量自适应调整和控制地点优选,以提高模型预测控制的效率,协调交直流系统各控制量进行电压滚动优化控制。最后,对交直流混联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故障场景,所提控制方法均能有效调制直流系统传输功率和熄弧角,全面协调交直流系统的各种控制手段,提高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电压稳定 协调电压控制 交直流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直流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紧急需求响应的主动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华彬 王健 杜兆斌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6,共7页
针对主动配电网中电压越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紧急需求响应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采用紧急需求响应项目配合传统调压设备,协调控制主动配电网的电压。推导极坐标系下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对电压的灵敏度矩阵,定义关键电压节点,并以关键电... 针对主动配电网中电压越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紧急需求响应的电压协调控制策略,采用紧急需求响应项目配合传统调压设备,协调控制主动配电网的电压。推导极坐标系下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对电压的灵敏度矩阵,定义关键电压节点,并以关键电压节点处的电压作为控制目标,让分布式电源参与紧急需求响应以增大调压容量,结合传统电压控制方式,提出紧急需求响应协调电压控制策略。案例分析验证该文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电压越限 紧急需求响应 协调电压控制 电压灵敏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并网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玉婷 李鹏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55,共9页
本文开展了大容量、集团式风电场接入输电网的协调电压控制方法研究。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提出了考虑运行约束的风电机组及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电压控制器和控制任务协调分配的风电场电压控... 本文开展了大容量、集团式风电场接入输电网的协调电压控制方法研究。针对双馈风电机组(DFIG)的无功电压控制方式,提出了考虑运行约束的风电机组及风电场无功调节能力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基于电压控制器和控制任务协调分配的风电场电压控制策略,使风电场相对电网整体表现为可控电压源;进一步,基于危险节点等值模型,选择控制节点和构建风电网系统协调电压控制模型,并通过在线求解简单的优化问题确定控制量;基于此提出了风电场并网的电压协调控制系统方案,使并网DFIG风电场参与电力系统电压控制。基于典型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充分利用系统中的电压支撑能力,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能适应风电并网系统在线电压协调控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电压控制 风电并网 双馈风电机组 等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